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
摘 要:倡導教學的個性化,是語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體現,也是語文新《課標》所追求的目標。每一個小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認知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效實施差異教學。本文針對學生差異,推行學生分層、作業(yè)分層、評價分層等策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使其在原有基礎得到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差異教學 分層策略
一、差異教學問題的提出及認識
當前教育觀念要求,面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的學科素質的培養(yǎng),不能在整齊劃一的批量加工中去完成。語文《新課標》追求并倡導“教學個性化”。從課程目標到教材內容都體現了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為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差異教學的實質是“不求同步,但求進步”,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基礎,結合學生的心智發(fā)展特點,制定符合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案,以激發(fā)每個學生的潛力,促進每個人的發(fā)展。
二、教育者差異教學的關注
教育者是差異教學的實踐者,首先需要面對和清晰認識的是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關注個體差異,有效實施差異教學。
1.課前準備要充分預想學生的差異
同一班級的學生雖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仍然需要老師在教學設計時,充分預想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并根據差異性確定教學目標。
2.課堂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
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在課堂上一定要多關心學困生,尊重他們,鼓勵他們,多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做到面向全體,關注“兩頭”,實現分層教學。
教學目標應由易到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選擇自己能夠完成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個人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允許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質疑、爭辯、出錯,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成就感。
三、差異教學的具體實施
作為一項注重教育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差異教學通過推行學生分層、作業(yè)分層、評價分層等分成遞進的方式,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能有所進步。
1.學生分層
在與學生長期的接觸和了解下,筆者大致根據學業(yè)基礎、智能水平和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分組。一二三組,每組的特點分別是學習自覺優(yōu)秀、基礎好但不穩(wěn)定、基礎和態(tài)度有待提高。
每一組學生在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作業(yè)任務、考察標準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差別。對于分組,也是一個相對動態(tài)的過程,對有較大進步的學生可讓其升高一個層次,對退步較大者則作降級處理,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2.施教分層
在課堂的引導上,筆者采用“合—分—合”的教學模式。第一層“合”為集體同授,旨在為下面的分組學習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示范,提供思路上的指引。第二層“分”是基于學生知識結構和認識水平的差異,開展教學,安排一二三層次的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第三層“合”包括反饋學習情況、互動評價、梳理總結等,鞏固學生的所學。
在分層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生有著不同的任務要求。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六人小組,每個小組中一二三層的學生各有兩名,三級學生需要識記以及理解字形詞意;二級學生理解句子意思,明確語言文字的表達;一級學生揣摩分析,跳出文本,延伸拓展,加深體會。在教學《理想的風箏》第九自然段的內容時,筆者設置了這樣幾個問題:在這一段中你覺得哪些語言文字很重要,你理解它們嗎?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感動了你,為什么?你覺得這里的主人公劉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怎么感受到的?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他這樣的人?學生們帶著學習任務進行小組討論學習。
首先,每一組的一級同學回答問題時先要正確流利地朗讀第九自然段,接著明確“笑著”“叫著”“拄著”“蹦跳著”“追趕”等動詞對于表現人物特點的重要性,也提到了對于“氣喘吁吁”一詞的理解。其次,二級同學通過抓住“故意”“得意”“滿足”等關鍵詞,分別從動作、語言、神態(tài)角度理解到劉老師對快樂自由的向往,對生命的不屈。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分析,學生理解了句子的含義,也學習到了文章的深刻含義。三級同學通過學習,總結出劉老師是一個頑強執(zhí)著、熱愛生活、樂觀自信、勇于追求的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通過小組內的分層合作探究,學生都有所提高。
3.評價分層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差異,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進行分層評價??梢栽诮虒W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隨堂評價,包括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情況評價。對于基礎相對較好、進步較快的學生,評價要嚴格,防止學生驕傲。而學習中覺得困難的學生一般基礎差,也比較自卑,教師就要盡量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用激勵的語言進行評價,幫助他們樹立自信,保持學習興趣。
4.作業(yè)分層
筆者通過設計有層次的彈性作業(yè),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彈性作業(yè)由基本題、加深題和拓展題組成。基本題要求人人必做,加深題可以作為二三層學生的必做題和一層學生的選做題,而拓展題是二層學生的選做題和一層學生的必做題。除此之外,筆者還要求學生每天完成數量不定的課外題,涉及成語、諺語、古詩、人物故事甚至新聞等。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完成作業(yè),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難度上都體現出了一定的差異性,這也在不同層次中鍛煉學生的才能,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總之,差異教學在沒有增加課業(yè)負擔的前提下能較大地提高教學質量,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差異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教學智慧,立足學生的實際差異,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進步,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實現素質化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華國棟《差異教學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
[2] 胡興宏《分層遞進教學策略在課堂中的運用》,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