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何娟,吳清清,馬肖肖
開封市中醫(yī)院護理部,河南 開封 475001
卵巢癌嚴重威脅著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患者因缺乏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且擔心疾病對家庭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易產(chǎn)生強烈的焦慮心理[1]。心理彈性表現(xiàn)為個體面對生活重大壓力時恢復和保持良好的適應性行為,可以幫助患者在遭受巨大心理創(chuàng)傷之后自發(fā)地看到問題的積極面,從而提高抵御心理危機的能力[2]。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3]。良好的心理彈性及自我效能感可以降低患者的負性情緒,緩解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降低癌因性疲乏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聚焦解決模式側重于以人的正面方向為主導,充分尊重個體、鼓勵患者相信自身資源和潛能,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資源和能力,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力量[4],已被應用于慢性病的臨床護理干預中,效果良好,但關于其在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中應用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聚焦解決模式對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心理彈性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開封市中醫(yī)院收治的94例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納入標準:①術后病理診斷為卵巢癌,且符合術后化療指征;②年齡>18歲;③預計生存期>6月。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心、肝、腎、腦等臟器疾?。虎趪乐刎氀蜖I養(yǎng)不良;③病情危重、智力障礙導致無法配合本研究。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4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按照聚焦解決模式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5±5.3)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為(19.3±3.6)kg/m2;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7±5.2)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為(19.4±3.5)kg/m2。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和體重指數(sh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干預,包括入院宣教,飲食、運動等生活指導,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飲食宜清淡、低鹽,適量運動,出院后嚴格遵醫(yī)囑服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按照聚焦解決模式進行干預,具體方案:①描述問題。與患者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通過交談了解患者對卵巢癌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初步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耐受力及術后康復的安全隱患,確定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所做的努力以及具備哪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資源。②構建目標。在描述問題的基礎上,引導患者積極思考,清晰表述自己內心的意愿,與患者討論最迫切解決的問題及具體目標。③探查例外。與患者繼續(xù)探討,引導患者回憶通過自身努力使問題解決的成功經(jīng)驗,例如如何緩解化療的不良反應,通過什么方法舒緩自己的情緒,減輕身體疲勞感。不斷給予患者正向反饋,激發(fā)患者內心的潛在力量。④實行反饋。干預后的一段時間內,護理人員、患者及家屬共同發(fā)掘患者自身資源優(yōu)勢,鼓勵患者并增強其實現(xiàn)心理干預目標的信心。若無明顯效果,查明原因,積極鼓勵患者嘗試新的行為改變。⑤評價效果。對聚焦解決干預模式的總體效果進行評價。每個月為1個干預周期,干預過程中,5個階段可以穿插應用,干預時間為3個月。
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5]評估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包括堅韌、自強和樂觀3個方面,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心理彈性水平越高。采用中文版癌癥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hinese-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C-SUPPH)評估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包括正性態(tài)度、自我決策和自我減壓3個維度,總分為28~14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強[6]。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CDRISC評分分別為(56.17±11.58)分和(55.48±10.72)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CDRISC評分為(74.68±13.7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54±12.3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31,P<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C-SUPPH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C-SUPPH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C-SUPPH評分的比較(±s)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C-SUPPH評分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干預3個月后比較,P<0.05
維度正性態(tài)度自我決策自我減壓時間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對照組(n=47)39.25±9.43 43.56±11.24 7.34±2.16 9.05±2.93 28.12±6.34 31.75±7.44觀察組(n=47)38.14±8.26 47.94±10.85*7.92±2.57 12.35±3.17*28.97±6.78 37.23±8.21*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女性的健康[7]。手術切除卵巢同時需要清掃盆腔器官,易造成內分泌系統(tǒng)失調、性功能改變,術后延續(xù)治療會使卵巢癌患者感受到軀體功能方面的衰退和不適,面對疾病預后的高度不確定感,患者忍受持續(xù)的身心雙重痛苦的折磨,也使其受到來自家庭和情感的壓力,更容易產(chǎn)生焦慮、恐懼的負性情緒,影響其臨床治療效果及預后生活質量。腫瘤康復的目標是從生理、心理、功能、家庭和社會等多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其回歸正常化[8-9]。楊光華和向森[10]的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適當?shù)男睦砀深A可以提高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彈性,提高其抗壓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進而提高化療耐受性,減少不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護士角色由對疾病護理轉變?yōu)閹椭颊呃米陨碣Y源更好地解決問題,強調激發(fā)其自身的正性能量,尋求、發(fā)展患者內在潛力和資源,幫助患者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激發(fā)患者主動參與自我管理的積極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CDRISC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通過描述問題、構建目標、探查例外、實行反饋、評價效果等步驟能夠充分調動患者應對疾病的積極性,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問題和需求,協(xié)助患者釆取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引導患者轉變醫(yī)學應對方式,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歲,多為已婚女性,承擔著家庭、社會責任,更易產(chǎn)生焦慮、絕望等負性情緒,通過護理人員、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有助于患者建立信心、面對疾病,降低患者的恐懼感,提高患者的積極應對能力。陳偉梅等[11]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聚焦解決模式能夠顯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降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評分,提高其心理彈性水平和抗病毒治療服藥的依從性。
惡性腫瘤患者術后持續(xù)治療可致其自我積極態(tài)度和社會積極態(tài)度降低,采取抵觸化療和拒絕放療等消極拒醫(yī)方式,不僅影響化療藥物的療效,而且可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6]。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C-SUPPH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中應用聚焦解決模式可以幫助患者確立可行的健康目標,幫助患者發(fā)揮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激發(fā)患者主動參與自我管理的意識和積極性,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來促進健康行為的發(fā)生,提高治療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張菲菲等[12]采用聚焦解決模式進行干預,提高了冠脈搭橋手術患者呼吸功能鍛煉的依從性,引導患者轉變醫(yī)學應對方式,提高了患者對自我呼吸功能管理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聚焦解決模式作為一種心理干預模式,實施方便,符合當代人們對健康護理的需求,對提高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