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蘇軾是個什么樣的人?之前我們已經(jīng)聊過他很多次了,就不用再作介紹了吧。但是關(guān)于他,能聊的話題,還有很多。這一回,我們就來聊一聊他的婚姻吧。
蘇軾一生結(jié)過三次婚,他的第一位夫人名叫王弗,是一個真真正正的才女;第二任夫人名叫王閏之,與王弗原是堂姐妹,人也十分賢慧;第三位夫人名叫王朝云,原是杭州的一個歌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12歲,來到蘇家做侍女,后為軾收為妾室,再后來,軾的第二位夫人王閏之去世了,她也就正式成了蘇夫人。
順便插一句: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因為地位低下,能于史籍中留下姓名的,極少,且絕大多數(shù),不要說是在死后,就是在生前,也根本無名。能留下姓名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大才女。她們之所以能留名,也是因為她們都是有作品流傳的,有作品,就會有屬名,但即便是這種情況,留下的也未必就是真名實姓。
而蘇軾的這三個老婆,都能留名史籍,也算是十分難得了(但嚴(yán)格地講,王朝云,也未必是其真名實姓,姓王,或許因為她在進(jìn)入蘇家為侍女后,便隨了夫人的姓;名朝云,或是其早年在杭州當(dāng)歌女時用的花名)。
蘇軾與王弗
在說蘇軾與王弗的這段婚姻生活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蘇軾為王弗寫的這篇墓志銘: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卒于京師。六月甲午,殯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zhèn)鄉(xiāng)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軾銘其墓曰:
君諱弗,眉之青神人,鄉(xiāng)貢進(jìn)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歸于軾,有子邁。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謹(jǐn)肅聞。其始,未嘗自言其知書也。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問其他書,則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
從軾官于鳳翔。軾有所為于外,君未嘗不問知其詳。曰:“子去親遠(yuǎn),不可以不慎?!痹灰韵染越漭Y者相語也。軾與客言于外,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庇衼砬笈c軾親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币讯?。將死之歲,其言多可聽,類有識者。其死也,蓋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軾曰:“婦從汝于艱難,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諸其姑之側(cè)?!蔽雌谀甓染龥],軾謹(jǐn)以遺令葬之,銘曰:
君得從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嗚呼哀哉!余永無所依怙。君雖沒,其有與為婦何傷乎?嗚呼哀哉!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弗是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人,與軾本是同鄉(xiāng)(軾是眉州眉山人,前文他說“趙郡蘇軾”,趙郡在河北,而軾的祖籍是河北欒城,故云),她的父親名叫王方,是一名進(jìn)士,也就是說她出生在一個讀書人家,幼承庭訓(xùn),頗通詩書。
據(jù)專家考證:蘇軾與王弗相遇于公元1054年。這一年,軾17歲,弗14歲。當(dāng)時,軾已有婚約在身,但他對父親給自己定的這門親,并不滿意,甚至還對父親說出過“如果你一定要我娶你給我找的這個媳婦,那我就終身不娶不仕”的話。關(guān)于軾與弗的相識,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弗父王方在家中建了一個很神奇的魚池。神奇在哪兒呢?就是當(dāng)有人對著這個魚池拍手時,池里的魚就會跳出水面。于是,這位王進(jìn)士就想給這個魚池起一個好名字。同時,也想借此機(jī)會為自己的女兒挑一個好夫君。
一天,王進(jìn)士招了一幫才子來,給這個魚池命名。軾也來了。各位才子都為這魚池取了名字,軾取的是:喚魚池。而弗亦在閨房之中,為這魚池取了一個名字。然后,便將取好的名字寫在一張紙上,讓丫鬟送到前廳。
王進(jìn)士一見女兒為魚池取的池名,不由撫掌大笑。原來弗取的池名竟然也是:喚魚池。從此,軾就與弗相識并相愛了??墒?,封建時代,青年男女若想結(jié)婚,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行,軾身上的婚約,無疑是橫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鴻溝。
但恰在此時,軾的一個姐姐在夫家坐月子時,被夫家虐待致死了。蘇父(洵)對此感到十分痛心,因為當(dāng)初女兒的婚事,就是由他一手包辦的。是以當(dāng)洵看到兒子對他給他定的這門親事是如此的低觸時,也就不再堅持己見了,而是依照兒子的意愿,拉下自己的一張老臉,去和那家人解除了婚約,這在當(dāng)時,可是件很沒面子的事,因為不講誠信嘛。
就這樣,軾終于與自己的心上人弗,在轉(zhuǎn)年正月,喜結(jié)了連理。
從軾給弗寫的這篇墓志銘中,我們不難看出軾與弗是非常喜歡的。他給她的評價,一是孝順,“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謹(jǐn)肅聞”;二是“敏而靜”。
怎么個“敏而靜”呢?,軾也給出了答案。一、“其始,未嘗自言其知書也。見軾讀書,則終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軾有所忘,君輒能記之。問其他書,則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靜也。”
知書而不自言,說明其內(nèi)斂;隨便拿一本書問她,皆略知之,說明其讀書很多。請注意“見軾讀書,終日不去”,這個細(xì)節(jié)。一般來說,男人最帥的時候,都是他正專注地做一件有益的事的時候,而在弗的眼中,老公最帥的樣子,就是他坐在那里專心讀書的樣子。這不由讓我想起了柳永的《定風(fēng)波》:“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zhèn)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边@是多么和美的一幅畫面啊。軾能得此一不僅秀外慧中,且又知書達(dá)禮的佳人,恐怕就是在睡夢中,都能笑醒吧。
二、“軾有所為于外,君未嘗不問知其詳。曰:“子去親遠(yuǎn),不可以不慎。”
我們都知道,軾是一性情中人。性情中人說話做事,難免隨性、感性,特別在喝了點酒之后,就更容易跟人把該說不該說的話,全都一股腦地倒出來。這對面坐的若是一個君子還好,若是一個小人呢?軾一生在這方面吃的虧難道還少嗎?設(shè)若弗不早亡,軾可能就不會在這方面,吃那么多虧了。因為,弗會時時提醒他:“不可以不慎?!?/p>
三、“軾與客言于外,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有來求與軾親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p>
女人的直覺,往往要比男人強(qiáng)不少,而弗又是一個很會通過察言觀色,辯人識人的人。幾次她立于屏間,聽軾與客的閑聊,很快就會聽出這位客人是個什么樣的人,而且是從來都沒有判斷錯誤過。(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