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男
摘? ? 要:城市道路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其建設是一個城市發(fā)展的基礎與前提,同時又是城市基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地段的地基條件的穩(wěn)定是保證車輛安全行駛的重要條件,最為重要的是對軟土地基的建設。然而,近些年以軟土地基為主的結構隱患問題層出不窮,不僅給地基施工質量造成危害影響,同時也給整體施工質量造成危害影響,亟待解決。。針對以上情形,本文就如何妥善處理軟土地基展開相應研究,為今后的城市道路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道路工程;軟基;問題;解決對策
1? 引言
軟土地基的組成基本都是飽和的軟粘土,該土層的抗剪強度不足、壓縮性大等特征,另外還有相應的有機質,從而會導致土層的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由此會造成城市道路路基失穩(wěn),進一步對行車安全造成不利影響。如果對軟土地段的施工質量把控不足,則會誘發(fā)地段的不均勻沉降,從而對車輛行駛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因此,在進行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務必將妥善處理軟土地基作為首要任務。
2? 城市道路工程軟土路基的特點
2.1? 具有各向異性
相較于其他路基來說,軟土路基結構的穩(wěn)固性要更為薄弱一些,這是由其成分所決定,受到環(huán)境因素、氣候因素的影響,而且不同區(qū)域的軟土地基,在形成上存在著差異性,不可統(tǒng)一照搬某一種方案來進行加固處理。而是要先對軟土地基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特征,然后針對其問題實施有效的施工技術來提升其承載能力。基于土層結構,在同一種地理環(huán)境下,軟土地基同一層面的土壤形成時間幾乎一致,若是進行橫向比較,那么便具有一定的共性,土層的特點也基本相同;若是從立體角度來看,那么軟土地基的土層則會出現(xiàn)不同的形式,豎向比較,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2.2? 抗剪強度低
軟土路基的土質比較松散,土壤中的顆粒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縫隙,抗剪能力不強,難以支撐城市道路上的車輛通行,而且一旦超出可承受荷載范圍,便會導致軟圖路基出現(xiàn)不均勻下沉,致使路面發(fā)生變形。
2.3? 塑形體積應變
指的是軟土路基的施工,主要是改善其結構,加大土壤密度,增加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當軟土地基受到外部力量的影響時,其內部結構就會發(fā)生一定的改變。
3? 軟土處理技術
3.1? 置換法
因為軟土自身特性缺陷,不能直接使用,可以選用性能優(yōu)良的巖土層對施工段的軟土進行置換,改變該處土層或使其成為復合土層,從本質上增強其承載力,提高抗剪能力,避免完工后的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的產生?,F(xiàn)階段的施工主要以換填、置換作為主要手段,或是將其中雜石、淤泥剔除,高度適用于淺埋地基。通常環(huán)境下的地基埋置深度不大于3m,山間谷地的埋深不大于8m時,可采用置換法加強軟土強度。
3.2? 表層排水法
在城市道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過程中,應用表層排水法,能獲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主要應用在含有較多水分的軟土路基中,并且一般情況下軟土土質較好。具體操作如下:于填筑路基之前,先做好排水工作,在軟土路基中挖槽,把過多的水分引入溝槽中,然后順著溝槽排處土體之外,以便于減少軟土路基中的水含量,使其土質更加緊密。排完多余的水量之后,要對溝槽進行回填,可選擇砂礫作為回填土質,因為其具有較高的透水性。挖槽之前,應當先做好現(xiàn)場勘察工作,根據(jù)勘察的結果來進行挖槽,以免對其地質環(huán)境造成破壞,使溝槽的排水性更強,更為順暢。合理控制溝槽的斷面尺寸,一般情況下溝槽的寬度應當在50cm左右,深度可保持在50-100cm范圍內。若是需要在溝槽中設計孔管,則應當先實施管道過濾作業(yè),使管道具有通暢性,防止其堵塞而導致無法排水。
3.3? 粉噴樁法
通過壓縮空氣,依托粉體噴射攪拌機械鉆孔,將水泥粉等固體材料以霧狀形式噴進所需處理的軟基中,然而通過攪拌、壓縮及吸收軟土中水分等過程,產生相關的物理化學反應,終使軟土硬結,形成具有良好穩(wěn)定性、整體性的樁體,進一步達到提高路基強度的目的。該方法的最顯著特點為能夠快速提高土壤強度、減少預壓時間,同時能減小地基沉降量。
