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婷
/作者自畫/
對文字的熱愛,源于我兒時對童話的熱衷。長大后,我漸漸癡迷于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豆蔻詩心,感嘆于飄逸“詩仙”李白的灑脫吟詠,更醉于“紅樓”癡者曹雪芹的紅塵嘆息……文字之于我,似水,融于生命而不可或缺。
我向往詩意的人生。閑暇時,我總愛聽一闕古曲,看一縷桑煙,呷一口熱氣裊裊的茶,坐觀江南細(xì)雨微風(fēng),大漠落日孤煙。
勇于嘗試是我的個性。我想,總有一天,我會整裝待發(fā),等待機會的降臨;我想,總有一天,我會成為自己的風(fēng),遨游在廣闊的藍(lán)天……
曾于塵世平野上踽踽獨行,曾在落寞黑暗中痛苦掙扎,一度迷失,一度感傷,一度在生命的谷底淚眼問花。直至那一天,我讀起了蘇東坡那跌宕突圍的人生,我才明白,對待人生的真正態(tài)度。
當(dāng)時的宋朝,那一片文化貧瘠的土壤上,蘇東坡的存在,就像是黑暗中一顆耀眼的星星。正因為空氣中有他的體溫,樹木上有他的指紋,這世界才不荒涼,街道才不冰冷。無論怎樣華麗的文章,擺在蘇子的面前,都顯得蒼白和傖俗。上至太后,下至百姓,無不為之驚嘆?!疤K軾之詞,明朗豁達,氣宇軒昂,沒有絲毫淫詞艷語?!蓖鯂S先生也對此做出了很中肯的評價。
而這也引起了不少文人酸溜溜的嫉恨。于是他們一哄而上,苦口婆心地勸說神宗帝蘇子的文章里懷有不軌之心。而東坡先生則像是被敵人圍困在狹小空間里的戰(zhàn)士,憑借著最后的力量頑強抵抗。可當(dāng)所有的誣陷不約而同時,任憑他如何反抗,也沖不出那舉朝上下的口誅筆伐之圍。于是,這個才高八斗,名震九州的大文豪下了牢獄!
讀至此處,我的心便涼了半截,再聯(lián)系到自己的遭遇,似乎又有一點共同之處。我們的人生都遇到了挫折,都面臨了同一個選擇題。在沉淪哀嘆和重新振作中,我選擇了前者,那么他的選擇是什么?
前往黃州的路上一路押解,宛如示眾?!靶∪藸恐髱?,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庇嗲镉晗壬f過這樣一句話。不錯,這一路的押解關(guān)乎歷史,蘇東坡的示眾關(guān)乎歷史,就連那一條繩索,也關(guān)乎歷史!我仿佛看到,那個被重重包圍的可憐大文人,被剝離得遍體鱗傷。那時或許正是黃昏,悲劇似的橙色籠罩著大地,蘇子孤獨的身影像一脈葦葉在風(fēng)中遠(yuǎn)去……
的確,面對這么大的挫折,誰又能受得了呢?他精神世界的折磨不言而喻,單從酒中就可以看出?!耙癸嫋|坡醒復(fù)醉”,我們都是醉復(fù)醒,而東坡先生是醒復(fù)醉,酒醒后繼續(xù)喝,喝到再次沉醉。直到喝到什么憂愁都忘了,才有一小會兒云淡風(fēng)輕的機會。心究竟要沉淪多少次,才會終于坦然?
我的心,仿佛也跟著他一起痛了起來。難不成,這一道命運的選擇題中,他也選擇了前者嗎?不!不可以!“蘇東坡,站起來,突出重圍!”我不禁在心中吶喊。
“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边@是蘇子泛游赤壁時的情景。初時沉浸于山水之中,后被哀怨的簫聲觸動愁緒。問客:“何為其然也?”客以赤壁的歷史古跡作答,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dāng)年的曹操是多么的志得意滿啊,可如今他在哪里呢?還有幾人會記得他呢?像曹操之類的英雄人物,也只不過是顯赫一時罷了。而他的人生真的突圍了嗎?不,像這樣的人生,還不算突圍。至少,他的精神并沒有。后來,蘇東坡又以自然之理安慰客人,也是在安慰失意的自己??腿寺犃颂K東坡的寬慰,轉(zhuǎn)悲為喜,開懷暢飲?!跋嗯c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倍嗝吹目旎钆c歡快!
讀至此處,不禁被蘇東坡的豁達與開朗的人生觀震撼了!興奮與喜悅無法言喻。
這是他與自我的對話,他的自我寬慰,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終于找回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種對精神世界的突圍嗎?難道不是對自我境界的突圍嗎?是的,他,蘇東坡,突圍了!真正突圍,真正解脫了!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突圍,才成就了他文學(xué)的巔峰,才有了名揚古今的前后《赤壁賦》!這才是人生應(yīng)有的態(tài)度!
再想到自己,不禁慚愧。人生苦短,大好時光,豈能浪費在憂愁與哀嘆上呢?為何不學(xué)一學(xué)東坡先生,以樂觀豁達的姿態(tài)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圍困?這樣,即使沒有東坡先生的灑脫情懷與干云豪氣,也能在尋常的歲月里,與真實的自我對酒當(dāng)歌,把充滿挫折與煙火的日子過得活色生香,落落大方。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要懷著一顆豁達的心,退蒼涼去虛妄,不懼挫折,不負(fù)時光!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指導(dǎo)老師:張云霞)
寫作背后的故事
那段時光,濃重而甘甜。
身處黑暗的我,無助彷徨,急切渴望擁有一束燈光。而東坡先生,恰好是那個提燈之人,他那突圍跌宕的人生便是一束最溫暖的燈光。
早聽聞東坡先生一生坎坷,真正體會到是從媽媽贈予我的《蘇東坡傳》中。東坡先生少年得志,名揚九州,為官清廉,身居高位,但備受百姓愛戴??桑瑲v史或許便注定了越是超時代的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處的時代?!盀跖_詩案”便是極好的例子。
被貶謫的他人生似乎跌入了谷底,外加他“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高潔自許,內(nèi)心的痛苦與孤獨自是無法言喻。但,他并沒有沉淪頹廢,而是重新振作起來突圍人生。而這一次的突圍,也成就了他人生的頂峰。
讀后,我興奮了一整天,也為東坡先生喜悅不已。那天晚上,我便下定決心要像他一樣,開始“突圍”。
最后,我成功了。
故寫下此文,用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