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朋
(河南省唐河縣公費醫(yī)療醫(yī)院內(nèi)科,河南 唐河 473400)
共70例,均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45~76歲,平均(54.96±5.82)歲;病程2~14天,平均(4.21±0.35)天;合并高血壓10例,高血脂8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10例。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45~77歲,平均(55.06±5.87)歲;病程2~14天,平均(4.26±0.41)天;合并高血壓11例,高血脂9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8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中醫(yī)符合《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相關(guān)診斷標準[2];②西醫(yī)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相關(guān)診斷標準[3];③患者及其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肝、肺及腎功能異常;②嚴重精神疾病、意識障礙;③合并全身性疾病感染;④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兩組均先行低流量吸氧,同時根據(jù)病情給予降壓、降脂以及營養(yǎng)支持等對癥治療。靜脈滴注依達拉奉注射液(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95)30mg,滴注前加入適量生理鹽水進行稀釋,滴注時間不超過30min,日2次,連續(xù)治療14天。
觀察組加用逐瘀活血湯治療,藥用黃芪30g,半夏20g,天麻20g,白術(shù)15g,橘紅15g,茯苓15g,桃仁15g,三棱12g,莪術(shù)12g,紅花12g,川芎12g,白芷10g,膽南星10g,蔓荊子10g,葛根10g,甘草5g。水煎至200mL,早晚飯后0.5h溫服,日1劑,持續(xù)服用30天。
治療前、治療30天后血清內(nèi)炎癥因子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白細胞介素6(IL-6)以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
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神經(jīng)功能,神經(jīng)功能輕度缺損(0~5分),中度缺損(6~13分),重度缺損(≥14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時間 組別 例 hs-CRP(mg/L) IL-6(pg/mL) TNF-α(mg/L)治療前 對照組 35 6.54±1.53 129.11±8.94 223.74±12.37觀察組 35 6.46±1.65 130.06±9.09 221.50±11.89 t 0.210 0.441 0.772 P 0.834 0.661 0.443治療后 對照組 35 5.02±1.37 92.24±8.66 120.46±9.13觀察組 35 3.82±1.05 50.57±6.27 55.84±9.05 t 4.113 23.058 29.738 P 0.000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35 19.05±4.74 9.51±2.75 10.299 0.000觀察組 35 19.17±4.68 5.70±2.22 15.385 0.000 t 0.107 6.378 P 0.915 0.000
缺血性腦卒中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最嚴重的血管事件,中老年人群為該病的高發(fā)群體。由于腦動脈或頸內(nèi)動脈閉塞造成腦組織壞死或軟化,釋放大量自由基,從而損傷線粒體以及細胞膜,引起嚴重腦水腫,使顱內(nèi)壓升高,最終發(fā)展為腦梗死。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抗血小板聚集緩解腦組織受損程度,同時加強腦血流量,改善腦部循環(huán)。
腦梗死發(fā)生時,機體炎癥反應劇烈,大量神經(jīng)細胞凋亡,hs-CRP、IL-6水平隨之升高,而TNF-α會促進粘附因子表達,促使血管收縮,出現(xiàn)凝血狀態(tài),進一步加重腦損傷[5]。依達拉奉為新型高效自由基清除劑,可穿過腦血屏障,抑制自由基,降低神經(jīng)細胞受損程度,改善腦水腫[6]。此外,依達拉奉可有效擴張血管,降低機體炎癥反應,預防細胞凋亡,但大量服用容易引發(fā)腎功能衰竭、血小板減少等并發(fā)癥。本研究顯示,治療30天,兩組血清內(nèi)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同時兩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表明逐瘀活血湯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效果確切,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加速腦神經(jīng)功能恢復,緩解臨床癥狀。
中醫(yī)認為,腦梗死是由于情志郁結(jié)、外邪入體等因素導致氣血逆亂,使血溢于腦或腦絡壅阻。因此治療應以通瘀化絡、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腎為主[7]。逐瘀活血湯方中黃芪補氣固表,強心降壓;半夏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降低全血黏度,抑制紅細胞聚集。天麻可促進心肌細胞功能代謝,平肝定眩,益氣活血。白術(shù)、茯苓具有健脾利氣,祛風化濁之功效。橘紅、膽南星主治中風痰迷,癲狂驚癇。桃仁、紅花能夠活血化瘀,擴張血管,從而緩解心肌缺血癥狀;莪術(shù)消瘀止痛,行氣破血。甘草抗炎。蔓荊子和白芷疏風明目,川芎活血化瘀。葛根可緩解肌肉痙攣,同時增加腦血流量[8]。諸藥合用,共奏化瘀活血、行氣止痛之效。
綜上所述,逐瘀活血湯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療效較好,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促進腦神經(jīng)功能恢復,緩解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