3.4? 墊層法
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中,墊層法是較為常見的技術之一,通常應用于對表層路基的處理中,常用的墊層法有三種形式:(1)換土墊層法;(2)換土加筋墊層法;(3)加筋碎石墊層法。在應用前兩種墊層施工技術后,應當控制好墊層的厚度,厚度最小不可薄于50cm,最大厚度不可超過300cm。在實際操作中,施工人員一定要從多方面來進行考慮,系統(tǒng)化管理,盡量在保障施工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費用,選擇最佳的施工方式,提高軟土路基施工效益。
3.5? 強夯法
在軟土路基中應用強夯法,是將噸位較大的夯錘,垂直錘入于軟土路基中,利用夯錘從高處往下落的力度來夯實土壤,使其更加緊密,不再存留縫隙而變得松散,可提高軟土路基的強度,避免路基受外力影響而出現(xiàn)下沉狀況。夯實路基的時候,軟土路基中的空隙會縮小,多余的水分也會因為受力而擠壓排出,這有利于提高軟土路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使其承載能力更強,而且不會輕易發(fā)生變形,保持路面的平整性。通常應用于一些雜填土質或是黃土等軟土地基中。
4? 城市道路軟基加強施工措施
4.1? 加強土質勘察
地下地質復雜多變,地下地質情況決定軟基施工的進展。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做好施工場地的地質勘察工作,確保軟基施工能夠順利開展。實施軟基施工之前,必須得對于施工地區(qū)內地質狀況實施細致的勘探,并掌握軟土程度、各土層分布及各土層的堅硬情況等,估算好施工進展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情況,從而對軟基施工工作供給完備數(shù)據(jù)信息支撐,并制定可行的安全措施來應對??茖W合理的設計圖紙是順利施工的前提,因此首先必須做好圖紙設計。在設計之前,我們必須進行現(xiàn)場調查以確保所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同時,還需要對施工地區(qū)內影響原因實施合理有效檢查,將相關的記錄做好。除此之外,還需要選取恰當軟基施工工藝來使基礎穩(wěn)固性得到提高,保證工程質量。施工期間必須確保周圍環(huán)境和建筑物的安全。
4.2? 施工時應妥善處理的事項
在進行施工時,應妥善處理以下事項:(1)因地適宜,先確定施工地段的實際情況,根據(jù)當?shù)氐牡刭|情況,選取對應的處理措施。(2)環(huán)境的保護應受到重視,在處理土層的過程中,應清理埋藏地基中的淤泥,以及前期留下的廢棄物。(3)施工過程中,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因為軟基處自身特性,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限制,施工時易引發(fā)安全事故,致使危害地基施工,針對這種情形,務必提高施工人員作業(yè)時的安全保障,盡可能去除可能發(fā)生的安全問題,加強安全施工措施,確保地基的穩(wěn)定性,在可控安全范圍內進行施工。
5? 結語
軟土路基施工是城市道路工程中的關鍵項目之一,應當予以有效的措施來加以解決,若是忽視了軟圖路基施工,則會導致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的下降,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城市道路的正常運行,縮短城市道路的使用壽命。為此,應當針對軟土地基的特性,選擇適宜的施工技術來進行處理,提高軟土路基的穩(wěn)固性。作為施工人員更應與時俱進,提升個人綜合素養(yǎng),不斷加強軟基處理,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建設。
參考文獻:
[1] 臧雷.道路軟基工程施工的病害特征及處理方法探討[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2):75.
[2] 張慶生.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土路基處理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13):248+250.
[3] 余心餞.道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實踐[J].門窗,2019(24):288.
[4] 馮文軍.道路軟土地基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