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聰
OBE教育范式從學生學習成果的產出出發(fā),緊緊圍繞學生要取得什么樣的成果;為什么要取得這樣的成果;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樣的成果;如何知道學生取得了這樣的成果四個理念,突出課程設計的六個特點,第一學習的成果不是先前學習結果的累計或平均值,而是學生所完成學習過程后取得的最終成果。第二成果不僅僅是學生相信、感覺、記得、知道、了解和暫時的表現(xiàn),而是學生內化到內心深處的過程。第三成果不僅僅體現(xiàn)學生所學課的內容,而還包括應用實際能力和涉及到的價值觀、情感體驗。第四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真實的學習經驗。第五學生注意力不僅僅在學習內容的實用性上,而且還要兼顧生活的內容和技能。第六按照反向邏輯設計課程從目標推斷過程階段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OBE教育模式是一種革新,并和我國社會發(fā)展相適應。
教育部2018年首次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這不僅在中國是第一次,在國際上也是第一次。同時,這也是為落實國家“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要求的重要舉措。中國的慕課建設與應用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余個國內慕課平臺,460余所高校建設的3200余門慕課上線課程平臺,600多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5500萬人次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課程,我國慕課數(shù)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有201門慕課登陸國際著名課程平臺,慕課建設已經走入世界前列。
體操作為我國競技體育的優(yōu)勢項目,在體育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在體育健身、康復、娛樂、休閑等方面也具有其他課程不能代替的作用。目前,教育部已開設了1門國家級資源共享體操課程和1門在線開放課程。如何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解決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需求與發(fā)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化的手段,使體操課程更具有實用性、科學性、廣泛性和可操作性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利用圖書館,查找相關圖書、期刊、報刊等研究資料。運用互聯(lián)網,以“OBE理念”、“MOOC設計”、“體操慕課研究”為關鍵詞進行查找研究文獻。
對愛課程公開的1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和1門在線開放課程設計內容進行分析,從中探尋體操課程設計的規(guī)律。
1.在課程目標的制定上,國家資源共享課程中明確提出課程使學生掌握體操一般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體操發(fā)展趨勢,能夠勝任中學及以上體操教學、社會體育指導工作和課外訓練工作。在線開放課程則從課程特色的角度,提出體操四個項目能有效地提高生活技能,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改善人體形態(tài),改進言談舉止。從上可以看出,在目標的制定上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來進行課的設計。一是從培養(yǎng)專門人才的角度進行表述。二是從社會需要來進行說明。因此從成果導向的角度分析,前者側重學生將要從事職業(yè),后者側重于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如何處理好這兩種關系,就需要從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要求出發(fā),把握長遠和短期規(guī)劃的規(guī)律。
教育是未來的事業(yè)。OBE在成果目標理念上,強調課程目標與畢業(yè)要求的關系,重視學生不僅會學,還要會用。因此對于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應以中學及以上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和課外訓練的目標為導向,對于運動訓練的學生則要強調以方法的運用為目的,而對于其他體育類專業(yè)的學生則是掌握一種技能,提高生活的質量為宗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將“內容為本”轉向為“成果為本”。
2.從課程內容的設計看,國家資源共享課程按模塊進行設計,在線開放課程按部分進行編排。
表1 課程主要內容
從表中可以看出,兩種類型課程的內容都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在線開放課程將健美操、啦啦操、花樣跳繩學生備受青睞的項目納入課程內容,資源共享課程將體操游戲、體操健身等實用性內容納入課程,充分體現(xiàn)出其課程應用型的特點。
在在線開放課程中理論部分雖然內容較多,但都是實用性和操作性較強的內容。特別是資源共享課程專門將教法實踐獨立出來,形成完整體系如保護與幫助、教法作業(yè)、口令的運用、隊形的調動等,凸顯出課程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化。
從MOOC設計要求上分析,在內容的設計和選擇上如何確定單元學習章節(jié),以便使視頻在15分鐘左右時間中完成,值得進一步研究。
