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聰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提高小學生識字能力與語言能力的主要科目之一,在教學科目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隨著教育改革地發(fā)展,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育不僅僅以小學生的語文書面成績作為教育教學的目標,在日常的教學中,還應通過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通過介紹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的概念,指出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的意義,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指出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的關鍵點,提高小學語文課外活動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活動 教學實效 教育教學
國家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斷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也在逐漸發(fā)生變化,根據(jù)小學生語文考試成績,確定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小學語文水平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jīng)逐漸被淘汰,現(xiàn)階段主要注重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水平發(fā)展。通過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切實提高小學語文學習能力,是目前為止語文教學的主要關注點之一。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交流能力,詩歌文章的理解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和學習語文的主動性,一舉多得。
一、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概念
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是指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利用課外活動對學生語文綜合水平進行提升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開展課外興趣活動、課外主題活動、課外競賽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在課外活動當中使學生學習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小學語文課外活動,設計活動方案應包括開展活動的目的與意義、參與此次活動的主要人員與分工、對活動開展做出的準備工作、具體的活動安排與活動流程、活動注意事項、活動開展過程、課外活動收獲反饋等幾個方面。
二、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意義
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意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第一個方面可以從學生本身來說,課外活動的主要場所有圖書館、博物館、小公園、紅色景點等,對于學生而言吸引力較大,能夠提起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且,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一般通過“學與玩”結合的學習方式進行活動開展,學生在活動過程當中勞逸結合,能夠將注意力全部放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上面,更有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涉及的語文知識,一般為課本中語文知識的延伸或者擴展,無論哪種知識形式,都能夠在課外活動中,通過學生自身的感官進行實際體驗,更能夠加深對課本知識的印象。除知識外,通過與在課外活動中,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相處,參考其他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方法,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
第二個方面,可以從教師的角度來說。通過開展小學語文課本活動,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活動,增強與學生的交流,能夠促進師生感情,在課內(nèi)學習中,方便教師對于學生進行管理。學生通過課外活動學習到的語文知識,能夠應用于考試當中,提高其學習成績,學生考試成績較好從側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提高,有利于教師的個人發(fā)展。
第三個方面,可以從學校與社會的角度來說。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地推行,能夠改變現(xiàn)階段以學生考試成績?yōu)橹饕虒W目標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水平,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zhì),以點帶面,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與國家的進步。
三、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
學校對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不重視是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方面出現(xiàn)的最大問題。由于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育評價水平標準還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因此,部分教師為了提高其教學評價,只針對應試教育對學生進行知識地講授,以提高學習成績?yōu)榻虒W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這些教師在實際的上課過程當中,主要采取教師單方面語文知識傳授的教學方法,利用書本、紙筆、黑板進行授課,雖然越來越注重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自主積極性,但不太注重利用課外活動擴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知識面,導致有些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差,綜合素質(zhì)差。另外,學校方面的小學語文課外活動開展頻率較低,導致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不足。
四、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的關鍵點
(一)課外興趣活動地開展
課外興趣活動地開展,主要是指教師對課本上的語文知識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統(tǒng)計,將知識點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的活動開展方式。針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活動的開展,對于喜歡表演的學生,可以采取演話劇、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課外興趣活動開展;對于喜歡觀看動畫的學生,可以采取課本人物動畫呈現(xiàn)的方式,或者播放相關動畫的方式,進行課外興趣活動的開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去。
比如,教師在講解《小白兔和小灰兔》這篇文章時,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增加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教師可以在通讀原文之后,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有的學生扮演小白兔,有的學生扮演小灰兔,有的學生扮演羊爺爺。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新演繹課文當中出現(xiàn)的情景,提高學生對該篇課文的理解能力。
(二)課外主題活動地開展
開展課外主題活動,主要是指根據(jù)課本語文知識專題進行分類的主題活動。語文課程的設置不僅僅是使小學生了解學習相應的語文知識,還應當以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教師在進行語文知識的教授過程當中,充到了引導者的角色。為了學生在課外活動當中能夠掌握必備的生活技能與生活道理,教師結合課文專題進行課外主題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和生產(chǎn)生活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周末或者暑假,進行古詩詞課外主題活動開展,對已經(jīng)學習的部分古詩詞中出現(xiàn)的景色進行實際觀摩。以《小池》為例,詩中出現(xiàn)了池塘、荷花、泉水、樹木等景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池塘的景色,通過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相結合,使學生領略到《小池》一詩中描繪的閑適安逸的景色,加深對詩人寫詩心態(tài)的體會和對詩歌的理解。
(三)課外競賽活動地開展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除了與自己進行成績上的對比以外,還容易同其他小學生的成績進行比較。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中,可以充分利用這種特點,開展課外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合理利用學生想要爭當?shù)谝坏挠?,使學生在準備競賽的過程當中,能夠擴充語文知識面,加深對課本知識地理解。
五、結語
總之,隨著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還需繼續(xù)進行研究與實行。通過課外興趣活動地開展、課外主題活動地開展、課外競賽活動地開展,解決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葉楓.開拓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02):53.
[2]李冬梅.淺談如何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J].商情,2019,(02):211.
[3]李芳.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成效[J].新課程,2019,(04):180.
[4]朱艷.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J].中外交流,2019,(04):222.
[5]賴亞蓉.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J].教育界,2018,(34):49.
[6]陳明素.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J].作文成功之路,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