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既指完全為人民群眾利益著想,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又指處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處】
《管子·形勢解》
【小故事】
春秋時期,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長,依你看,該派誰去當(dāng)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說:“叫解狐去,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說:“您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解狐到任后,果然很稱職。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xiàn)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p>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推薦自己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
祁黃羊說:“您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法官,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所以我推薦了他?!逼钗绠?dāng)上了法官,果然很能干。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稱贊祁黃羊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biāo)準(zhǔn),不因?yàn)樗亲约旱某鹑?,便心存偏見,不予推薦;也不因?yàn)樗亲约旱膬鹤?,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祁黃羊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智慧點(diǎn)撥】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公正辦事,沒有私心,從集體利益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