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智藝
摘 要:農村的發(fā)展需要教育,農村小學教學一直是教育的一個難點問題。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本文為小學班主任能夠更好的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提出相關有效對策,以此來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培養(yǎng)起良好的思想品質與學習習慣,為下一階段的學業(yè)發(fā)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耐心引導
農村小學生此階段正處于各種品質習慣的養(yǎng)成期,是思想認知形成的重要時期。但是在此成長階段中,由于其情緒多變、自控自理能力差,所以教師必須對其進行悉心引導,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班集體,與小學生成為朋友,全面促進小學生綜合發(fā)展。
一、以關愛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
在日常的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時學生和任課教師發(fā)生矛盾,作為班主任,需要及時和任課教師溝通,了解情況,讓教師不帶負面情緒給學生上課,也要和學生及時進行交談,通過和學生的溝通,對學生不好的方面進行誘導式教育,讓學生了解自己不正確的原因,而不是單方面的指責,平等對待班級的每一位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低年齡與幼稚心理。對于自控力較差的同學給予悉心指引,抱以“愛心,關心”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生,不應產(chǎn)生急躁、不耐煩等行為。在教育學生時,應將其視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予關心與愛護,為其創(chuàng)造健康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每個人成長過程都離不開學校與老師的教育,而學生和老師的關系似魚與水一樣,教師悉心教導就像池中水,若班主任對學生缺乏愛心教育,可見學生的前景堪憂。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應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品質,小學生具有強烈模仿欲望,教師的良好行為與品質會對其造成耳濡目染的影響,有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在實踐管理工作中,可以根據(jù)各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組織游戲活動,在游戲中了解學生,并且向學生灌輸友愛互助的品質。此外,教師需要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好品質的榜樣,比如,通過書寫工整、不亂丟垃圾、誠實守信這些日常小事來進行榜樣力量傳播。
二、對學生進行耐心引導
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教學工作時,需要了解各個學生知識接受能力的深淺程度,在課堂教學中不可操之過急。對于學習上稍有困難的學生,應給予耐心引導,對課本知識展開詳細解答。對于學生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要在平時學習中尊重學生,在彼此平等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對其中的不良行為習慣嚴格要求改正,不能任由學生形成唯我獨尊,嬌生慣養(yǎng)的壞習慣。同時教會學生尊重與關心他人,教師可在班會時間或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獻愛心”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如何關心他人。教師應對學生平時的學習狀況仔細考察,對于表現(xiàn)在優(yōu)異的學生在班級里樹立起好榜樣,并且給予獎勵和表揚,充分調動起其他同學對學習的積極性。在課余生活中,要培養(yǎng)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在上課期間需認真聽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班級小學生通常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所以應在課堂上開展一些評比活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明白競爭與合作的含義。此外,對學生進行耐心引導重點應在于講禮貌、講紀律、講文明此方面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
三、與小學生交知心朋友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的管理工作時,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進行“耐心,愛心”的悉心教導,與小學生成為知心朋友,了解他們的想法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自然會形成自身獨特的興趣與愛好,教師需公平對待每位學生,并給予足夠的信任。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對于不屬于原則上錯誤,教師應用一顆包容的心去對待,在尊重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難堪的狀況,令同學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對于錯誤之處引導其主動進行改正。由于各個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教育條件有所差異,班主任更應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倡導其努力學習,才能在未來走上更好的發(fā)展道路。
四、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班集體
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班集體能為學生營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小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做得每件小事都影響著班級的氛圍,因此,必須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才能形成良好的風氣與學習氛圍。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班集體應該要樹立起“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思想觀念,比如開展班級座談會與班隊會,培養(yǎng)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調動其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們明白,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點滴積累,需從每件小事做起。
五、結束語
農村小學班主任的教學工作是艱巨繁瑣的,班集體是教師和學生組成的“大家庭”,同時也是學生獲取知識、了解世界的重要陣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此種環(huán)境下,更加強調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與快樂學習。針對班級小學生的特點來講,班主任需要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全面促進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伯濤. 如何當好新時代農村班主任[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 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2019:4.
[2]趙艷玲. 用“愛”的音符奏響支教美妙歌聲——我在農村支教做班主任的幾點體會[J]. 名師在線,2019,(27):74-75.
[3]常全吉. 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途徑之我見[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