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最頻繁的時代當屬連綿四百年之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國鼎立腥風血雨,五胡亂華南北紛爭。這一場歷史鬧劇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怎一個亂字了得。江山不幸詩家興,賦到滄桑句便工。在浩瀚的文學藝術史上,既有漢魏之際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建安風骨”,也不乏竹林七賢酣暢淋漓、自由灑脫之魏晉風流。
三國鼎立腥風血雨 五胡亂華南北紛爭
公元220年,擅長計謀權術的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漢王朝落下帷幕,曹魏政權粉墨登場。隨之而來的是曹魏、蜀漢、孫吳三國鼎立紛爭,演繹了一段梟雄良將各為其主的英雄傳記。司馬氏重演了曹丕的伎倆,定都洛陽,改國號為晉。西晉滅孫吳統(tǒng)一不久,皇族內(nèi)部八王為奪權掀起了十六年的腥風血雨,導致西晉元氣大傷,猶如曇花一現(xiàn)迅速衰落。北方內(nèi)遷的游牧民族乘機舉兵,造成匈奴、鮮卑、羯、羌、氏等胡人游牧部落聯(lián)盟亂華的局面,百余年間少數(shù)民族政權林立,史稱五胡十六國時期。
西晉政權被匈奴所滅,東晉隨之建立。中原士家大族與尋常百姓為躲避戰(zhàn)亂被迫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和耕作經(jīng)驗,繁榮了江南經(jīng)濟。東晉雖然君臣一心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淝水之戰(zhàn),收復大批失地,但是架不住野心家的消極支持、朋黨相爭、桓玄作亂、平民起義。東晉最后于420年被劉裕篡奪,建立南朝宋。439年北魏統(tǒng)一北方后,正式與南朝宋形成對峙局面。南朝歷經(jīng)宋、齊、梁、陳等四個朝代更迭,北朝則歷經(jīng)北魏、東魏、西魏、北齊與北周的交替,其間南征北伐不斷、戰(zhàn)火連綿。581年,外戚楊堅篡奪北周大權,建立隋朝,并于589年滅南朝陳,統(tǒng)一中國。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在歷史舞臺上謝下帷幕。
江山不幸詩家興 賦到滄桑句便工
玩得了政治,寫的了辭賦的一家非曹氏父子莫屬。前有曹孟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對酒當歌、求賢若渴、盼天下歸心,后有曹子建七步成詩巧避立嗣之爭,洛水感懷思慕仙人成佳篇。建安七子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文章風骨遒勁、慷慨悲涼,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典范的風格。魏晉文學集團里高手云集,更有西晉二陸、元嘉三大家、竹林七賢,陶淵明悠然南山自成一派。
這一時期,隨著玄學興起、佛教傳人,儒家學者批判道家、玄學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義和人文傳統(tǒng)批評佛教。各家學說的爭鳴與論衡,極大地解放了思想,魏晉風流人物云起。文人士大夫對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反映在書法繪畫題材上,其種類在原有的基礎上日益擴大。佛儒道三教開始出現(xiàn)合流的趨勢,文學、書法、繪畫、石窟藝術等打上了宗教哲學的思想烙印。宗教人物畫出現(xiàn),繪寺院壁畫為新興的繪畫活動,寺院成為新的藝術活動中心。
哪道元三十多萬字洋洋灑灑的《水經(jīng)注》,詳盡收人中國境內(nèi)一千多條河流以及流域內(nèi)郡縣物產(chǎn)、歷史風俗、碑刻墨跡,堪稱一部了解魏晉人文歷史、地理風俗的綜合性著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在浩瀚的歷史文學典籍和博物館的文物展品中,僅能管窺一豹。魏晉南北朝數(shù)不盡的風流人物、吟不絕的詩詞歌賦、戰(zhàn)不勝的王侯將相,說不完的歷史佳話,都只是今人所能抓住的那個時代的吉光片羽。
編輯/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