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曦
【摘 要】本文以仔細閱讀文本為主要研究方法,整理《水滸傳》中描寫女性人物的詩詞韻語并加以不同方面的分析。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水滸傳》中女性形象塑造除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自然突出外,多用詩詞韻語來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生動。這些詩詞的運用較多地承擔了刻畫女性人物形象的功能,也對敘事有一定作用。
【關鍵詞】《水滸傳》;女性人物;詩詞韻語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1-0211-02
精彩的水滸世界,刻畫了700多個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大多是男性,僅塑造了70多位女性人物。雖然女性人物僅占十分之一,但因作者對人物刻畫十分成功,這些女性形象描寫得生動具體、深入人心。閱讀文本,我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者善于運用詩詞韻文來描寫女性人物形象,并且在描寫角度、功能方面有共通性。
前人學者們對于《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做了較多的闡述分析,成果卓著。主要集中在對出場的女性形象進行分類以及探討研究創(chuàng)作者的女性觀等方面。筆者參照197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以容與堂本為底本的《水滸傳》,試從不同方面對描寫女性人物的詩詞韻語展開研究。
一、韻文的人物刻畫功能
本文所研究的韻文概念比較寬泛,除了指有韻的詩、詞、曲外,還包括穿插于書中的非散體文字,如無韻的四六文、對偶句等。[1]
在繁本《水滸傳》中,韻文俯拾即是,并且對小說刻畫人物有重要作用。
描寫女性人物時也是如此。人物出場時,創(chuàng)作者都要以詩詞韻語的形式進行“人物特寫”,刻畫人物的形貌神情。在運用詩詞韻語進行“人物特寫”時,呈現(xiàn)出“人物畫”來,以輔助小說塑造人物。例如:在描寫第一個出場的女性金翠蓮時,就用通俗易懂的駢文將金翠蓮的動人心弦、身嬌體弱的外貌展現(xiàn)出來,寫得既生動形象又典雅精致。原文摘抄如下:“鬅松云髻,插一枝青玉簪兒;裊娜纖腰,系六幅紅羅裙子;素白舊衫籠雪體,淡黃軟襪襯弓鞋;娥眉緊蹙,汪汪淚眼落珍珠;粉面低垂,細細香肌消玉雪……”①
創(chuàng)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時,運用韻文首要功能是描寫女性外貌。但在描寫金翠蓮、閻婆惜、潘巧云等絕色美女時,有程式化的特點,存在造成千人一面的弊病,給人厭惡之感。多是采用形式統(tǒng)一的駢文,描寫人物容貌、服飾、氣質時的描寫角度、所用詞匯相差無幾,都是烏云髻、新月眉、三寸金蓮腳、似玉似雪的肌膚等等。
作者對文中出場的女性人物多以韻文來描寫人物的外貌美,就連巾幗不讓須眉的一丈青扈三娘也不例外。韻文在描寫她時,以金貴戰(zhàn)甲服飾、威猛動作來襯托其武藝高強,說明扈三娘與上述女子不同。但仍不能免俗,在最后將其比為“天然美貌海棠花”,點出其為美貌女子的現(xiàn)實,這展現(xiàn)了作者看重形體美的女性觀。
在小說眾多女性人物形象中,最另類的當屬母大蟲顧大嫂和母夜叉孫二娘。作者在韻文中對這兩位女性的外貌也做了勾畫,卻表現(xiàn)的是丑陋的女英雄形象。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母大蟲顧大嫂的長相和打扮:“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頭異樣釵環(huán),露兩臂時興釧鐲。有時怒起,提井欄便打老公頭。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莊客腿。生來不會拈針線,弄棒持槍當女工?!?/p>
母夜叉孫二娘的長相打扮是:“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的插著一頭權環(huán),鬢邊插著些野花。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眉橫殺氣,眼露兇光,轆軸般蠢坌腰肢,棒錘似粗莽手腳。厚鋪著一層膩粉,遮掩頑皮;濃搽就兩暈胭脂,直侵亂發(fā)。金釧牢籠魔女臂,紅衫照映夜叉精。”作者雖然以詼諧筆調來描寫顧大嫂和孫二娘的丑陋,但卻并不嘲諷,表明作者對女性多樣的審美觀念。
