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臨沂市中醫(yī)醫(yī)院 山東 臨沂 276000)
患者進行治療時合理使用西藥可及時改善患者疾病,促進患者身體康復,當西藥臨床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合理用藥時,引起患者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對患者病情造成延誤。因此在臨床用藥過程當中應給予相應管理措施,規(guī)范藥品管理條例,以此保障用藥安全性,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帶來的影響[1]。此次研究對我院實施西藥臨床用藥管理前后相關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總結闡述如下。
選取2018年4月—2018年9月西藥臨床用藥管理前接受西藥治療患者68例,2018年10月—2019年4月西藥臨床用藥管理后接受西藥治療的患者72例,管理前男34例,女34例,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42.56±8.18)歲;管理后男34例,女38例,年齡20~79歲,平均年齡(43.11±8.20)歲。管理前后上述患者資料予以比較,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有一定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經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通過,且所有患者及家屬都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對兩組患者用藥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統(tǒng)計患者藥物種類、使用方法與劑量、用藥方式、用藥時間、藥物配伍等,西藥臨床用藥管理后的相關管理措施如下:
(1)藥物管理。由于西藥種類較多,藥劑類型也較為復雜,為進一步保障西藥用藥安全性,應對藥品加強管理。臨床用藥過程中,嚴格遵守規(guī)章制度對西藥種類加強分類與管理。根據不同科室的管理,根據不同劑型分類管理,以免發(fā)生取藥錯誤。藥品存放地點應保持室內通風干燥、陰涼避光,定期開展防潮、防火、防污檢查式作,對于特殊需要冷藏、低溫保存的藥品應嚴格按規(guī)定儲藏,麻醉藥物、精神藥物等應由專人負責保管,責任落實到具體工作人員。管理過程當中一旦發(fā)生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制度管理。應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開展學習,提升業(yè)務能力,掌握藥品用藥適應證和禁忌證等,保障用藥合理性與安全性。一切從患者角度出發(fā)的服務觀念,合理用藥,最大限度避免超過使用劑量用藥、配伍不當等情況;逐步搭建藥品管理制度,對于不同批次入庫的藥物應嚴格核查,準確記錄藥名、劑型、數目、生產廠家、有效期以及生產批號等,錄入信息應準確無誤碼,核查期間一旦發(fā)現(xiàn)不合格藥物時及時上報處理,保障藥物用藥安全性;擬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如制定獎懲措施,對不合理用藥情況加強管理。
對比管理前后用藥不合理情況。
數據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用藥不合理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復用藥、抗菌藥物不合理、藥物配伍不合理等,實施管理后以上不合理用藥情況顯著少于管理前,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管理前后用藥不合理發(fā)生率對比[n(%)]
西藥合理用藥時可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藥物效果,同時也可降低用藥不良反應對身體帶來的影響,促進患者疾病快速康復。西藥臨床用藥時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種安全性問題,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時有發(fā)生用藥方法與劑量不合理、重復用藥、藥物配伍不便理;抗菌藥物不合理等現(xiàn)象,以上不合理用藥對患者生命安全帶來影響[2]。故此應對用藥安全性加強管理,降低用藥不良反應,使藥物療效有效發(fā)揮,確保用藥安全性、科學性。
西藥臨床不合理用藥主要有如后幾點:①聯(lián)合用藥時不合理,用藥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疾病及治療依從性,導致病情延誤。②由于使用方法與使用劑量不合理,對癥治療效果不佳。③相同藥物或藥理機制類似的藥物,易出現(xiàn)重復用藥的情況。4抗菌藥物未嚴格限制,使用不理合。以上不合理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醫(yī)院藥物管理制度薄弱,對西藥處方未進行有效分類整理,因而發(fā)生西藥不合理用藥情況[3]。為進一步降低醫(yī)院有關部門不合理用藥情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此次研究結果表明,實施管理后西藥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顯著少于管理前。分析原因在于:對藥品加強管控力度,對各種藥物科學、規(guī)范的保管,專人管理特殊藥物,提高用藥安全性,保障西藥療效。對醫(yī)務人員加強培訓工作,使其掌握更多藥理知識,全面熟悉藥理學、藥物動力學、注意事項、藥物適應證以及禁忌證等,嚴格規(guī)范處方制定與用藥安全,最大限度減少重復給藥、配伍不當等情況[4]。
綜上所述,為確保西藥臨床合理用藥安全性應加強藥物管理制度,不斷提高醫(yī)務人員專業(yè)技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