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李海艷 林麗 楊曉君
摘 要
目的:以標準化病人技術為基礎,結(jié)合情景模擬教學法,依托外科護理實踐教學,分析標準化病人在我院外科護理實踐課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培訓合格的學生標準化病人并應用到外科護理實訓課教學中,為后期標準化病人在我院護理實訓課教學中的應用提供新思路。方法:選取我院二年級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每個班級篩選出來3~5名SP進行培訓,合格的學生SP展開情景模擬教學。研究過程包括篩選學生標準化病人、成立培訓師資團隊、編制情景模擬案例、編寫腳本、培訓與考核SP,實施教學,課后反饋及總結(jié)。結(jié)果:使用SP進行教學的18級護理專業(yè)學生外科護理學實踐課的綜合成績,較上學期未使用SP教學的成績有了明顯進步,較未使用SP教學的17級護理專業(yè)學生同時期外科護理學實踐課的綜合成績也明顯提高。結(jié)論:學生標準化病人在外科護理學實訓課中的應用明顯提高了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升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收集病史、分析病例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及人文關懷能力,增強了臨床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
關鍵詞
學生標準化病人;外科護理學;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R47-4;G71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063
標準化病人(SP),又稱模擬病人,是指經(jīng)過標準化、系統(tǒng)化培訓后,能恒定、逼真地扮演出某種疾病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和(或)病史的正常人或真實病人。SP除扮演病人外,還需要充當評分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大量臨床教學實踐證明,標準化病人的應用能夠提高臨床護理操作水平,讓學生在學習時面對“真實”患者,對培養(yǎng)他們的職業(yè)情感(如人際溝通能力、人文關懷能力),技能(如評估病人能力),態(tài)度等方面是模型無法替代的。國外標準化病人的應用已相當普遍,國內(nèi)越來越多醫(yī)學院校也開始招募、培訓自己的標準化病人,然后應用于實踐教學、系統(tǒng)問診和體格檢查、技能考核和評估三個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院招募、培訓了小規(guī)模的學生標準化病人主要應用于期末基礎護理實踐項目考核及學生技能大賽選手培訓,但外科護理實踐教學方面從未涉及。隨著我院不斷擴招,師資力量匱乏,??谱o理實踐課總是面臨“學生多、老師少”的困境,護生大部分實踐課都只能對著冷冰冰的模型自問自答進行練習,長期如此,導致學生只會背流程,應變能力不足,人文關懷和人際溝通不到位。而外科護理學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核心必修課,因此,我院外科護理實踐教學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我院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大量采用本院護生扮演SP,模擬臨床情景教學,期望提高外科護理實踐課的學習質(zhì)量。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結(jié)合學院實際情況,對報名的18級二年級護理專業(yè)學生進行層層篩選,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反應能力、表演能力、動作表情、情緒表達等,每個班選取3~5名學生SP,入選條件為:①知情同意,自愿參加。②表演能力、應變能力強。③樂于奉獻、有良好的溝通反饋能力。
1.2 方法
1.2.1 教學內(nèi)容
采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郭書芹、王敘德主編的《外科護理學》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以我院自編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按照授課計劃, 每個班級選取3個常見的外科實踐課操作項目,分別為:常用手術體位的安置,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護理和骨折病人的固定與搬運,每個實訓項目的學時為4學時(共200分鐘)。組織團隊教師編制以上三個實訓項目的評分標準、病理流程圖,用于綜合評定學生在使用標準化病人進行教學后的外科護理學實訓成績。
1.2.2 成立SP培訓團隊
由護理專業(yè)4名教師組成,所有成員均為本科學歷,助教職稱,從事外科護理教學或相關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3年以上。團隊負責SP的篩選與培訓計劃實施,外科實踐課病例的編制,情景的創(chuàng)造,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常見難題的處理等工作。
1.2.3 編制外科護理實踐課情景案例
