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創(chuàng)新發(fā)布了針對桌面應用的旗艦級產(chǎn)品Sound Blaster X7。它在一個不大的梯形柱體中集成了眾多發(fā)燒元器件,實現(xiàn)了藍牙無線傳輸、外置DAC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多種功能與角色,并以跨平臺的連接能力,提給給發(fā)燒友優(yōu)質(zhì)的音頻體驗。即便在現(xiàn)在,Sound Blaster X7依舊是一款全能且出色的桌面音頻設備,保持在2000元左右的售價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它的實力。時隔多年后,創(chuàng)新推出了能涵蓋更多消費者的Sound Blaster X3、一臺更小、功能針對目前用戶需求變化而進行優(yōu)化后的外置USB DAC和放大器新品,它能為我們的桌面應用帶來怎樣的聲音體驗呢?文/圖 張臻
小巧的音樂控制臺
Sound Blaster X3有著和Sound Blaster X7完全不一樣的設計語言,一致的地方在于其小巧的身形。比電視盒子大不了多少的方正機身,長寬尺寸跟一片吐司差不多,厚度也就兩片。頂部中央碩大的音量控制旋鈕很醒目,有點像我們在不少汽車內(nèi)飾中看到的,譬如類似寶馬iDrive控制旋鈕。旋鈕周圍的設計仿佛是定格在水滴落入水面,掀起漣漪的剎那,高亮表面處理工藝也與機身其余地方的啞光工藝有所不同,造型與材質(zhì)碰撞出了不俗的視覺效果。與塑料外殼機身有所不同,Sound Blaster X3的音量控制旋鈕采用了金屬材質(zhì),在這個日常操作最多的組件上采用質(zhì)感更好的金屬,無疑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旋鈕邊緣的CNC切割工藝,在黑色的旋鈕上呈現(xiàn)出一圈亮銀色輪廓,層次感更豐富、立體。音量旋鈕下方是三個圓形控制按鍵,分別實現(xiàn)麥克風控制/音頻平衡功能開關、Eo模式切換以及Line Out/耳機輸出切換。
如果只看Sound Blaster X3的正面,你可能以為它不過是一臺功能單一的產(chǎn)品,因為在其正面只有一個3.5mm耳機輸出接口和一個3.5mm麥克風接口。不過轉(zhuǎn)到背面,可以看到它更為豐富的接口配置。像是用在音響系統(tǒng)上的前置、側置、后置、低音4個3.5mm接口,使得其能夠?qū)崿F(xiàn)物理7.1環(huán)繞多聲道音頻輸出。此外還提供了線性輸入、光纖輸出接口以及現(xiàn)在越來越流行的USB-C接口。這使得Sound Blaster X3不光可以實現(xiàn)傳統(tǒng)的連接組合,譬如電腦、筆記本電腦以及音箱、耳機之間連接,還可以擴展到手機、音樂播放器、P84、Switch等設備,適應面相當廣。
豐富功能 操作順手
雖然Sound Blaster X3的接口不少,但附件中只標配了一根USB線。用它將Sound Blaster X3與使用Windows10系統(tǒng)的筆記本電腦相連,不用安裝驅(qū)動,系統(tǒng)就自動識別并可正常使用,Sound Blaster X3上也沒有額外的開關機鍵,連接后就啟動。這時可以看到Sound Blaster X3音量旋鈕周圍有一圈LED燈,默認會亮起藍色燈光,并配合呼吸效果,質(zhì)感和視覺效果都不錯。我試了—下,燈光顏色會根據(jù)當前控制模式有所變化,譬如在麥克風音量時會變成紅色,音頻平衡打開顯示綠色……對應的功能不少,需要對照說明書熟悉一下。音量旋鈕操作是有明顯刻度感,無極調(diào)節(jié),最小音量下燈光會從常亮變成呼吸效果,最大音量則沒有明確提示。
頂部的三個控制按鍵手感緊實,對應的上方都有指示燈。通過亮燈、熄燈表示功能的開關。左側按鍵在長按切換到音頻平衡功能后,音量旋鈕的順時針和逆時針操作會分別對應SPDIF接口和線性輸出的聲音,并以不同燈光提示。中間EQ模式按鈕上的指示燈,也有幾種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EQ模式。要熟悉這些功能、操作方式以及燈光所代表的意思,Sound Blaster X3的說明書真的很重要,為此創(chuàng)新也將這部分單獨做成了一張卡片,方便用戶快速查詢。
