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虹
摘 要:游戲是有利于幼兒綜合發(fā)展的重要方式,在對幼兒展開教育的過程中合理應用游戲,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接受教育,有助于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并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也可以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對幼兒園的教師而言,要能夠意識游戲在對幼兒展開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注重各種類型游戲活動的開展,提升游戲的效果,才可以有利于幼兒的學習成長,達到理想的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游戲;幼兒教學;教學實踐
一、引言
游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方式,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分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這樣的形式更加適用于幼兒園教學,所以,在對幼兒的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意識到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探究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是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自責。因此筆者從游戲在幼兒園教育學中發(fā)揮的作用和具體實踐兩個方面入手,分析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
二、游戲之于幼兒教學的重要性
(一)游戲有助于引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提升其自信心
幼兒的自控能力不強,并且注意力難以集中,如果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只是口頭教育或單一的帶領幼兒進行枯燥的學習,不僅不會引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還會造成他們對教育出現(xiàn)逆反心理,對學習也毫無興趣。而游戲的有很大的趣味性,通??梢砸鹩變旱暮闷嫘?,教師需要在幼兒園教育中盡可能的融入游戲教育的方法,將部分教學活動設置成具備趣味性的游戲,這樣可以引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能夠輕松地學習知識和技能。當幼兒能夠完成融入到游戲活動中的目標作業(yè)和相關任務時,他們不但可以獲得老師、朋友的肯定、認同、贊揚,還可以認識到自我的價值,收獲成功的喜悅,進而有助于其建立信心。
(二)游戲有助于鍛煉幼兒的語言與智力能力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語言與智力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參與科學合理的游戲活動,他們的語言與智力能夠獲得良好的鍛煉。首先,幼兒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會應用到語言來表達想法,與朋友談論多種方法,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其次,幼兒在展開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會經(jīng)過具體感應、實際操作、進行想象來了解相關知識和完成學習任務,拓寬思維,這就推進了幼兒智力的有效發(fā)展。比如搭積木的游戲,老師可以讓學生依據(jù)自己心目中建筑物的形態(tài),自由發(fā)揮,并與伙伴展開交流,自己可以具體動手操作,邊回憶邊動手,進而可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心中的建筑物,這樣幼兒就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思考、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三)游戲有助于幼兒身體全面發(fā)展
幼兒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與健康成長。老師需要多設置部分含有一定運動量的游戲,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例如在“老鷹捉小雞”等這類游戲中,幼兒會在其中跑、跳,身上一切的肢體都會集中應用,帶動幼兒的運動,這樣幼兒的身體各個部分都獲得了大量的活動以及應用,這不但可以提升幼兒肢體的靈活性與協(xié)調(diào)性,還可以鍛煉其身體的綜合素質(zhì)。
(四)游戲有助于幼兒情感的有效發(fā)展
幼兒不僅是自身情緒的調(diào)動者,也是游戲的主要參與者。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出現(xiàn)、改變通常受到以游戲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活動的影響。積極向上的游戲,會給幼兒帶來良好的情緒價值;困難受挫型的游戲通常會給幼兒帶來不夠好的情緒體驗。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活動,都對幼兒將來情緒的發(fā)展存在著重要的引導和激發(fā)作用。
三、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設置活動類游戲,協(xié)助幼兒身體發(fā)展
學齡前的幼兒通常是借助游戲活動來進行鍛煉身體。幼兒在多種運動型游戲的中走、跑、跳等過程中,可以讓自身的力量、效率、彈跳力、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等方面獲得了一定的鍛煉。例如,在《小魚捉蝦》的活動中,幼兒靈活地躲閃、跳躍,在游戲中互相配合,在團結中獲得樂趣。
(二)設置語言類游戲,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
扮演類游戲在幼兒語言教育過程中被普遍應用。比如《小蝌蚪找媽媽》的童話故事,利用代表性較強的角色來設置游戲,讓學生扮演小蝌蚪的角色,根據(jù)童話作品中的各個情節(jié)來完成角色扮演,幼兒在游戲、扮演、合作中能夠有效了解學習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將健康教育的口訣等編寫趣味性較強的兒歌,幼兒在說話、講解、唱歌、游戲的過程中,學會了道理,提升了自身表達能力。
(三)設置社會類活動,提升幼兒的社交能力
在活動中,讓幼兒用模仿、表演等形式表達部分角色的關系,在游戲的相互配合中達成同伴關系,這些關系的形成為幼兒的社會交往提供了一定的平臺。在角色扮演游戲“娃娃家”“商場”“小吃街”等各種場景中,幼兒可以學習扮演各種類型的角色,進而學會與人交流,有效提升社交能力。比如在“娃娃家”游戲中扮演“媽媽”角色的學生,不但需要管理好佳通,并且“媽媽”還能夠帶領“孩子” 去逛商場,去集市買菜,去參加活動等和不同社會成員進行交流,拓展了幼兒和人交流的平臺,鍛煉了幼兒之間的交往技能,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社會化。
(四)設置科學類活動,引發(fā)兒童的探索熱情
幼兒有極強的好奇心,幼兒教師能夠依據(jù)場景設計游戲,引發(fā)兒童的學習熱情與好奇心。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下雨天?為什么筷子放在水里會變成兩截……要向這個年齡階段孩子說明這些現(xiàn)象以及相關原理有很大的難度,借助游戲的方式能夠將抽象復雜的科學現(xiàn)象具象化、簡單化,進而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熱愛科學的品質(zhì)。
(五)設置藝術類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游戲能夠引發(fā)幼兒對美的追求與興趣。不論是舞蹈、音樂。還是畫畫等技能,要學會這些就要求很長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學生會出現(xiàn)厭倦的情況。倘若以游戲的形式來學,便會提升學生的接納度。游戲不但要讓學生領悟美,在領悟美的前提下,還需要深入的表達美,進而培養(yǎng)其高雅的審美情趣。
四、結語
游戲所具備的趣味性對幼兒階段的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在幼兒教學中,游戲對于他們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方面起到了著重要的作用,游戲的運用范圍較為普遍,包含設置教學活動和教學有關的鍛煉活動。所以,探究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和實際應用,對于幼兒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將來的教學中,需要持續(xù)探究游戲在教學活動的巧妙運用,從而推進幼兒教育領域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申利娟.淺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教育科研,2012.
[2]徐聰躍.淺談民間體育游戲在農(nóng)村中心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J].快樂閱讀旬刊,2012.
[3]張春輝.淺談教育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J].文摘版: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