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婷
摘 要:自我概念清晰性是個體對自己認識的清晰度、確信度、內(nèi)部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它是自我概念的結(jié)構之一,對個體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本文主要總結(jié)了國內(nèi)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測量,系統(tǒng)地歸納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指出現(xiàn)階段研究的不足,并對未來的研究進行了展望,為后續(xù)研究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我概念清晰性; 自我懷疑; 自我概念; 綜述
中圖分類號:G642.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8-136-002
一、引言
自我概念是自我系統(tǒng)的重要內(nèi)容,自我概念清晰性是自我概念的結(jié)構之一,它對個體心理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家們從很久前就開始研究自我,早期研究者認為自我概念是一個單一的、穩(wěn)定的、整體的存在。但是后面人們發(fā)現(xiàn)對自我的認識會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狀態(tài)。如青少年在青春期常常因外界的評價對自我產(chǎn)生懷疑,陷入一種“我是誰”的迷茫狀態(tài)。于是,后面有學者對自我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的區(qū)分,并提出了自我概念清晰性這一概念。自我概念清晰性屬于自我概念的結(jié)構性成分之一。Campbell(1996)[1]提出,自我概念清晰性指的是個體對自己認識的清晰度、確信度、內(nèi)部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自我概念清晰性包括個體自我描述的確定性,在時間上的穩(wěn)定性以及個體自我描述之間的內(nèi)部一致性。
本文將從測量、影響因素及后果變量三方面總結(jié)了現(xiàn)階段我國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研究情況,指出現(xiàn)階段研究的不足,并對未來的研究進行了展望,為后續(xù)研究者提供參考。
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測量
Campbell1990年[2]采用自我評定法編制了自我概念清晰性問卷,一共有12道題目。該問卷一直被國際上的研究者廣泛應用,信效度良好。
我國學者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關注度在近幾年才開始,無論是研究方法還是研究工具都需要借鑒國外的經(jīng)驗。徐海玲等人2007年[3]首次在我國大學生群體中應用了中文版自我概念清晰性問卷,該量表根據(jù)其研究目的,對Campbell編制的原量表12個項目進行主成分分析,選取第一個主因子上的8個項目,構成本土化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問卷。陳君和歐陽文芳2013年將campbell編制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問卷在中學生中進行測量,檢驗其信效度較好,是一個比較好的評估工具[4]。自2007年至現(xiàn)在,國內(nèi)有關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研究越來越多。但國內(nèi)已有的研究多數(shù)采用翻譯和修訂Campbell編制的問卷,量表單一。
三、自我概念清晰性國內(nèi)的研究現(xiàn)狀
(一)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響因素研究
1.人口學變量。綜合近幾年的研究,影響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人口學變量主要有年齡、性別和文化。袁曉嬌等人2013年進行了中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常模的制定,發(fā)現(xiàn)中老年人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顯著高于青年人[5]。另外,男性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顯著高于女性。馮雪2013年研究發(fā)現(xiàn),與美國純種白人以及來自混合文化的美國人相比,中國人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最低[6]。
2.內(nèi)部因素。綜合以往的文獻,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相關研究中,主要是自尊水平、依戀類型、自我表露等內(nèi)部因素對自我概念清晰性產(chǎn)生影響。
自尊水平正向預測自我概念清晰性[7][8][9],即高自尊的個體相比于低自尊個體擁有更清晰、穩(wěn)定的自我評價。低自尊個體在遭遇積極或消極生活事件時往往會對自我產(chǎn)生懷疑[10]。
依戀焦慮與依戀回避負向預測自我概念清晰性.國內(nèi)多項研究表明,在所有的依戀類型中,安全型個體自我概念清晰性最高,而恐懼型最低[11][12]。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對自我的感知是較為準確且穩(wěn)定的,而不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存在較高的依戀焦慮,總是懷疑他人,在意他人對自我的評價,導致了自我概念的不穩(wěn)定。
自我表露是指個體對他人表現(xiàn)情感、想法與觀點。自我表露水平正向預測自我概念清晰性[13]。個體在自我表露的過程能獲得對自我的澄清,得到他人的反饋,形成自我概念的整合,從而提高自我概念清晰性。
3.外部因素。綜合以往的文獻,在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相關研究中,父母過度保護、社交網(wǎng)絡使用等外部因素會對自我概念清晰性產(chǎn)生影響。父母過度保護不利于孩子對自我進行探索,從而影響其自我概念清晰性[14]。另外,我國多名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社交網(wǎng)絡的使用強度顯著負向預測自我概念清晰性[8][15]。網(wǎng)絡中充斥著大量他人的信息,在使用社交網(wǎng)絡的過程中,接觸到不同的人和思想,提高個體與他人進行比較社會比較的可能性,從而動搖個體的自我評價,進一步影響自我概念清晰性。
(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后果變量研究
1.心理健康。自我概念清晰性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關。我國多項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程度可以顯著預測個體的抑郁程度[13][16]、自尊水平[7][8]、主觀幸福感[14][16]、生命意義感[17]。據(jù)以往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程度高的個體往往對自我有清晰、穩(wěn)定的認識,這種清晰穩(wěn)定的自我認識可以有效地幫助個體緩沖來自于外部事件對內(nèi)部造成的壓力。并且他們更相信自我的力量,在遭受挫折時,傾向于積極歸因,并且再次嘗試。當個體缺少對清晰的自我認識時,自我評價標準便容易受外界因素而產(chǎn)生動搖,從而難以在壓力情境下運用相應的自我信息來應對壓力[3]。并且,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持懷疑的態(tài)度,傾向于消極歸因。因此,高自我概念清晰性可以降低個體抑郁程度,提高個體自尊水平,促使個體自我實現(xiàn),從而提高主觀幸福感與生命意義感,而自我概念清晰性個體與之相反,由此影響心理健康水平。
2.社會適應。國內(nèi)多項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會影響個體的社會適應。例如,魯雅靜2015年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探討自我概念清晰度、友誼質(zhì)量對社會適應的影響以及自我概念。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自我概念清晰性與社會適應及友誼質(zhì)量呈顯著正相關[19]。宋靜靜2020年研究發(fā)現(xiàn),高自我概念清晰性有利于個體的社會適應[20]。清晰的自我認識有利于個體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建立親密的人際關系,從而獲得人際關系的滿足感;不穩(wěn)定的自我認識會影響同伴關系的建立,誘發(fā)社交焦慮。