由SP師資團隊教師結(jié)合我院課程標準,以外科護理學中常見病、多發(fā)病為依據(jù),編制詳細的臨床案例,每個案例均要求將護理程序(即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貫穿整個外科護理實踐教學過程。編制好的案例經(jīng)培訓團隊教師反復斟酌、修訂后使用,務必使其發(fā)揮啟發(fā)性的作用,能引導標準化病人更好的進入臨床情景參與教學。
1.2.4 SP腳本編寫
根據(jù)案例及SP培訓計劃,教師創(chuàng)設符合臨床實際的劇本,內(nèi)容和場景要以真實的問題為依據(jù),設計的目標能夠被達成。腳本中需介紹病人的詳細信息(例如,狀況和背景,病史,情緒和言談舉止,模擬征象,提示等)。
1.2.5 標準化病人培訓
對每個班級篩選出來的3~5名SP進行培訓,培訓時間為4周。除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外,還需熟悉腳本,對腳本進行分析,模擬患者真實的情緒、語言與肢體動作。教師更深層次進行腳本解讀,講解病例中病人會出現(xiàn)的臨床病征、肢體語言、情緒。教師講解后,學生再對腳本進行熟悉和理解,觀看教學視頻中真實病人的表現(xiàn)。逼真地呈現(xiàn)出真實病人的病史及病癥,盡可能客觀的貼近臨床。當然為了讓SP的形象塑造更鮮活,在某些病癥的演示過程中還需應用SP醫(yī)學特效化妝技術。
1.2.6 課堂實施
授課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及案例,在課前把案例及評分標準發(fā)布給學生,課上讓SP模擬患者,教師在標準化病人身上示范該項操作前中后的全過程,利用SP演示護理評估流程。教師示范結(jié)束后,學生分小組進行相應的練習,每組由8-10名護生和一名SP組成。課后由SP對學生的操作進行指導及點評,學生對SP的扮演水平進行評價、SP自我評價,回放錄像經(jīng)行深入討論,教師總結(jié),完成課堂實施。
1.3 實施效果評價
SP的應用,不僅能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復雜臨床情景中有更多與病人溝通交流的機會,提高學生與合作者、患者、家屬的溝通能力、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評判性思維。還能用SP評估學生,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外科護理技能操作水平。所以,SP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充當了病人、助教、評價者等多重功能,是其他教學模式無法取代的。
2 結(jié)果
18級護理專業(yè)二年級學生外科護理學實踐課的綜合成績主要由期末成績(80%)和平時成績(20%)兩部分組成。其中平時成績主要包含護生在外科護理實訓課授課過程中的出勤率、紀律、課堂提問、情景教學中所表現(xiàn)出的人際溝通、人文關懷、應變能力等幾個環(huán)節(jié),授課教師采用我院考勤表進行評分。期末考核內(nèi)容采用隨機抽簽的方式抽取3個外科護理學常見疾病案例,應用標準化病人多站點閉卷考核,制定科學的、規(guī)范的、與臨床接軌的評分標準進行打分。折算出學生的綜合成績,與上學期未使用標準化病人教學的外科護理學實訓成績進行縱向?qū)Ρ?,并與未使用標準化病人教學的17級護理專業(yè)學生同時期的外科護理實訓成績進行橫向?qū)Ρ?。結(jié)果顯示,使用標準化病人教學的學生外科護理學實踐技能水平成績顯著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文綜合素質(zhì)也得到了提升。
3 討論
外科護理實踐課是一門緊貼臨床實際且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學生SP的應用增加了模擬情景的真實性,更加接近臨床,有利于提高學生收集病史、分析病例的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利用護理程序工作的臨床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外科護理學的技能水平。綜上所述,應用學生標準化病人進行外科護理實踐教學,能夠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更符合臨床需求的學生。當然,學生標準化病人的應用也存在弊端,比如有的疾病無法完全模擬出患者的癥狀和體征,情景模擬存在表演不到位或表演過度的問題,甚至可能會誤導學生,相應的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因此,如何更充分發(fā)揮SP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作用,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隋霄.標準化病人在中高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5(22):182.
[2]周林.學生標準化病人情景模擬在高職外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9,27(06):140-142.
[3]張明月,王曉輝,許慧紅,楊曉麗,趙岫雯,陸欣.學生標準化病人在高職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循證護理,2019,5(04):331-335.
[4]楊艷,陳麗靈,陳紅,顧笑燕,呂金如.標準化病人在醫(yī)學技能課程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8(06):45-46.
[5]徐陵琦.標準化病人在我國臨床醫(yī)學教學中應用現(xiàn)狀分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1):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