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振奇
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三千年前的古樂器,比如古埃及的耐法爾(Nefer)以及古巴比倫和古波斯的各種古彈撥樂器,這些樂器的形制與吉他相似。目前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最古老的“吉他”是赫梯人城門遺址上雕刻的彈撥樂器,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
在十三世紀的西班牙,由波斯語逐漸演化成的西班牙語“吉他”一詞形成,并出現(xiàn)摩爾吉他(Guitarra Morisca)和拉丁吉他(Guitarra Latina)。到十六世紀中葉,五組復弦的巴洛克吉他(Five-Course Guitar)開始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等地流行,隨后又有六組復弦的巴洛克吉他。當時的許多巴洛克吉他作品流傳至今,成為現(xiàn)在古典吉他演奏會的保留曲目。
大約在1800年,六根單弦的吉他得到了整個歐洲的青睞。憑借其溫暖的音色、清晰的和聲和便利的定弦等特點,吉他開啟了它的黃金時代。
這古老的吉他又是怎么傳入我國的呢?這可能要追溯到清朝了。乾隆曾下旨組建一支西洋樂隊,成員都選自宮廷的太監(jiān),據(jù)說樂隊中有小提琴、大提琴、長笛、雙簧管以及吉他、曼陀林和“鐵絲琴”(古鋼琴)。也就是說,在十八世紀,吉他可能已傳入了中國。但是在西方,直到十九世紀,六根單弦的吉他才開始在整個歐洲流行,所以當時乾隆看到的吉他會不會是巴洛克吉他?因為缺乏史料,這種推論已經(jīng)無從考證。另外還有一些說法,比如吉他由日本傳入中國,也有人說吉他從俄國傳入中國。“十月革命”后,因移民而來的俄國貴族將吉他帶到上海。當然,也許以上這些傳入的途徑可能都存在,并于不同時期在中國傳播吉他音樂。
據(jù)1929年9月28日上?!渡陥蟆穲蟮溃拔靼嘌酪魳芳野驳铝宜埂と昃S亞(Andres Segovia),以演奏六弦琴(吉他)而得名,與提琴大家海菲茲、克萊斯勒等齊名,于九月二十八日晚九時一刻在南京路市政廳演奏。”
人民音樂家聶耳1930年7月到上海。1934年在百代唱片公司工作時,聶耳曾為電影《漁光曲》的同名主題歌彈吉他伴奏,在《上海老歌》(1931-1949)中還可以聽到他彈奏吉他的錄音。中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周小燕先生在少年時代(1934年)也曾彈奏過吉他。
雖然上海是一座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們常常來到上海舉辦音樂會,但吉他是件小眾樂器,得不到人們的重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國內(nèi)大眾普遍認為吉他只是彈彈唱唱的伴奏樂器,對歷史悠久的吉他演奏藝術(shù)知之甚少。
日本起初也曾面對相同的窘境。1853年,吉他與其他西洋樂器一起傳入日本,但在此后的幾十年里,日本人始終認為吉他是伴奏樂器。吉他得不到大眾的認可,無人問津。直到1929年,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塞戈維亞從馬尼拉到上海演出后,經(jīng)過大連,抵達日本,并舉辦了吉他演奏會。從此,日本人對吉他的認識開始改變,日本掀起了古典吉他的熱潮,這場演奏會深遠地影響了很多日本吉他演奏家。
吉他傳入上海后,最早活躍在舞廳,長期受到各種觀念的干擾,發(fā)展十分緩慢。當時,中國的吉他音樂發(fā)展也還處于萌芽時期,十分稚嫩,人們對吉他這件樂器還是存在著偏見,認為它不登大雅之堂。
難能可貴的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一些音樂家們帶著正義感,紛紛支持吉他音樂的發(fā)展,如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譚冰若先生于1984年9月14日在上?!段膮R報》率先發(fā)表了文章《六弦琴撥響了——為吉他正名》。上海的一些相關(guān)團體也參與了支持吉他音樂的活動,如報社、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等。
其實,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街頭巷尾就已興起了吉他“熱潮”。夏天,路燈下、樹蔭下、公園草地上年輕人三五成群抱著吉他彈著、唱著,一群群少男少女放飛著他們青澀的夢想。春夜,步入上海各居民區(qū),常常能聽到吉他聲。大街上亦每每可見年輕人背著吉他騎車而過。無論是城市還是農(nóng)村,到處都可以聽到優(yōu)美的吉他聲。在大學,幾乎每個學生寢室里都有一把吉他。在軍營,幾乎每個戰(zhàn)士都想撥弄一下琴弦……這些都意味著吉他音樂在我國群眾文藝生活中有了重要的位置。
當時,以吉他的年銷售量來看,1982年前是微不足道的。而到了1983年至1984年,數(shù)額已突破了二十萬。1986年又激增到八十四萬五千左右,1987年則達到了八十六萬。1988年,擁有吉他的愛好者已超過八百萬人。
隨著吉他“熱”的到來,上海各區(qū)文化宮、文化館、青年宮等文藝部門逐漸重視起吉他音樂,紛紛發(fā)掘吉他人才,組建吉他樂團,當時大多組建的是流行音樂樂隊。1978年至1985年,上海市各區(qū)文化宮、文化館成立了二十多個以吉他為主的流行樂隊,這些樂隊也是后期“走穴”的主力軍。原先馬路邊的吉他隊逐漸被“收編”入各區(qū)文化宮、文化館等業(yè)余文藝團體,他們每周巡演于這些場館。
上海滬西工人文化宮是當時上海西部一個規(guī)模最大的群眾文藝活動場所。滬西工人文化宮最早組建了一個以吉他為主的吉他樂團,由夏威夷吉他、電吉他、古典吉他、曼陀鈴、尤克里里、手風琴等樂器組成。記得西宮吉他樂團第一次在西宮小音樂廳開演時一票難求,當時票價是兩元一張,開場前竟然出現(xiàn)了五元一張的黃牛票。演出現(xiàn)場,觀眾熱情高漲,返場超過十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