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帥
北固山上北固樓,詩人佳詞幾時休。江蘇鎮(zhèn)江的北固山是一座具有“欺騙性”的山,說起來是山,最負(fù)盛名的卻是那北固樓。今天我有幸登上北固樓,飽覽長江畫卷。
北固樓,不知有多少風(fēng)流人物曾來過這里,更不用說留下了多少詩詞書法。一到樓下,撲面而來的就是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氣吞吳楚,看六代梟雄,此處曾留霸業(yè);下聯(lián):浪涌乾坤,嘆千秋騷客,斯樓獨望神州。橫批:東南勝概。再往上看,頂樓中央有一塊黑色牌匾,上書三個大字——北固樓,金色的草書字體,一撇一捺都猶如云水定格在匾上,而那云水在匾間仿佛還在流動。進(jìn)來,扶著扶手,踏上古香古色的木樓梯,來到了北固樓的二層。以前這里用來展示文人騷客俯瞰長江的畫作,還有詩人的親筆題詞,可惜因為之前的幾次事件,這些“古作”就“不敢”拋頭露面了。
古代很多經(jīng)典的建筑都是采用榫卯結(jié)構(gòu),北固樓更是如此。什么是榫卯結(jié)構(gòu)?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建筑中全部不用焊接與釘子,和魯班鎖的原理差不多,但做起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榫卯式的小亭子不足為奇,可榫卯式的高樓于我算是罕見。樓外每層檐梁之間都有十幾個小小的支撐處,它們像十幾只有力的手,穩(wěn)穩(wěn)地托住上面的部分,可靠、堅實。外面能看出榫卯結(jié)構(gòu),里面更不必說了,那些橫梁的位置,每一處都是最好的詮釋,真的不得不佩服那些先人的智慧。
最后登上的,是北固樓的頂層——第三層。它是北固樓的一部分,但更像是專門為長江修建的觀景臺。從這里往下看,你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恰巧是晴天,放眼望去,上面是淺藍(lán)與白色——天的顏色;下面是一片深藍(lán)——水的顏色;左右兩邊是濃濃的綠,那是樹的顏色。長江像一位母親,柔和平靜地注視著她的孩子們。這片水異常的清,像是被一代代人清洗過似的;這片水也有點兒青得不像話,仿佛人們用了不知多少青金石泡過一樣。望著這些,我們是幸運的,可何處無碧水,何處無青天,但少閑人如吾幾人者耳。
下樓,出北固山,我凝神,但愿有一天我能以自己的經(jīng)驗見識為材料,用自己的雙手,搭建屬于自己的北固樓,俯瞰人生。
(指導(dǎo)教師:劉騰輝)
★【文本聚焦】文章按照游蹤的順序,自下而上,條理清晰地向讀者介紹了古跡北固樓的位置、結(jié)構(gòu)、文化蘊涵、建造特征,寫出了登臨北固樓的獨特感受。文中或描寫,或抒情,或說明,多種表達(dá)方式綜合運用,語言優(yōu)美流暢、生動活潑。文末寫到“用自己的雙手,搭建屬于自己的北固樓,俯瞰人生”,更是立意不凡,可見小作者志存高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