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菲
如果有一天,梵高的名畫《向日葵》突然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一桶純正的葵瓜子油,你的下巴會不會被驚掉?這樣讓人目瞪口呆的操作,來自一位瑞士小哥。
烏爾蘇斯·威利是瑞士的一名版式設計師,也是一位“重度強迫癥患者”。生活中的他,最擅長的就是將凌亂的空間收拾整潔。
幾年前,熱愛藝術作品的威利,收藏了美國畫家多納爾·貝克雷爾的一幅作品。畫面上,一位小哥面對著一堆隨意散放的紅色方塊。威利看著這畫,越看越難受,他覺得畫中的小哥,每天都要對著這些亂七八糟的紅方塊,真是太慘了!威利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能忍,他決定幫畫中的小哥把這些散亂的方塊全部整理好。當所有的紅方塊按大小被整齊地堆放成一列之后,威利看著這幅全新的畫作,心里竟莫名地覺得十分愜意。
從這開始,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威利看過海量的名畫之后發(fā)現(xiàn),這些現(xiàn)代藝術實在是太“混亂”,看起來簡直毫無秩序??!為了讓這些名畫獲得“藝術性的重生”,他開始將自己所見的世界名畫全部重新整理,里面的元素被他一點點提取出來,再按全新的次序重新排列組合。
比利時畫家勒內·馬格里特的畫作《戈爾孔達》,未整理之前,畫面上很多人物雕塑凌亂地飄蕩在空中。威利一看就受不了,太亂了!這怎么行?經(jīng)過一番整理,所有的雕塑都被他按高矮順序整齊地排成了三排。梵高的《向日葵》,也未能逃脫威利的“魔掌”,再好看的向日葵,最后都要被送去榨油啊……在威利的“神邏輯”下,世界名畫《向日葵》,最后變成了一桶葵瓜子油。美國抽象繪畫大師杰克遜·波洛克的印象派名作《1949年第3號》,畫面熱烈奔放、天馬行空,威利看了,卻立馬表示非常難受。但他發(fā)現(xiàn),要想將這幅畫中縱橫交錯的點和線全部分離出來,簡直難如登天。盯著這畫看了幾天之后,他忽然茅塞頓開:“嗨,這畫全部拆解后,不就是幾桶顏料嗎!”于是,《1949年第3號》變成了5桶彩色的顏料……
隨著威利瘋狂地“整理”名畫,質疑的聲音也漸漸多了起來。“這個烏爾蘇斯·威利是不是瘋了?好好的名畫都被他搞成了什么鬼樣子!”“他以為自己是誰??!誰的畫都敢亂改?”“這家伙就是有?。∷贿^是想借那些名畫來炒作自己而已!”這些吃瓜群眾飽含惡意的揣測和評價,一度讓威利也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病”,自己做的這些,真的是有意義的嗎?
當郁悶的威利向朋友傾訴他的困惑時,朋友并沒有安慰和鼓勵他,而是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整理名畫這件事給你自己帶來了什么?”“每次我都會很專注地去做這件事,這個過程讓我無比享受!”威利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那不就對了!這件事對你意義非凡啊!”朋友的一席話讓威利茅塞頓開。
從此,威利在“整理”名畫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猶如開掛一般狂奔。漸漸地,他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整理名畫,他的“魔爪”開始伸向生活里的各種物件。
A-Z的超迷你的字母小面條,被他按照順序整齊地在盤子里排成了9排;一碗色彩豐富的水果沙拉,被他按水果品種和大小整齊地排成了豎直的幾列;漂亮的松枝被他大卸八塊,變成了幾根光禿禿的樹枝和幾排整齊劃一的松針……沒有什么是威利不能整理的。天上的星星、孩子的彩虹糖、生日蛋糕、甚至停車場……威利的整理上天入地、包羅萬象。
威利將自己的作品掛在網(wǎng)站上,不曾想竟獲得無數(shù)“強迫癥患者”點贊和轉發(fā)。短短時間內, 就有大量的網(wǎng)友找他談整理心得,威利收獲了無數(shù)的粉絲,他紅了。后來威利為自己的藝術手法申請了專利,叫“整理藝術”,還出了一本關于整理藝術的書。憑著超高的關注度,威利最后登上了TED的舞臺。
“在現(xiàn)今混亂的喧囂中,我們都在尋求簡單,我只想通過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再凌亂的物件,都可以做到整齊劃一。人們只需稍微努力一下,那么一切都會變得美好。”站在TED的舞臺上,威利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