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慶,朱 靜
(寧夏中醫(yī)醫(yī)院暨中醫(yī)研究院,寧夏 銀川 750021)
潰瘍性結腸炎為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依據其發(fā)病部位可分為直腸型、直腸乙狀結腸型、結腸型等,其中直腸型在臨床中較為常見[1]。目前,臨床常用氨基水楊酸制劑治療,雖具有一定療效,但停藥后易復發(fā)[2]。本研究用清潰愈瘍湯保留灌腸聯合美沙拉嗪栓治療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10例,均為2012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25~55歲,平均(38.56±2.15)歲;病程1~6年,平均(4.15±1.13)年。對照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24~56歲,平均(38.25±2.21)歲;病程1~6年,平均(4.12±1.0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3]中相關標準。②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辨證為大腸濕熱證。主癥為腹痛、血便、里急后重、腹瀉等,次癥為口干、腹脹等,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滑數;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對所用藥物過敏;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伴有高血壓或糖尿病;④合并有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⑤伴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礙。
兩組均用美沙拉嗪栓(黑龍江天宏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650),將藥物塞入肛門約5cm,1次1粒,日1次。
對照組先用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清潔灌腸,溫度控制在34oC~36oC,時間為30min,結束后再給予美沙拉嗪栓塞入肛門治療。
觀察組先用清潰愈瘍湯保留灌腸治療。藥用地錦草10g,青黛10g,黃連10g,血竭10g,乳香10g,白頭翁30g,地榆10g,三七10g,兒茶10g,白及10g,金銀花10g。水煎至100mL,把灌腸袋導管放入直腸內約15~20cm位置,藥液溫度以34℃~36℃最佳,保留時間為30min,日1劑,分早晚2次使用。結束后再將美沙拉嗪栓塞入肛門。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0天。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對臨床癥狀進行評分,包括腹痛、血便、里急后重、腹瀉、口干,依據癥狀嚴重程度分為4級,無癥狀為0分,輕度為2分,中度為4分、重度為6分,總分30分,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Baron內鏡積分標準。0分為內鏡觀察下黏膜圖像正常;1分為內鏡觀察下結腸黏膜輕微充血、水腫,或輕度糜爛或潰瘍,數量小于3個;2分為內鏡觀察下結腸黏膜中度充血、水腫,糜爛或潰瘍數量大于3個;3分為內鏡觀察下結腸黏膜重度充血、水腫,糜爛與潰瘍面廣泛分布。
顯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大便常規(guī)檢查正常,大便成形、大便次數每日1~2次。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常規(guī)檢查正常,大便基本成形、大便次數每日3~4次。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大便常規(guī)檢查不正常,大便稀薄,大便次數每日大于5次。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55 21.44±1.20 10.97±1.36 47.049 0.000觀察組 55 21.76±1.19 7.70±0.45 79.308 0.000 t 1.404 16.929 P 0.163 0.000
兩組治療前后Baron內鏡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aron內鏡積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aron內鏡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55 2.12±0.30 0.98±0.19 24.847 0.000觀察組 55 2.15±0.25 0.45±0.11 45.213 0.000 t 0.570 16.929 P 0.570 0.000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發(fā)生惡心1例,便秘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64%;對照組發(fā)生惡心2例,腹脹1例,便秘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27%。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76,P>0.05)。
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為肛腸科多發(fā)病、常見病,且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主要臨床癥狀為腹痛、血便、腹瀉等,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屬于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一般認為與遺傳、心理因素、感染等存在一定關聯。目前臨床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美沙拉嗪屬于氨基水楊酸類藥物,可通過抑制腸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與炎性介質白三烯,有效清除活性自由氧基,起到顯著抗炎作用。
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屬中醫(yī)“痢疾”、“泄瀉”范疇。情志不調、飲食不節(jié)等均可阻滯氣機運行,導致腸道通降功能障礙,進而出現里急后重癥狀。因此,治療以清熱解毒化濕為主[6]。中藥灌腸治療通過腸黏膜直接吸收藥物,可有效提高病灶部位血藥濃度,促進潰瘍面恢復,同時還能夠防止消化酶影響或破壞藥物,減輕對消化道的刺激,降低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清潰愈瘍湯方中青黛、三七清熱解毒、活血定痛,地榆收斂止瀉,兒茶、乳香、血竭活血止痛、收濕斂瘡,金銀花、黃連清解內濕熱,白頭翁、白及、地榆涼血止痢、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活血止痛、清熱解毒、收濕斂瘡之功[7]。
綜上所述,清潰愈瘍湯保留灌腸聯合美沙拉嗪治療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可有效提高療效,修復受損腸黏膜,減輕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