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亞旺
摘山竹,是童年時的一大樂事。
我的爬樹技巧,就是從摘山竹開始練就的。山竹果的成熟期在每年公歷7?月至
8?月之間,每當(dāng)我用稚嫩的目光望著滿樹金燦燦的山竹果時,覺得整片竹林的空氣都是甜絲絲的。學(xué)齡前,每到山竹果成熟時段,每天天剛蒙蒙亮,我便走向老屋后面的 竹林,像個小猴子一樣,開始爬山竹樹。起 初,我爬樹是雙手抱著樹干、雙腿夾住樹干往上爬的,后來,我跟伯父學(xué)了“攀緣式”:雙手抓住樹干的背面,雙腳掌踏住樹干的正面,手腳并用,向上攀緣。因其動作酷似 猴子爬樹,故又稱“猴子式”。伯父這一招 是在工作中練成的,他是郵電局的職工,經(jīng)常要爬電線桿安裝或檢修通信線路,久而久之便熟能生巧。不成想,他收了我這個“徒弟”后,我將他的技巧“發(fā)揚(yáng)光大”了,每當(dāng)爬上接近樹頂?shù)哪且豢蹋揖统闪耸澜缟献钚腋5娜?。你看,我的身旁、頭頂,全都是金亮亮的山竹果,簡直被果寶們包圍了,害得我不停地咽口水。可想而知,樹頂 離地面那么高,口水若掉下去,豈止“垂涎三尺”?!我喜歡直接在樹上吃果子,享受那種“果熟伸手,果來張口”的悠然自得。摘山竹,我有一種同齡小伙伴沒有的技巧, 叫“手腳并用”。當(dāng)身體居于樹頂,觸手可及的熟果都被我一掃而光了,但手指夠不著的枝條上還有一些成熟的果子,怎么辦呢,我就用腳來幫忙!我用左手抓住頭頂?shù)臉渲?,左腳踩住樹枝靠近樹干的位置,右腿伸直,用大小兩只腳趾夾住長有熟果子的枝條,將它拉近自己的面前,然后用右手摘之。雖然山竹樹的樹枝很堅(jiān)韌,但由于是“凌空作業(yè)”,有一定的風(fēng)險,不過,當(dāng)年我身材瘦小,自認(rèn)為“身輕如燕”,便屢試不爽。
吃了這棵山竹樹的果子,我還不滿足, 又爬上另一棵樹大快朵頤。因?yàn)槊恳豢蒙?竹樹結(jié)的果子味道稍有差別,有的甜些,有 的酸些,逐樹輪吃就可嘗個鮮。等到自己 吃飽了,牙齒發(fā)酸了,便心滿意足地摸著脹 鼓鼓的肚子跑回家去。到了家,用鏡子一照,嘩!滿口都是“金牙齒”!原來,山竹果 肉上帶有一種黃色的膠狀物,如果用力嚼 果肉的話,不但滿口牙齒黏滿黃色的東西, 而且會酸倒牙。于是立馬刷牙,牙齒刷干 凈了,牙刷卻報廢了——那些粘膠全部“過 戶”到牙刷上啦!吃一塹,長一智,下回我 可學(xué)乖了,因山竹果肉是一瓣一瓣組合起來的(外形像個微型小南瓜),以后吃的時 候就不要太用力嚼,這樣牙齒上粘的膠狀物就較少。 有時 ,我 也會來個囫圇吞“果”——干脆嚼都不嚼,只是用舌尖舔一下果肉,便直接將幾瓣果肉連肉帶核,吞進(jìn) 肚子里。幸好,這些果肉表面滑溜得很,不 會弄得消化不良。
說起山竹果,我還發(fā)現(xiàn)兩大秘密:一是山竹果跟大樹菠蘿(菠蘿蜜)一樣,也分“干包”和“濕包”?!案砂蔽兜榔?,且粘牙的“金粘膠”較多;“濕包”則味道偏甜,且“金粘膠”較少,但由于我村產(chǎn)“濕包”果的僅有兩棵樹,遂成了稀有品種。二是哪棵樹被小伙伴們爬得多(樹皮光滑),結(jié)的果子則偏甜。難道樹也通人性,知道小伙伴們的喜好?
正所謂“好果不出村,名聲傳鄉(xiāng)里”,鄰村的幾個小伙伴知道我天天樂享“ 山竹宴”,羨慕得不得了,也紛紛要求加入摘山竹的隊(duì)伍。他們天天往我村的竹林里鉆, 還開展摘果比賽,看誰摘的果最多、誰摘的果最大。一陣陣歡笑聲,震撼了整片寂靜的竹林。隨著小伙伴們“ 巡查”次數(shù)的增多,山竹果能在樹上長熟的機(jī)會就不多了。如何解決吃果問題呢?有個機(jī)靈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摘果來悶熟!說干就干,大家紛紛把一些半生不熟的果子摘下來,拿到稻草窩里悶上一個星期左右,便又可享用美味了!吃完“備用果”后,樹上也有熟果子摘了。
呵呵,這個“最佳創(chuàng)意獎”,應(yīng)該頒給那位聰明的小伙伴!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美術(shù)插圖: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