3.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兩種類型課程都注重采用互動式教學,運用討論專區(qū)教師進行答疑和學生互動,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線下利用微課進行動作的指導,線上討論。課堂就難點、重點進行分析與練習,形成充分地互動、重點地指導學習交流的系統(tǒng)平臺,通過課程教學的特點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驅動學習完成課程學習任務還需要不斷深入研究和完善。
4. 考核和評價盡管都是采取以教師評價為主形式,但從考核評價的內容上,都將能力、素質的內容納入考核范圍。
表2 技能考核主要內容與形式
在上述考核基礎上,課程還要求學生參與評分,并納入相應的考試范圍中。如考完廣播操并達到及格以上的學生,參與給未考學生廣播操的考核,學生分數(shù)與教師分數(shù)在有效分內則給予不同級別的加分,反之則減分。
OBE理論在評價上強調以自我參照為標準,淡化了學生之間比較,也就是說,每名學生從課程學習開始,他們的技術水平、身體素質不一,學生的起點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結合學生進步幅度給予總評分適當提升,有利于調動每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一點上國家資源共享課程進行了一些嘗試。如學生在理論或技能測試分數(shù)評出后,又不斷地進行學習與彌補不足,在課程網上不斷提出如何提高的問題或在實踐中進行能力的加強,教師可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給予學生分數(shù)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理念和做法,促使學生由“人比人氣死人”,向“自己比自己,心里充滿喜”心態(tài)的轉變,使評價的依據從技能為主轉向以學生的努力程度為主,從而使每名學生都能從不同學習內容上都能得以提升。
在運用MOCC大事件反饋機制上,盡管在線學習達9000與人次,提問討論學生達400余人次,但對學生提問的內容和文字的表述等問題還未建立起反饋的機制。
5.OBE理念的課程方案無論在設計的思路上,還是具體的表述上與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大綱有較大差異。OBE理念強調在對授課對象作出全面地分析和深入地調查的基礎上,明確培養(yǎng)和學習的目標,具體確定畢業(yè)和學習要求,建立內在邏輯嚴密的課程體系,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大綱。
6.體操教學與MOOC教學特點異同分析。國內外慕課多集中于理論課程建設,對于運動技術課程還處在探索階段。體操教學動作類型多,動作結構較為復雜,不僅如此,在練習的同時,改變了人體正常的身體位置,有的是在器械上完成動作,加之在教學中場地、器械受到限制,無論從練習的密度還是課的密度都低于其他運動項目,而MOOC正好可以緩解這一問題。
開放,對教學資源和課程內容無限制地提供給學習者,可以緩解在同一時間內占有物質資源的問題。
在線,授課教師與學生都是同時間段在網絡課程平臺上,進行知識的傳授和技能學習。體現(xiàn)了不僅僅在線學習方便、快捷的優(yōu)點,而且也突出了視頻在學習動作過程中控制作用,動作的重放、動作的快慢、動作的細節(jié)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特別是體操是在單個動作練習基礎上,這為視頻時間的要求相當吻合。
互動,Web技術服務主要用于網絡系統(tǒng)之間的交互。Web技術實現(xiàn)了平臺的開放與互動,web2.0技術是在原有Web技術上是升級,功能更全面。在web2.0的支持下,二者平臺都具有互動功能,這種互動為體操課堂的教學騰出大量時間進行練習。
共享,體操教學不僅僅是動作的練習,也包括理論知識、技能的掌握。因此,體操教師除了共有素質外,還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如技術水平、教學技能、理論知識等,這就為學生享有優(yōu)質的資源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體操教學與MOOC教學具有共同點的同時,也應看到它們之間的異處。一是體操教學有些動作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通過保護與幫助很難建立動作概念和動作定型。這就需要探索一條新的路徑。二是如何確定理論和技術、技能考核的內容,也需要建立一種機制加以解決。如理論試題需要對題庫的每一題進行難易度、區(qū)分度、信度、效度的檢驗;對學生在提問的內容上提煉出他們最關注、最想要的內容等等。
在OBE理念下,進行體操MOOC的設計符合當今大數(shù)據、互聯(lián)網發(fā)展趨勢。體操作為我國競技體育優(yōu)勢項目,在體育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MOOC的設計和建設方面取得了成績。
國家級資源共享體操課程和在線開放體操課程無論在目標、內容上,還是在方法、考核上充分體現(xiàn)出OBE的理念,并在向深度和廣度上延伸和擴展。
體操教學與MOOC有共同點,具有繼續(xù)開發(fā)和研究的價值。同時對在MOOC設計中遇到的疑惑需要不斷改進。
1.在體操MOOC課程建設上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特別是電子圖書、視頻、圖片等。在知識學習視頻的制作上,也應按照MOOC的設計要求,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技術的學習應按照動作的難易度進行內在的邏輯編排和設計。
2.加快形成在線討論,線下指導相互銜接、互動充分的學習系統(tǒng)。
3.充分發(fā)揮大數(shù)據的反饋機制,使教師深入、及時地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客觀地評價學生學習過程。對題庫的試題進行不斷優(yōu)化與篩選。
4.在體操課程中進行試點,使更多的學生通過MOOC的學習和經歷,獲得網絡時代終生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