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7月21日尼康發(fā)布了入門級全畫幅無反Z 5,單機身售價折合人民幣9800元左右,再考慮到目前主要競爭對手佳能EOS RP歷史低價甚至摸到過7599元的水平,日常也就8000元出頭,以尼康一貫喜歡降價的策略來看,未來Z 5的價格應該也會踩到類似的價位上形成正面對抗趨勢。畢竟作為姍姍來遲了快1年半的競爭對手,如果不在價格上拿出一點誠意,自然很難打動消費者買單。
從技術(shù)角度來說,Z 5的低價玩法跟其他品牌并無二致,采用了相對老舊,但又不是不能用的2400萬像素前照式CMOS,而它首發(fā)價格相對較高的原因在于沒有砍掉鎂合金機身,還繼續(xù)使用了雙UHS-II SD卡槽,并且保留了搖桿和369萬點電子取景器,機械快門也維持在了最高1/8000秒,同時也沒有砍掉5擋機身防抖,選擇了與Z 6相同的Expeed 6處理器,4.5張/秒帶自動對焦和自動測光連拍……相對競爭對手產(chǎn)品來說是誠意很足,但消費者并不會考慮這么多,歷史上無數(shù)的產(chǎn)品都已經(jīng)證明:價格才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如果價格不占優(yōu)勢就只能期待對手出錯,但顯然佳能EOS RP也好,索尼A7 III也罷,都經(jīng)受住了市場的考驗。所以,Z 5的出貨量增速基本只和它的價格下沉速度相關。但考慮到它事實上已經(jīng)是在削薄利潤的前提下進行了首發(fā),這意味著它的市場沉淀期可能會比預想中要更長,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形成戰(zhàn)斗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尼康的“刀法”還是不如競爭對手們來得更精準。
A7S III可以說是廣大視頻工作者早就翹首期待的新機,近年來幾乎每一次索尼發(fā)布會之前都會有傳言“今天可能發(fā)布A7S III”,因為視頻本身的分辨率并不高,所以不會像靜態(tài)圖像那樣明顯受畫幅尺寸影響,M4/3陣營的松下GH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很準確地踩在了中小型工作室的價格訴求點上,并提供相當不錯的性能,除此之外還有BMPCC、Z CAM的高性價比電影機開始“肆虐”市場。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索尼于7月28日正式發(fā)布了A7S III,而且它的硬件設計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抓住用戶需求的痛點,再次成為新一代視頻相機的標桿。
A7S III采用了新型的1200萬背照式CMOS,這意味著它沒有去追6K或8K,因為正如我們今年第28期22版文章對佳能EOS R5的分析所說,雖然EOS R5本身的價格并不高,但超高分辨率視頻意味著比如存儲卡、后期處理PC等配套成本會非常高,已經(jīng)基本脫離了民用的級別。A7S III維持了4K標準,1200萬像素即便是超采樣也并沒有太大的計算壓力,果凍效應的影響應該會非常小。
視頻幀率方面,增加了用戶很期待的無裁切60p和1.1倍裁切120p模式,讓素材剪輯自由度明顯提升,除此之外終于新增了600Mbps碼率ALL-I XAVC-SI編碼,換掉了萬年不變的100Mbps XAVC-S,而且支持H.265 280Mbps碼率XAVC-HS編碼,可以實現(xiàn)10bit 4:2:2采樣內(nèi)錄,并且通過HDMI2.1可輸出16bit位深4K60P ProRes RAW,存儲卡為UHS-II和CFexpress A型雙卡槽設計。整體規(guī)格已經(jīng)摸到了專業(yè)電影機的門檻,而且綜合來看使用成本依然保持在相對友好的水平上。
從Vlog等新應用的角度來說,A7S III還選用了最實用的側(cè)翻屏,這也是索尼全畫幅的第一次。除此之外強化了相位檢測對焦性能,759個相位檢測+425個反差檢測再加上92%的CMOS覆蓋,結(jié)合索尼長期穩(wěn)居第一梯隊的對焦算法,高速視頻對焦應該沒有什么問題,這也是索尼相對其他品牌的一個核心優(yōu)勢。
總體來說,A7S III的定位非常明確:不去搶“從無到有”,而是把已有的“好”變成“更好”,相對來說升級思路更腳踏實地一點,而且高幀率、高碼率、高速度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會是它的優(yōu)勢項目,對專業(yè)視頻用戶而言“戰(zhàn)斗力”很強,但要注意的是:這只是相當小的一個群體,所以A7S III并不能成為拯救相機市場的稻草,如何能把技術(shù)下放到主流產(chǎn)品線才是大多數(shù)人應該關心的話題。
視頻功能作為EOS R5/R6最大的看點而廣受關注,不過根據(jù)最近我們得到的消息來看,首次采用機身防抖的佳能并沒有解決好視頻模式長時間通電導致的散熱問題,EOS R5在32℃室溫下8K拍攝時長約18分鐘,4K/120P約14分半,4K/HQ模式則是接近19分鐘,而且這種限制與此前的相機只能拍攝30分鐘的限制不同,后者可以在斷開后馬上重啟拍攝,而且發(fā)熱限制只能在冷卻后才能繼續(xù)使用,EOS R6也有類似的問題,海外媒體就已經(jīng)爆料在拍攝素材時遇到了4K/24P過熱,只能用風扇+冰袋散熱并補拍全高清素材升格的方法來完成項目,所以過熱會明顯影響拍攝進度,尤其是一些需要長時間拍攝的主題,比如紀錄片等等。
不過問題還是要辯證地看待,發(fā)熱問題對采用機身防抖的相機來說不是新鮮事,這也是長曝光動態(tài)范圍往往不如短曝光的原因之一,EOS R5的視頻功能嚴格來說只能算是一個眼球點,其4500萬像素的靜態(tài)照片素質(zhì)、對焦性能等反倒沒什么人關心了。EOS R6也是如此,它作為一款有20fps連拍性能的中端全畫幅機型,在體育和野生動物攝影領域能發(fā)揮多少作用也是很值得關注的。
基本上今年的新機都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發(fā)展方向,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有了更多的細分選擇,比如主流價位可以通過尼康Z 5來牽動對佳能EOS RP甚至索尼A7 III的影響力。而中小型視頻團隊則又有了新的標桿A7S III,與此同時松下新款GH的表現(xiàn)究竟如何也很值得關注。佳能EOS R5高分辨率+高速度的結(jié)合與EOS R6相對主流的全功能組合在以往也是從未出現(xiàn)過,可以說雖然出貨量數(shù)據(jù)不算很好看,但至少廠商的態(tài)度還是很端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