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濤
提要:中美之間的摩擦將會是市場的主要矛盾點。避險資產可能存在較大的走強動能。
5月20日,紐約尾盤,美元指數跌0.39%報99.181,歐元兌美元漲0.51%報1.098,英鎊兌美元跌0.03%報1.2246,澳元兌美元漲0.94%報0.6598,美元兌日元跌0.15%報107.54,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111個基點報7.1068。
經濟數據驟降
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出新冠疫情已經使得美國經濟深陷衰退。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美國4月零售銷售環(huán)比降16.4%,創(chuàng)紀錄最大降幅,預期降12%,前值降8.7%修正為降8.4%。核心零售銷售環(huán)比下降17.2%,預期下降8.6%,前值下降4.2%。美國4月工業(yè)產出環(huán)比降11.2%,創(chuàng)紀錄最大降幅,預期降11.5%,前值降5.4%修正為降4.5%;4月制造業(yè)產出環(huán)比降13.7%,預期降13%,前值降6.3%修正為降5.5%。
可以看出居民和企業(yè)這兩個部門的收縮程度均超出了市場預期,并且短期內都將持續(xù),經濟很難出現(xiàn)V型反轉的情況。目前每周的首申數據仍然維持在300萬人左右的水平,累計值超過3000萬,續(xù)申人數也超過了2000萬,這就說明5月失業(yè)率可能進一步上升至20%,居民收入面臨較大問題,消費支出能力下降,本輪經濟的衰退時間預計是年度級別的。
摩擦再起
除了疫情以外,地緣政治風險也有抬頭跡象,最重要的當屬中美摩擦再起,這表明在經歷了短暫的猶豫不定后,美國對于中國的打壓繼續(xù)加強。
標志性的事件就是美國商務部雖然將華為對美國供貨的許可延長了90天,但是對于華為的供應商,只要有美國的技術就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簽發(fā)的許可,而這個許可可以說會被卡主,目前給予了120天的豁免時間。整體上來看,代工廠這一端基本被美國完全限制了。
可以看到,隨著疫情在美國逐漸緩解,對于巨大傷害的美國民眾,民粹的推動是要求疫情要中國承擔,特朗普政府在考慮中美第一階段協(xié)議和疫情轉移矛盾這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愈發(fā)偏向后者,將內部壓力轉移到外部。這是由選情決定的事實,就是疫情對于特朗普政府造成的經濟負面影響已經不可能讓特朗普在選舉的時候還吹噓自己經濟上的成就,因此對于中國強硬是必須的。
那么市場本來開始對于疫情好轉后的全球經濟修復預期上升的階段就被中美之間的摩擦上升所影響。目前中國也準備對于美國采取反制措施,可能對高通、蘋果、波音公司采取限制措施,可以預計到短期內這種情況并不會改變,真正改變的時間點應該是美國疫情再度出現(xiàn)爆發(fā),目前來看,這個時間點可能在9月。所以在這段時間內,中美之間的摩擦將會是市場的主要矛盾點。因此之前反彈了很多的風險資產預計面臨明顯的回調,避險資產可能存在較大的走強動能,美元維持被動走強的態(tài)勢。
對于中美之間的矛盾節(jié)奏和烈度,我們還是判斷趨勢在上升,但是節(jié)奏并不是非常好把握,這個問題在于特朗普本身的不確定性較大,特朗普的出招本身帶有明顯的極限施壓后然后再談判的動作,因此目前對于華為的施壓可能也是對于未來盡可能獲得利益的手段。無論如何,預計中國采取緩和的傾向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