3.網(wǎng)絡成癮。國內(nèi)多項研究表明,低自我概念清晰性個體更易網(wǎng)絡成癮。如李放2019年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探討了大學生手機成癮與自我概念清晰性的關系,結(jié)果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會影響手機成癮,社交焦慮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自尊與社交焦慮在其中起鏈式中介作用[21]。自我概念清晰性程度低的個體對自我認識不清晰,依賴于外界的信息,并且社會適應能力差。而網(wǎng)絡世界是虛擬的,可以重塑自我形象,因此低自我概念清晰性個體沉溺于網(wǎng)絡來獲得良好的自我認識,以及彌補現(xiàn)實生活中缺乏的社會交往。
4.不足與展望。綜上所述,自我概念清晰性作為自我的結(jié)構之一,會受到部分人口學變量、內(nèi)部因素以外部因素的影響。同時,自我概念清晰性也會對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社會生活、網(wǎng)絡成癮等方面產(chǎn)生影響。
目前國內(nèi)有關自我概念清晰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我國的心理學家對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概念只是沿用了國外的定義,希望以后的研究能夠更加完善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定義。另外國內(nèi)少有研究探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神經(jīng)生理方面,以后的研究者可以進一步尋找神經(jīng)生理方面的證據(jù)。
其次,國內(nèi)已有的研究大多采用翻譯和修訂Campbell編制的問卷,并且大多為自陳量表。廣大學者應該進行本土化研究,編制適應我國人民的本土化量表,使測量更加準確有效。
國內(nèi)研究方法過于單一,多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自陳問卷被試在填寫時容易受到社會稱許以及自我認知的偏差的影響,以后的研究應該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將實驗法與問卷法結(jié)合。國內(nèi)有關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研究多為橫斷研究,個體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應該是一個變化的過程。以后的研究可以采用縱向研究的方法,明確自我概念清晰性與年齡的變化關系。
現(xiàn)在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研究群體和領域主要集中在學校的學生,而對于其他領域的人員研究較少,比如說對于運動員、企業(yè)中的員工、醫(yī)務人員等,通過對這些領域人員進行研究有利于豐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研究,同時對提高這些領域的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Campbell J D,Trapnel1 P D,Heine S J,et a1.Self-concept clarity:Measurement, personality correlates,and cultural boundari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1):141—156
[2]Campbell,J.D.,&Fehr,B.(1990).Self—esteem and perceptions of conveyed impressions:Is negative affeetivity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real —is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8,122—133
[3]徐海玲.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個體心理調(diào)適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7(01):96-99
[4]陳君,歐陽文芳.自我概念清晰量表中文版用于中學生的信度、效度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06):129-131
[5]袁曉嬌,方曉義,謝慶紅,曹洪健.(2013)心理健康素質(zhì)測評系統(tǒng)·中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全國常模的制定,心理與行為研究,11(03),289-294
[6]馮雪,王伊蘭,彭凱平.(0)文化與自我概念清晰度:是什么導致了差異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
[7]劉廣增,潘彥谷,李衛(wèi)衛(wèi),孟亞運,張大均.(2017)自尊對青少年社交焦慮的影響: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
[8]劉慶奇,牛更楓,范翠英,周宗奎.被動性社交網(wǎng)站使用與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J]心理學報,2017,49(01):60-71
[9]郭志剛.自我概念清晰性與自尊水平及自尊穩(wěn)定性的關系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8,30(11):41-46
[10]Brown,J.D.,& Mcgill, K.L.(1989)The cost of good fortune: when positive life events produce negative health consequenc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57(6),1103
[11]夏嫻.(2019)大學生成人依戀、獨處能力與自我概念清晰性的關系 (Doctoral dissertation)
[12]陳紅艷.(2010)依戀風格、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度之間的關系研究,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4),97-98
[13]李琦,王佳寧,金童林,趙思琦.留守初中生自我表露與抑郁的關系: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應對方式的鏈式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8,26(04):747-751
[14]張藝,白福寶,梁麗梅.大學生空虛感與父母過度保護、自我概念清晰性關系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1):132-137
[15]劉慶奇.被動性社交網(wǎng)站使用對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響: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D]2016
[16]楊秀娟,張晨艷,周宗奎,范翠英.被動性社交網(wǎng)站使用與抑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25(04):768-771
[17]聶晗穎,甘怡群.自我概念清晰性與生命意義感及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25(05):923-927
[18]胡心怡,陳英和.大學生生活事件對幸福感的影響: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應對方式的鏈式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10):1580-1584
[19]魯雅靜.大學生自我概念清晰性與社會適應的關系[D]
[20]宋靜靜,劉陳陵,黃海.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核心自我評價對青少年病理性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的影響:社會適應的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28(03):409-414
[21]李放,王琴瑤,鐘林鵬,etal.大學生自我概念清晰性與智能手機成癮的關系:自尊與社交焦慮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