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祥,紅河州彌勒市新哨鎮(zhèn)夸竹明德小學教師,云南省作協(xié)會員。在《文學少年》《世界兒童》《中外童話畫刊》等刊物上發(fā)表作品百余篇,有作品入選《為我的孩子大聲讀》《親子階梯童話》等書,著有童話集《小兔的蘿卜粥》。2017年獲冰心兒童文學佳作獎。
我讀童話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那時候沒有課外書,但課本里有很多童話故事。五六年級,我開始接觸課本以外的書籍,最吸引我的仍然是童話。童話里,花草會唱歌,鳥獸會說話,大海里有美人魚,地板下有借東西的小人,森林里有各種精靈出沒,女巫會乘著掃把飛來飛去……一切都是生動繽紛的,充滿著浪漫傳奇的味道。童話故事里,正義總會戰(zhàn)勝邪惡,美麗總會打敗丑陋,好人一定會有好運,壞人一定會受到懲罰。從童話里,我讀出善良,讀出誠實,讀出忠誠,讀出勇敢,讀出堅強,讀出溫暖和愛,這些東西像糧食,像牛奶,像蔬菜,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融進我的血液和骨骼,并豐富了我的想象力,讓我成為今天的我——一個善良正直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慢慢變得有趣的人。
走上創(chuàng)作童話這條路,要感謝我小學三年級的李進先老師。李老師是民辦教師,在20世紀90年代初,他拿著幾塊錢的工資,從鎮(zhèn)上買來信箋、信封和郵票,將我們認真謄寫的作文寄出村子,寄往全國各地的兒童報紙雜志。雖然一個字也沒有發(fā)表,但他的行為在我心里播下種子。參加工作后,我學他把學生習作寄往各報刊社,學生陸陸續(xù)續(xù)發(fā)表了一百余篇作文。這些學生找到樂趣和信心的同時,他們問我:“老師,為什么你不寫,只要求我們寫呢?”是呀,我為什么不寫呢?為了給學生一個榜樣,2008年26歲的我開始了童話寫作。
選擇童話,因為童話離我們并不遠,它滋養(yǎng)和豐盈著我的生命。童話可以是用文字記錄或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可以是漫無邊際的腦子里閃現(xiàn)過的想象力,還可以是大自然,是生活本身。有生命的小花、昆蟲;沒生命的云朵、微風;人與人之間的關心、互助;人與動物之間的情誼……這些本身就是妙不可言的童話,讓我駐足、凝視,忍不住要去講述,把我遇見的美好傳遞出去。
另一個原因是我覺得童話比小說、散文好寫——發(fā)雜志的童話500字到1000字即可,并且,我成天跟孩子相處,有著豐富的題材和素材,這會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因為相信童話,我總能在生活中看見童話的影子,想到一個又一個好玩的點子,坐到電腦前,用文字把腦子里的故事記錄下來??匆姲l(fā)光的螢火蟲和金黃的圓月,我想著讓螢火蟲造一個能變換色彩的月亮,寫成《翡翠森林的彩月亮》;看見老房子屋頂上野生的植物,我讓風在屋頂、墻壁、樹洞上種花,讓云朵澆水,寫成《兩個小花匠》;看見有人在跳酷酷的街舞,想想自己笨拙的身體,寫成《象姑娘想跳一支舞》;看見雜志的封面有條鯨魚在森林里游蕩,寫成《雨霧小鎮(zhèn)的公交車》,看見各種各樣的花瓣,我覺得可以做成昆蟲們的晚禮服,寫成《花瓣兒裁縫店》,甚至于看見墻上的裂縫,我當那是外星人留下的尋寶路線圖……
看這些事物,寫這些事物的時候,想象力給我營造出奇幻美妙的世界,我的心是歡喜的。塵世的瑣碎,市井生活的喧囂,瞬間煙消云散。如果說,還有人因為讀了我的童話,有片刻的寧靜、歡愉、溫馨,我就覺得自己的生命又多了一些色彩。
我寫的童話陸續(xù)發(fā)表,慢慢地,我開始寫兒童詩、散文、教育隨筆、小說,寫得最多的還是童話。我成為一個可以用文字記錄生活,用文字給別人講故事的人。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童話。所以感謝李老師,感謝一批批陪我一起成長的學生!
我想,我會一直跟學生在一起,和童話在一起。我相信童話傳達出來的真善美,我踐行著接收到的真善美!我將繼續(xù)相信童話,閱讀童話,心向美好,創(chuàng)作童話,讓美好繼續(xù)照進現(xiàn)實!
愿你相信童話,心懷期待。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