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鈺鈴
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有效的幼小銜接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更好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對于即將入學的大班幼兒來說,任務意識至關重要,可以幫助他們在心理上將學習和自由玩耍分開,克服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而產(chǎn)生的“入學不適應”。
任務本是培養(yǎng)大班幼兒任務意識非常好的載體,它是指幼兒在本上利用繪畫的形式記錄小任務,回家主動完成的一種學習方式。任務本雖小,但蘊含的教育價值不小。當然在操作過程中,不能把它變成幼兒的壓力和負擔,而是最大效益地利用好任務本,讓幼兒喜歡記錄、主動完成,否則就和原本的目的背道而馳。筆者在利用任務本上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現(xiàn)將其總結成文,以饗同行。
一、利用同伴影響,增強幼兒記錄信心
任務本的記錄包括日期(月、日)、標號、內(nèi)容等。幼兒一開始對任務存在不知道、不會畫等問題和畏難情緒,這成為進行任務本記錄的一大阻礙。因此,我采取同伴影響的方式增強幼兒記錄的信心。
(一)學會推算日期
一開始,教師會將每天的日期在電腦上打出來,通過PPT展示,讓幼兒了解日期的記錄方法。一兩周后,教師不再展示日期,當幼兒正期待著教師告知日期時,我們請班級里自主記錄好日期的幼兒來介紹“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當天的日期”。在交流中,幼兒從同伴的做法中總結出了解日期的方法——聽天氣預報員的播報;根據(jù)昨天的日期推斷;看手機、電腦或當天的報紙。這樣便不再出現(xiàn)幼兒頻頻發(fā)問“老師今天幾月幾號啊”的現(xiàn)象。
(二)鼓勵大膽記錄
對于幼兒的繪畫方法,教師并不做要求,只要幼兒自己能夠看懂就行。大班幼兒在繪畫技能方面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但任務記錄不像繪畫那么天馬行空,它需要根據(jù)主題用最簡單清晰的方式記錄,并能幫助自己記憶。教師采取了記錄本欣賞的方法,將優(yōu)秀的幼兒記錄拍成圖片用PPT進行分享。另外還可以引導幼兒現(xiàn)場請教。在幫助幼兒提升記錄的方法后,幼兒在記錄時就更加自信和大膽。
(三)學習記錄清楚
翻看幼兒的記錄本,會發(fā)現(xiàn)他們各有特點。有的幼兒將任務記錄得很亂;有的幼兒沒有一頁頁順下去記錄,而是隨意找了一頁;有的幼兒很謹慎,一頁上記錄了很多天的任務,密密麻麻。怎樣能夠讓幼兒學會記錄,將任務記錄得清晰不亂呢?我們采取了集體交流、教師演示、欣賞同伴任務本等方式,引導幼兒知道一頁記錄一天,在每一條任務前寫上標號,按照順序逐頁記錄等方法。
二、拓寬記錄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興趣
雖然每天記錄任務已經(jīng)成為幼兒的習慣,教師不能甩手不管,而是要思考哪些任務適合大班幼兒,哪些任務可以激發(fā)幼兒完成的興趣,哪些任務可以幫助幼兒提升能力等問題。筆者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結合時事熱點、氣候變化、發(fā)展需要等布置任務,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
任務本是家園合作的橋梁,教師可借助任務本讓家長重視起對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督促孩子養(yǎng)成合理的生活規(guī)律。此類任務包括:回家喝三杯水,30分鐘內(nèi)吃完晚飯,運動半小時,9點上床睡覺等,任務實施結果除了在任務本上體現(xiàn),還可以通過拍照并用微信發(fā)給老師等形式形成反饋。
(二)拓寬幼兒視野
大班幼兒的知識面越來越寬,探索欲望也越來越強烈。因此,可以借助任務本,幫助幼兒更主動地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此類任務:1.“每日一問”,如調(diào)查青蛙的視力怎么樣,蟬是怎么唱歌的等。2.“小新聞”,對時事熱點進行關注,如了解無錫地鐵的建造情況、冬奧會中國獲得獎牌數(shù)等。3.“眼力比拼”,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環(huán)境,如在小區(qū)散步觀察有多少種樹,數(shù)數(shù)家里紅色的物品有多少,今天爸爸回家做了哪些事情等。
(三)補充幼小銜接活動
幼小銜接包含很多的內(nèi)容,任務本可以幫助幼兒利用回家時間進行學習。此類任務包括:1.“每日一句”,如回家用好聽的詞語描述蘋果、杯子等,用“紅彤彤”“綠油油”等詞語造句。2.了解關于小學的信息,如了解無錫有哪些小學,你家離哪個小學最近,小學生是幾點上學等。
