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
摘 要:既往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師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向學生一味灌輸大道理,以至于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低下,教學效率不高。而時事熱點貼近生活,若能將其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則可提升教學新鮮感,激起學生興趣,最終提高其政治素養(yǎng)以及法律意識。
關鍵詞:時事熱點; 初中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63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8-016-001
就初中階段而言,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道德與法治屬于一門重要課程,該課程承擔了培養(yǎng)中學生道德素養(yǎng)、思想品質及價值觀的重任。在實際教學中,道德與法治理論性較強,教師秉承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勢必會增加課堂教學的枯燥性、乏味性,降低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影響教學質量。時事熱點指最近發(fā)生的可吸引人民群眾注意力的信息或問題,將時事熱點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是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標之一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將時事熱點融于其中,不僅能夠增加課程趣味性,還能促使學生從社會事件中學會結合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其道德與法治的綜合素養(yǎng)。
一、拋磚引玉——時事熱點課程導入
對于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來說,課程的開始便是導入,亦是學生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被激發(f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實際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目標,對符合教學需求的時事熱點進行篩選和利用,引用國內外時事熱點引入新課,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其對課程探究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以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第十課中的“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為例,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程內容時,在引入新課環(huán)節(jié),可利用當前的時事熱點引入新課程。導入課程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當下熱點新冠肺炎相關情況,展示抗疫至今,眾多醫(yī)務人員投身一線的情形,鐘南山院士及眾多醫(yī)學者為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所做出的貢獻,同時還有國家響應的一切政策、應對措施,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激發(fā)其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順利導入《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的教學目標、重點。利用時下最熱、人民群眾聚焦最甚的新型冠狀肺炎這一時事熱點導入新課,不僅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直擊其心靈,激發(fā)其愛國情懷,還可促使學生從社會熱點中直觀感受到社會困難以及社會責任,將課堂與生活相聯(lián)系,奠定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
二、活躍氣氛——時事熱點點亮課堂
呂叔湘曾言:“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而這當中的“活”字就告訴大家,在課堂之上,教師需要激活學生的情緒,使之振奮,調動學習積極性,之后,教師再將此種積極性遷移至教學中。換而言之,即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靈活運用教材、教學及生活資源、生活時事點亮課堂,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
以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第九課“珍視生命”為例,教師在講授這一知識點時,可依據中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景提問學生:“就時事熱點來看,吸毒的危害有哪些?你見過因吸毒而產生的最嚴重后果是什么?”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可為學生列舉一些同吸毒相關的時事熱點,如娛樂明星柯震東,2014年8月14日因吸毒被警方控制,而后事業(yè)一落千丈,明星光環(huán)及個人生活盡數毀滅,直至去年12月10日,方才有復出的消息。而除此之外,因吸食毒品而喪生的人也不在少數,鮮活的生命就此殞滅。通過以上方式,學生會對毒品相關問題展開激烈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認清毒品的危害性,而教師可借此告誡學生切勿因為好奇心驅使而沾染毒品,進而使其深刻理解本節(jié)教學內容,學會珍視生命,達成教學目的,增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這比傳統(tǒng)課堂的枯燥講解要有效果得多。
三、身臨其境——時事熱點情境再現
因此,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關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相關知識,教師說得再多也比不上一次親身經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利用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融入時事熱點,使其真切體會到相關人事以及實際問題,提高代入感,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內容的理解。
以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建設法治中國”為例,在進行本節(jié)課的教授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對河南雙匯集團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這一時事熱點進行排練,以表演的形式將情景再現出來。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工,角色分為河南雙匯集團負責人、審判長、群眾(消費者)等,重現審判情景,再現時事熱點,真實體驗事件處理結果。在上述時事熱點的情景再現過程中,學生通過各個角色的扮演,能夠從審判過程中了解到中國法律對消費者權利的保護,明確國家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規(guī)定,增強其自身對消費者權益的認知。此外,時事熱點情景再現,可幫助學生加深記憶,鞏固相關教學內容,提高初中課堂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人群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稍微不正確的引導,便有可能影響其終生,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對其具有重要指引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時事熱點的融入又將是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靈活運用時事熱點進行教學應當成為一種常態(tài),以減少本課程的枯燥性,引起學生興趣,加深其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少紅.時事熱點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6(02)
[2]陳莉娟.試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結合時事熱點[J]新課程導學.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