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其文,莫慧,黎新喜
茂名市人民醫(yī)院病理科,廣東茂名525000
乳腺癌發(fā)病原因暫未明確,在所有女性惡性腫瘤中位居首位,已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伴隨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與生活壓力不斷增加,乳腺癌發(fā)病率也在逐年攀升,且發(fā)病年齡呈現(xiàn)日漸年輕化趨勢[1-2]。乳腺并非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通常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然而由于乳腺細胞失去了正常細胞的特性,細胞間連接較為松散,且易脫落。而癌細胞一旦脫落,且就會隨著血液或淋巴液擴散至患者全身,形成轉移,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已逐漸成為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一項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該研究選取該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間收治的10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癌組織及癌旁正常乳腺組織中CCR4的表達,現(xiàn)報道如下。
統(tǒng)計該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剔除新輔助化療及資料不全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選取年輕乳腺癌患者(<35歲)、非年輕乳腺患者(≥35歲)各自50例,年輕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齡(32.78±1.54)歲,非年輕乳腺患者平均年齡(61.27±5.7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見表1。
表1一般資料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納入標準:①均為無合并遠處臟器轉移的原發(fā)乳腺癌;②術后均接受輔助化療,化療方案和周期均個體化;③所有患者術前均未行放化療。
排除標準:①研究者判斷生存期<6個月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該研究者;②具有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③中途退出或轉院者。
1.2.1 主要試劑耗材 鼠抗人CCR4單克隆抗體、改進型檸檬酸鈉抗原修復液、DAB辣根過氧化物酶顯色試劑盒、蘇木素染色液、中性樹膠封片劑和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等。實驗所需的其他儀器由該院病理科提供。
1.2.2 主要實驗儀器設備 ①半自動石蠟轉輪切片機(RM2245);②恒溫培養(yǎng)箱;③冰箱;④光學顯微鏡(BX-51型);⑤DP-70圖象采集系統(tǒng)。
1.2.3 實驗方法 所有標本均經過檸檬酸緩沖液(pH=6.0)高溫高壓抗原修復,采用鏈霉素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免疫組化法(SP法)免疫組織化學法染色。組織蠟塊4μm切片,置于二甲苯、梯度酒精水化,過氧化氫浸泡去除內源性過氧化氫酶,檸檬酸修復抗原,血清封閉液封閉,一抗4℃孵育過夜,二抗室溫孵育2 h,DAB顯色5 min,蘇木素復染,依次梯度酒精、二甲苯脫水,中性樹膠封片,鏡下觀察。
1.2.4 結果判定 在雙盲情況下,由兩位主治醫(yī)生職稱以上病理醫(yī)生獨立評分。評分標準如下:①按陽性細胞百分率記分:<5%為0分,5%~25%為1分,26%~50%為2分,51%~75%為3分,>75%以上為4分;②按著色強度記分,分為4個等級:無著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黃色為2分,棕黃色為3分。兩者積分乘積<6分為低表達(陰性),≥6分為高表達(陽性)。
1.2.5 隨訪及生存時間 隨訪36個月,記錄總生存時間(手術當天至患者死亡或隨訪截止)及無病生存時間(手術當天至第1次轉移或復發(fā))。
應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率的比較應用χ2檢驗,相關統(tǒng)計量應用非參數(shù)Spearman相關,根據(jù)需要并做Fisher精確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單因素生存分析應用Log-rank檢驗,對于P<0.05的指標應用Cox風險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
年輕組與非年輕組在CCR4表達上,乳腺癌組織表達率均比癌旁組織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年輕組的CCR4高表達率(58.00%)顯著比非年輕組(44.00%)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研究對象CCR4表達情況[n(%)]Table 2 Research objects CCR4 expression[n(%)]
年輕組的腫瘤組織學分級、腫瘤直徑、淋巴結轉移的CCR4高表達率顯著比非年輕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CCR4與乳腺癌臨床病理因素之間的關系Tabl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CCR4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隨訪,中位隨訪時間為術后21(6~36)個月。其中年輕組19例患者發(fā)生乳腺癌復發(fā)轉移,3年治愈率62.00%(31/50)。根據(jù)CCR4蛋白表達情況,將患者分為CCR4陽性組(n=22)和CCR4陰性組(n=28),Kaplan-Meier分析結果顯示,CCR4陽性組患者的無瘤生存期(DFS)為(20.63±2.75)個月;CCR4陰性組患者DFS為(29.94±2.11)個月;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554,P<0.05)。
雖然近些年來隨著乳腺癌篩查工作的普遍開展及乳腺癌綜合治療的開展,使得乳腺癌的病死率明顯降低,然而其仍然會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及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乳腺癌的發(fā)病年齡也逐漸趨向年輕化[7-8]。
近年來,新生淋巴管和新生血管的研究已成為腫瘤轉移研究的熱點[9-10]。癌癥患者的死亡主要是由于癌細胞向遠處器官擴散所致,淋巴結受累是腫瘤轉移的重要特征之一。CCR4在免疫和炎癥反應期間,可促進淋巴細胞運輸和歸巢到淋巴結,在腫瘤淋巴管和血管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11]。該次研究結果表明,年輕組與非年輕組在CCR4表達上,乳腺癌組織表達率均比癌旁組織高(P<0.05),而年輕組的CCR4高表達率(58.00%)顯著比非年輕組(44.00%)高(P<0.05),提示CCR4可能促進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王保國等[12]學者在相關研究中得出,年輕乳腺癌患者的CCR4高表達率為49.67%,要高于非年輕乳腺癌患者的CCR4高表達率41.33%,與該文所得結果相近。年輕組的腫瘤組織學分級、腫瘤直徑、淋巴結轉移的CCR4高表達率顯著比非年輕組高(P<0.05),乳腺癌CCR4高表達組無瘤生存期(DFS)顯著低于CCR4低表達組的無瘤生存期(DFS),Kaplan-Meier生存分析顯示,兩組之間DF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CCR4的表達水平與乳腺癌患者預后存在一定聯(lián)系。
綜上所述,趨化因子及受體作用軸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CCR4在乳腺癌組織上呈高表達,年輕乳腺癌患者中的表達率相比非年輕乳腺癌患者更高,CCR4在年輕乳腺癌患者中呈高表達,其與乳腺癌患者預后呈正相關,CCR4參與到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影響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