(四)對家人、朋友的關愛
除了技能、知識性的任務,還可以布置一些情感方面的任務,幫助幼兒培養(yǎng)親社會行為,如:說說朋友的優(yōu)點,感恩節(jié)回家給親人一個擁抱并說一句“我愛你”,了解父母的生肖,打電話問候生病的伙伴等。
三、調(diào)整記錄時間,發(fā)揮最大效益
任務本記錄可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時間,如午餐前、午餐后、起床后、離園前等環(huán)節(jié)。但在實施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要根據(jù)幼兒的記錄情況分析利弊,進行調(diào)整,發(fā)揮其最大的效益。
(一)離園前
一開始,教師在離園前布置任務,這樣可以幫助幼兒有效記住自己的任務。但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任務本的記錄包括布置、記錄、檢查三個環(huán)節(jié),離園前布置任務會因為工作室結束晚或幼兒記錄慢等原因,導致離園前活動比較忙亂,有些幼兒沒有記錄完整或沒有給教師檢查就回家了。
(二)午睡起床后
后來我們把時間更改在午睡起床后,幼兒起床下樓后就可以將書包里的任務本拿出來,等待教師布置。一開始采取的是教師布置一條,幼兒記錄一條的方式。隨著幼兒熟練程度的提高,教師采取一次性將任務都布置完,幼兒進行記錄,這樣對幼兒的傾聽和記憶能力都是很大的鍛煉。
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午睡起床到下樓的時間段,因為幼兒穿衣速度和下樓時間不一,而導致速度快的幼兒一直要等待。于是我們又采取了午睡室布置的方式。幼兒醒來后,教師直接在午睡室布置任務,幼兒下樓后各自記錄。這樣相當于一個小游戲,考驗幼兒的記憶能力,也可以減少速度快的幼兒的等待時間,他們記錄完任務就可以自主看書、聊天、吃點心。
四、發(fā)揮多方資源,激勵幼兒完成任務
布置的任務一般是每天3條左右,但是經(jīng)常會發(fā)生幼兒漏記任務、隨便畫些符號蒙混過關、忘記帶任務本、沒有完成任務等情況,這就需要教師每天督促與檢查。但枯燥的檢查對幼兒來說也很難接受,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巧妙的方式進行引導。
(一)巧用獎勵措施,提高積極性
幼兒記錄完就給教師檢查當天記錄和昨天完成情況,這樣比較有及時性。但是有些幼兒的任務意識不夠,沒有積極去完成。結合大班幼兒好勝心較強的特點,我采用刻印章、發(fā)貼紙、獎勵蛋撻的形式,提高幼兒積極性。教師在檢查的時候就進行批閱,給認真完成任務的幼兒蓋上“你真棒”的印章,得到一周的印章就可以換一張貼紙或得到教師制作的蛋撻。這些獎勵方式可以督促幼兒完成每日任務,尤其是教師手工制作的蛋撻誘惑力很大。
(二)利用同伴資源,提高任務記錄效率
教師每天檢查三十幾個幼兒的任務本,工作量大、時間長,因此我利用同伴資源,提高任務記錄的效率。第一,同伴互檢,記錄完后與同伴交換任務本檢查,不僅有檢查作用,還能互相學習記錄方式。第二,請一名幼兒復述任務,幼兒自檢。這個方式建立在幼兒記錄準確的基礎上,可以促進幼兒快速記錄能力的發(fā)展。第三,任務記錄第一名的幼兒做小老師,幫助教師進行檢查。這樣會提高一部分效率高幼兒的積極性,在同伴互動中進步。第四,對記錄的又好又快的幼兒設立“免檢”。有一部分幼兒長期表現(xiàn)較好,教師可以給予一周的“免檢”,提高幼兒的自主意識。
(三)發(fā)揮家長資源,提高任務完成質(zhì)量
在以前,會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無論教師布置什么任務,總有一部分幼兒會遺忘,影響活動的順利開展,更有家長會來和教師打招呼,說明自己孩子沒有完成任務的原因。這些現(xiàn)象可以看出,除了幼兒的任務意識比較淡薄外,家長對培養(yǎng)孩子任務意識的重要性也不是很了解。
因此,我們通過家長會、家園欄、信息聯(lián)系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任務本活動開展時,我們引導家長每天檢查幼兒的任務,并記錄幼兒完成情況。另外,還會布置一些幼兒和家長一起完成的任務,如一起去郊外踏青尋找春天,用微信上傳“春天在哪里”照片。家長從參與任務協(xié)助執(zhí)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它的優(yōu)勢后,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贊同,于是教師鼓勵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狀況,適當布置個性化的任務。這樣提高了家長的參與度,讓任務本成為家園互相反饋、溝通幼兒表現(xiàn)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