除描寫女性人物形貌氣質外,作者運用韻文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個性也有一定作用。在《水滸傳》第八回中,林沖娘子因夫君被發(fā)配邊地,兩人不復相見,林沖又寫下休書,悲痛過度以致暈厥。作者就以韻文描寫了林沖娘子的慘狀:“花容倒臥,有如西苑芍藥倚朱欄;檀口無言,一似南海觀音來入定”。悲苦至于如此境地,形象地表現(xiàn)出林沖娘子貞于丈夫,以及對林沖的一片深情。又在二十四回,又是一段韻文:“開言欺陸賈,出口勝隋何。只憑說六國唇槍,全仗話三齊舌劍。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嗦捉對……”寫出了王婆三寸巧舌如簧,是個“本事”高超的馬泊六。
二、韻文的輔助敘事功能
《水滸傳》中描寫女性人物的詩詞除了具有刻畫人物形象功能外,還承擔了輔助敘事的功能。由于韻文語言較其行文所用的白話用詞文雅、格式整齊,給小說敘事增添了許多意味。
在第二十四回,描寫西門慶與潘金蓮兩人巫山云雨的場景:
“交頸鴛鴦戲水,并頭鸞鳳穿花。喜孜孜連理枝生,美甘甘同心帶結。將朱唇緊貼,把粉面斜偎。羅襪高挑,肩膊上露一彎新月;金釵倒溜,枕頭邊堆一堆烏云。誓海盟山,搏弄得千般旖旎;羞云怯雨,揉搓的萬種妖嬈。恰恰鶯聲,不離耳畔;津津甜唾,笑吐舌尖。楊柳腰脈脈春濃,櫻桃口呀呀氣喘。星眼朦朧,細細汗流香玉顆;酥胸蕩漾,涓涓露滴牡丹心。直饒匹配眷姻偕,真實偷期滋味美”。這一段韻文以描寫潘金蓮云雨時的狀態(tài),寫出這對奸夫淫婦沉迷交合的場景。遣詞造句朦朧優(yōu)美,比直接敘述更有藝術性。這是由描寫女性人物詩詞承擔事件某一片段的典型例證。
或者是借助描寫女性人物的詩詞使后來發(fā)生的事件顯露端倪,埋下伏筆。[2]
在第二十一回中,寫閻婆酒后多話情景:
假意虛脾恰似真,花言巧語弄精神。
幾多伶俐遭他陷,死后應知拔舌根。
作者在這里用短短四句詩,寫出了閻婆慣會使花言巧語哄騙宋江,實則虛情假意只為錢財,為下文閻婆忘恩負義去縣衙狀告宋江,致使英雄遭劫做了鋪墊。
三、運用韻文描寫女性形象原因探求
在《水滸傳》不僅僅是用韻文來刻畫女性人物形象,韻文在小說中的運用很普遍,具有人物刻畫、輔助敘事、寫景狀物、場面渲染、心理刻畫、說教勸懲與娛樂諧趣等眾多功能。產生這一現(xiàn)象有多種原因:
最主要的還得從小說與詩歌的地位談起。我國的詩歌歷史悠久,一直就是主流文學形式,地位高高在上,它對中國社會的浸潤超越任何文學樣式。陳平原說道:“中國作為一個詩歌王國,任何一種文學形式,要想擠進文學結構的中心,就不能不借鑒詩歌的抒情特征,否則很難得到讀者的賞識?!雹诙≌f不僅產生時間晚,且一直不被文人士大夫所看重。雖然到了明清之際,小說發(fā)展迅速,地位有所提高。但是詩歌高于小說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已很難改變。為了符合大眾閱讀心理,在小說中大量運用詩詞韻文,并且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國古代小說史上多有玄學小說出現(xiàn),這與小說作者借小說創(chuàng)作炫耀學識才情,賣弄博學多才有直接關系。同理,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穿插大量詩文,也是小說家們炫耀才情的一種方式。
四、結論
對《水滸傳》中描寫女性人物的詩詞進行綜合分析后,可以發(fā)現(xiàn)詩詞韻文具有刻畫人物、輔助敘事的功能。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我國古代詩歌占有重要地位,以及小說家炫耀才學的創(chuàng)作觀念有關。
本人以后將在學習更多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觀點,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注釋:
①原文引自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初版的《水滸傳》,以下引文同,讀者可自行翻看.
②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第182頁.
參考文獻:
[1]張育紅.《水滸傳》韻文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3.
[2]鐘繼剛.也談《水滸傳》中詩詞韻語的藝術功能[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