軟件助力更多應用環(huán)境
要想玩轉(zhuǎn)Sound Blaster X3,配套的Sound BlasterCommand是必不可少的。在桌面平臺,它有Windows和Mac OS的版本,同時Android和iOS移動端也有相應App,此時SoundBlaster X3和移動設備通過藍牙連接,但通過移動設備和App只能對Sound Blas論r X3進行功能設置操作,并不能通過藍牙無線播放音樂。以我體驗的Windows版Sound Blaster Command來說,用戶可以通過它對SBX配置文件、EQ均衡器、播放、錄制、解碼器等進行設置,首次使用時它還提示我更新了—下SoundBlaster X3最新的固件。Sound Blaster X3預設了音樂、電影、腳步聲三種EQ模式,除了可以用前面提到的按鍵進行切換,用戶也可以在Sound Blaster Command選擇。前面提到Sound BlasterX3具備的物理7.1多聲道音頻輸出,在軟件中可以根據(jù)所搭配的音響系統(tǒng)配置進行設置。如果用戶使用的耳機,還可以為其開啟7.1虛擬環(huán)繞聲。在數(shù)字播放時,它還可以實現(xiàn)Dolby Digital Live輸出,配合支持杜比數(shù)字解碼的設備,僅用一根光纖線連接線就可以在家庭影院上進行解碼播放,享受杜比音效。
針對龐大的游戲玩家群體,Sound Blaster Command也提供了相應功能。用戶可以加載譬如《使命召喚》《反恐精英》等SBX配置文件,沒有具體游戲也可按游戲類別來選擇,以在不同游戲中獲得更具針對性的聲音效果。另一個實用功能則是ScoutMode,開啟它后,游戲中的說話聲、腳步聲以及戰(zhàn)斗中的聲音都會進行強化,使其在不影響清晰頻率的情況下,以幫助玩家在游戲中獲取線索音,適合在第—人稱射擊類游戲中開啟。此外,聲音平衡功能也可以在游戲中發(fā)揮作用,通過它可以分別調(diào)節(jié)游戲音頻和語音音頻的大小,確保游戲中與隊友交流的清晰通暢。此外,這一功能在電話會議中也能發(fā)揮作用,可以在兩個音源間進行音頻控制。
Sound Blaster X3可支持阻抗高達600Ω的耳機,其針對耳機提供了高低兩種增益模式。在開啟高增益模式時,我用阻抗為300Ω的經(jīng)典產(chǎn)品森海塞爾H600進行了試聽。Sound Blaster X3確實有著不俗的推力,H600搭配它不僅僅局限在發(fā)出正常聲壓這樣初級的層次上,H600本身的素質(zhì)有較好呈現(xiàn)。像是在聲場部分,橫向與縱向聲場都得以充分展開,大編制音樂中各器樂的塑形立體飽滿,有著較為精準的定位與分明的層次,聽者能較為容易地在頭腦中構建起一個音樂空間。在Sound Blaster X3下,H600的三頻表現(xiàn)“不偏科”。中頻有著一定的潤澤度,比較耐聽,歌者的聲音不缺細節(jié),還原到位,但適中的位置又不會給耳朵太多壓力。低頻有著扎實的力度與不錯的瞬態(tài)響應,下潛適中而不松散,凝聚力強。高頻柔滑細膩,在保持一定延伸性的同時,聲音細節(jié)適中,明亮而不刺激。
小結
如果你家中有多種設備,希望通過一個產(chǎn)品將它們的音質(zhì)表現(xiàn)提升,那么Sound Blaster X3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豐富的接口涵蓋了絕大部分用戶的連接需要,同時針對不同應用的功能,能讓用戶在視頻會議、游戲等應用環(huán)境下獲得更好的聲音體驗。音質(zhì)方面,其對于耳機廣泛的適應性值得稱道,音質(zhì)方面的硬素質(zhì)也足夠過硬??偟膩碚f,Sound Blaster X3是一個功能全面的外置音頻設備,但并非“全家桶”,而是在有線連接的層面。如今流行的無線音頻部分,創(chuàng)新還是考慮到Sound Blaster X3的定位而并沒有加入,畢竟創(chuàng)新旗下還有更全能的Sound Blaster X7,有更高功能及音質(zhì)要求的用戶可以在它之上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