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淑賢
夏季氣溫高,食物存儲或處理不當易腐變,不慎誤吃易致食物中毒。居家生活,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管曾青山介紹,常見的食物中毒包括細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1.生熟交叉污染。2.食品存儲不當。3.燒制時間不足、烹調前未徹底解凍、食品加工時中心溫度未達到70℃等原因。4.從業(yè)人員患有傳染病或是帶菌者,操作時通過手部接觸等方式污染食品。5.進食未經處理的生食品。
引起化學性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有:1.食用農產品在種植養(yǎng)殖過程或生長環(huán)境中受到污染。2.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質,加工過程中未去除。3.食品加工過程受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4.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發(fā)芽馬鈴薯等。
曾青山提醒,避免食物中毒,記住這10點:
1.選購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新鮮食材,特別是一些熟食制品、定型包裝食品要確保新鮮。
2.食品要煮熟煮透,避免食用帶有可致病的未煮熟食品。
3.盡快食用煮好的食品:食用在常溫下已存放4~5小時的食物極不安全。
4.提前制備的食品或吃剩的熟食想保留4~5小時以上,貯存的溫度須在60℃以上,或在短時間內降至10℃以下,減慢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5.熟食品徹底再加熱。當熟食嚴重變質時,切莫食用。
6.處理生、熟食品時要避免交叉污染,冰箱存放食品時避免生熟混放造成二次污染。
7.處理食品前后反復洗手。
8.保持廚房清潔,制備食品的用具須干凈,洗碗池定期清潔消毒,餐具認真消毒并妥善保潔。
9.避免蒼蠅、蟑螂等接觸食物,可將食品貯藏于密閉容器中。
10.合理烹煮蔬菜:食用蔬菜,采用“一洗、二浸、三燙、四炒”的辦法。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