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橋
家鄉(xiāng)的橋是我夢中的橋。
家鄉(xiāng)村邊有一條河,曲曲彎彎,河中架一彎石橋,弓樣的小橋橫跨兩岸。
每天,不管是雞鳴曉月,日麗中天,還是月華瀉地,小橋都印下串串足跡,灑落串串汗珠。那是鄉(xiāng)親為了追求多棱的希望,兌現(xiàn)美好的遐想。彎彎小橋,不時蕩過輕吟低唱,不時露出舒心的笑容。
因而,我稚小的心靈,曾將心聲獻給小橋:你是一彎銀色的新月,給人間普照光輝;你是一把閃亮的鐮刀,割刈著歡笑的花果;你是一根顫悠悠的扁擔,挑起了彩色的明天!哦,小橋走進我的夢中。
在漂泊他鄉(xiāng)的歲月,我心中總涌動著故鄉(xiāng)的河水,夢中總看到弓樣的小橋。當我訪南疆探北國,眼簾闖進座座雄偉的長橋時,我的夢變得豐滿了,增添了赤橙黃綠青藍紫。
彎彎的小橋,是我夢中的橋嗎?
三十多年過去,我戴著滿頭霜花回到故鄉(xiāng),第一緊要的便是去看望小橋。
啊!小橋呢?小橋躲起來了?河中一道彩虹,浴著朝霞熠熠閃光。哦,雄渾的大橋敞開胸懷,汽車的呼嘯、摩托的笛音、自行車的丁零,合奏著進行交響樂;南來的鋼筋、花布,北往的柑橙、家禽,繪出交流歡悅圖……
滿橋豪笑滿橋歌??!蛻變的橋,傳遞了家鄉(xiāng)進步的消息,透露了家鄉(xiāng)富裕的聲音、時代的春風、美好的追求,我驀地記起兒時唱給小橋的歌:哦,明艷艷的太陽照耀了,芳香甜蜜的花果捧來了……
我心中涌動的河水,激蕩起甜美的浪花。我仰望一碧藍天,心底輕聲呼喊:家鄉(xiāng)的橋啊,我夢中的橋!
讀后實踐
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希望( )的鐮刀( )的浪花
2.讀畫“——”的句子,說一說,家鄉(xiāng)的橋去哪了? “河中的一道彩虹”是什么?
3.仔細閱讀文章,回答下列題目。
(1) “我戴著滿頭霜花回到故鄉(xiāng)”中的“霜花”指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幼年時,作者曾把小橋比喻成新月、鐮刀和扁擔。請你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會選這三種事物來比喻?它們同小橋有什么聯(lián)系?
4.作者用“家鄉(xiāng)的橋啊,我夢中的橋”作為文章的結(jié)尾,其用意是( )
A.家鄉(xiāng)的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橋。
B.家鄉(xiāng)的橋陪伴作者度過了多彩的童年生活,并帶給作者許許多多的聯(lián)想和想象。
c.家鄉(xiāng)的橋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橋,非常堅固。
5.小橋見證了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也寄托了作者對家鄉(xiāng)和逝去歲月的懷念。在你的腦海里,家鄉(xiāng)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是什么呢?
飄香的端午
童年時每到端午,在我們家鄉(xiāng),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前掛上青青的艾葉和別的叫不出名來的青藤避邪祈福。
我們小孩子們最高興,因為可以名正言順地為家里做點事啦。我們上山采青,然后把摘來的艾葉等掛在自家的門前,小孩子家家串門,看在眼里,喜上眉梢,也為那些獨居老人家門前掛上一把青青的艾葉,以表節(jié)日的祈福。
端午節(jié)還有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那時我們家鄉(xiāng)人包的粽子,不像今天那么多種類,只有那種純純的家鄉(xiāng)口味特別香,那是用山上的一種叫“蚊驚”的植物燒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做成的粽子,味道獨特,輕咬一口,滿齒噙香,透著自然的草木清香,這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我愛極了。如果你偏愛吃甜點,也可剝了粽子,粘點白砂糖,又是別有一(翻番)風味。
包粽子時,我們個個興高(彩采)烈。因為不在包只在吃,那時的我們確實是好吃的,因為那個年代,平時沒有什么好吃的,逢年過節(jié)最高興了,因為有好吃的了。不像現(xiàn)在的小孩子,吃什么都是長不好,也不知吃什么叫滋味,像童年的我們,吃嘛嘛香,多簡單、多快樂的童年啊……
飄雨的端午,飄香的端午,在今天,又飄來了端午時節(jié)的快樂往事。原來美好的事物在我記憶深處從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掛在家鄉(xiāng)門前的青青艾草,還有那家鄉(xiāng)獨特的棕子飄香……在我的記憶長河里永遠都是鮮活的、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讀后實踐
1.用“√”畫出括號里正確的字。
2.根據(jù)意思在文中找四字成語。
(1)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 )
(2)喜悅的心情從眉眼上表現(xiàn)出來。 ( )
3.家鄉(xiāng)的粽子有什么特色?包粽子時,“我們個個很高興”的原因是什么?
4.標題“飄香的端午”有兩層含義,分別是( )
A.粽子香 家鄉(xiāng)的花兒香
B.端午節(jié)的菜香 記憶香
c.粽子香 記憶香
5.短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