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寧
由于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英語表達中的邏輯思維方式與漢語表達的內在邏輯是不一樣的。學生們從文化知識中了解到英語的表達背景,才會更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英語、掌握英語。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才顯得極為重要,初中英語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采取策略進行文化滲透。
1. 結合教學內容,挖掘文化元素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英語教材是學生們學習英語的方向和指標。在知識點安排上循序漸進,有很好的引導作用,而在文章內容上又都是選取學生們了解、熟悉的事物,貼合學生們生活實際。所以初中英語老師首先要從學生們的教材入手進行文化滲透,挖掘教材中每一單元相關的文化元素來加以利用,這樣做的好處是文化滲透的內容來自教材,和教材相契合,也就能使我們的文化滲透過程像教材內容安排一樣做到循序漸進。
例如:在學習《Healthy food》這一單元的時候,英語老師就可以對這一單元的內容進行解讀。在這一單元中圍繞food and drink展開,而飲食文化本身又是龐大的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我們在教授完學生們相關食物的英語單詞后,可以從中西方食物的不同、中西方的用餐時間安排、對健康食物的認識等方面開展文化滲透。
在以上案例中,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了飲食為文化元素進行文化滲透,不僅能充實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也能在文化滲透的過程中反復提及相關的單詞和句式,增加學生們的記憶點,讓學生們在獲得文化知識的同時鞏固英語基礎知識,優(yōu)化了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2. 豐富教學過程,普及文化知識
在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豐富課堂教學的過程、普及文化知識,比如說講一些跨文化交際的故事、文化差異引起的小笑話、播放一些英語歌曲、通過多媒體加強教學的視聽感受等,這些都是能夠引起學生們好奇心,提高學生們課堂參與度的教學方式。英語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方法,使學生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例如:在教授《The Spring Festival》時,我們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們講一些與節(jié)日相關的小故事,介紹一些春節(jié)的節(jié)日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再延伸到西方的其他節(jié)日,像圣誕節(jié)在西方的地位就如同中國的春節(jié)一般。除了講故事,英語老師也可以播放一些節(jié)日相關的英文歌曲來活躍課堂氛圍。
在以上案例中,我們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展現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普及節(jié)日相關文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們樹立起文化意識,增加了學生們的課堂互動感與趣味性。
3. 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營造文化氛圍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不能夠脫離語境去學習的,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更加高效的方法還有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初中英語老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們角色扮演、帶入情境交際、播放特定環(huán)境的視頻等方式來在英語課堂上營造情境。這種情境的營造往往是語言環(huán)境的復現,使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具體,能夠讓學生們暫時性地突破原有的漢語語言環(huán)境。而在創(chuàng)設的場景中滲透文化有利于提高場景真實性、營造文化氛圍,影響學生們的思維,讓學生們更容易進入英語學習狀態(tài),更高效地學習英語。
例如在學習《My school day》這一單元時,我們就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情境扮演,讓學生們分別帶入中西方學校的學生角色進行對話交際,聊一聊不同的時間段中西方的學生們都有可能在做什么。當學生們帶入到自身角色時,就更能夠通過語境來感受英語文化的內涵與魅力。
通過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組織口語交際,使學生們有了更多的鍛煉與展示自己英語水平的機會,情境交際的對話內容由學生們自由編寫、即興發(fā)揮,給予了學生們更多的課堂自主性。
4. 拓寬知識視野,增加文化輸入
對于初中學生們來說,他們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一般只在英語課堂上,是一種正式、認真的學習場合。但僅僅只是通過英語課堂的知識輸入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將英語的學習滲透進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們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意識,做到課堂與課后不脫節(jié)。因此,初中英語老師應該盡量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結合英語文化輸入讓學生們在課后也能保證自身英語能力水平的穩(wěn)定提升。
例如,英語老師可以在課后組織學生們開展英語活動,以趣味沙龍的形式讓學生們閱讀一些像《小王子》一樣簡單易懂的英語書籍。也可以觀看一些英語的動畫、電影,像《老友記》、漫威系列電影,收聽英語電臺、歌曲,像BBC頻道等,在觀看后讓學生們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獲。
這些都是能夠調動起學生們參與興趣的簡單活動,比起正式的英語課堂學習也更輕松、隨意,但這能為學生們帶來良好的英語聽說習慣,參與的過程也使學生們對英文文化有更深的認識體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對英文文化從陌生逐漸變?yōu)槭煜ぃ€能夠通過接觸新鮮事物產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例如想要唱好一首英文歌曲、想要看懂一本英文原著而學習單詞、了解語法結構等,很好地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這種學生們的主動性表現在課堂上就是學生們能夠積極自主地配合教師教學、參與課堂互動,使初中英語課堂更高效。
總的來說,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英語老師所要傳授的不僅僅是一門語言、一種技能,還應該是一種文化。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牢牢把握住英語語言學習的核心,通過多種方式巧妙地進行文化滲透,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使學生們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穩(wěn)步提升自己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程崳歡. 文化滲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重慶師范大學, 2011.
[2]周麗麗.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教學之文化滲透[J]. 現代教育科學, 2012(12).
[3]余松慧. 淺析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滲透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03).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州市旗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