近日,一名家長發(fā)現家教機里一款APP軟件,竟含有不適合孩子觀看的“成人內容”,引起軒然大波。家教機被“少兒不宜”內容污染,顯然是一種“失守”。而只有從根本上斬斷違禁內容生產和傳播的鏈條,才能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信息安全。
家教機中APP內容涉黃
去年,張先生給8歲的女兒買了一臺S5型號的步步高家教機。張先生說,之所以選擇步步高,是因為家教機只能下載其本身應用商店的軟件,比較安全。
但讓張先生沒想到的是,就在前不久,他在孩子的家教機上偶然看到一個名為“小肚皮”的APP。瀏覽幾分鐘后就發(fā)現,“小肚皮”中的一些內容并不適合孩子觀看,不僅有相對暴露的圖片,甚至還有性愛漫畫。
據了解,“小肚皮”APP實際上是一個交友社區(qū)論壇,用戶可以在上面發(fā)帖。張先生說,他還發(fā)現其女兒曾在該平臺上和別人聊天,并發(fā)布“愛不愛我”之類的文字。他認為這已經超出了一個8歲女孩對感情的認知。
張先生說,女兒是通過登錄“小肚皮計算器”APP這款軟件后,進入“小肚皮”APP的。在“小肚皮計算器”APP的下方,有“小肚皮”APP的推廣,點擊后可以直接登錄“小肚皮”。
“防不勝防啊,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看這種東西?”張先生對此很氣憤。
記者注意到,安卓手機系統的應用商店顯示,“小肚皮”APP下載量為657.3萬,分類為社交聊天軟件,其宣傳語為“超好玩的00后小窩”。從社區(qū)內發(fā)帖內容來看,該軟件的用戶大都是學生,初中生較多。記者在網站中瀏覽時也發(fā)現了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尺度堪比“黃色網站”。
這種“失守”不能容忍
就此,步步高教育電子有限公司客服回應稱,“小肚皮”APP 是第三方軟件,目前已經將該軟件下架?!靶《瞧ぁ盇PP 工作人員則表示,類似問題可能是審查疏忽導致,將組織技術人員盡快處理。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審查疏忽”的解釋顯得過于蒼白無力。
家長買家教機本是幫助孩子學習成長,卻不料想里面藏污納垢。那些曖昧的聊天內容、暴露的圖片,甚至出現性愛漫畫,這對孩子的污染顯而易見,家長憤怒投訴,也是出于對孩子最基本的保護。
通過網絡檢索,可以發(fā)現這并非是步步高家教機第一次出現涉黃內容。今年1月,江西瑞金的一名家長投訴步步高家教機并索賠12萬元,原因就是家教機內出現了不雅內容而且還附帶視頻,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4月份,同樣有家長投訴步步高家教機里面出現淫穢視頻,而步步高公司則推脫是其他應用軟件商的責任。
這意味著,步步高家教機出現涉黃內容,已并非孤例。大意失察也好,暗渡陳倉也罷,這都有違家教機的初衷。其實,很多商家在售賣家教機的時候就是以“百分百純天然”為賣點的。現在,家教機被“少兒不宜”內容污染,這顯然是一種“失守”,不能容忍。
如何保護孩子的信息安全
目前市場上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信息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包括早教、游戲、社交等不一而足,此類網絡信息范圍廣、種類多。由于目標群體的特殊性,相關網絡內容監(jiān)督管理和針對性保護機制應具有更高的要求。
杜絕違禁內容的出現是未成年人網絡生態(tài)治理的首要要求。未成年人正處在探索世界的關鍵階段,充滿了十足的好奇心,而且辨別能力不足,甚至因為“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的逆反心理,對此類違禁內容具有更多的探索欲望。這些內容往往因為刺激、獵奇,能夠對孩子們產生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而自我約束能力在面對這些信息時,有時較難起到作用。只有從根本上斬斷違禁內容生產和傳播的鏈條,才能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不良內容的侵蝕。
人工審核的協同是處理違禁信息的關鍵。機器識別作為一種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審核方式,已經成為互聯網內容安全審核的主力。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目前的機器識別水平對于很多內容來說審核難度過大,且識別效果不準確:如文字中攜帶的形變、音變與直接赤裸顯示粗陋內容;圖片中常見的血腥、帶有諷刺性、暗示性的內容導向,等等。這些內容恰恰是不良內容的“重災區(qū)”。因此,我們不能對機器識別抱有過高的期待,必須要加強人工審核力度,提高審核標準。
家庭的引導和監(jiān)督是內容安全防護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作為網絡原住民的“00后”一代幾乎可以無師自通地學會上網,但他們缺少的是必要的網絡風險識別能力。很多父母經常用一部手機來讓“熊孩子”們安靜下來,但是也很容易讓他們暴露于網絡空間的危險之中。因此,即使是玩手機,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也同樣不可缺席。家長需要合理引導孩子的興趣點,及時規(guī)避不健康的內容。
(《中國青年報》2020.7.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