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相如 樊桂清
[摘 要] 國家助學金為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消除了后顧之憂。因此,其評定方式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助學金作用的發(fā)揮。目前其評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學生的思想認知造成了消極影響,應當引起重視?;谡{研及資料分析,課題組提出了幾點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國家助學金;大學生;思想認知;影響
[基金項目]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NGJGH2017034)
[作者簡介] 賈相如(1970—),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內蒙古工業(yè)大學能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樊桂清(1972—),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內蒙古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 G525.5?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6-0124-02? ? [收稿日期] 2020-01-16
為了保障貧困家庭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國家和有關部門陸續(xù)出臺了各種資助制度和措施。但在各類資助措施備受贊譽的同時,資助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熱議和思考。面對引發(fā)爭議最大的國家助學金,課題組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調研和分析。
一、目前我國高校助學金評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貧困生認定中存在的問題
1.貧困標準不統(tǒng)一,認定工作難以操作。貧困生認定是開展國家助學金評定工作的基礎,是助學金精準發(fā)放的前提。由于我國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同,收入和消費水平具有較大差距。就全國而言,沒有統(tǒng)一的貧困標準,各地區(qū)的貧困標準需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而定。而大學生生源來源地點與消費地點的分離,導致學生對貧困的理解存有爭議,認定工作難以操作[1]。
2.證明材料,可信度有待提高。在認定國家助學金的申報人選時,工作人員只能通過查看學生開具的貧困證明材料、傾聽他們自述的家庭情況來決定。據相關曝光材料及部分學生反映,有些地方開具學生貧困證明隨意性很大,可信度嚴重不足。當然,這是極少數現(xiàn)象。但是,如何提高貧困生認定材料的權威性和可信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還需各界共同努力。
3.認定條件單一化,評審視域有待改變。貧困生的認定是國家助學金評審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目前多數高校認定貧困生主要根據貧困證明材料和學生自述家庭狀況。課題組在調研中有個別同學反映,由于自家或社區(qū)的一些原因,難以開具貧困材料,所以這種單一化的認定條件無形中會把這樣的貧困學生摒除在外。雖然學校條例中寫有特殊情況可根據家訪認定,但實際是形同虛設。所以,評審視域有待改變。
(二)資助名額分配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下?lián)苊~和額度的做法值得商榷。國家助學金資助名額和額度是以政府行政指令的形式下達到高校的。但是,政府是按學校而非按學生的實際貧困情況進行名額分配,往往是將貧困資助名額向行政級別較高的院校,以及地處京城、省城等離權力中心較近的院校,或是農業(yè)、林業(yè)、水文、地質等特殊專業(yè)的高校傾斜[2]。由于高校生源的差異,致使這種分配方式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值得進行商榷。
2.班級獲得的貧困生資助名額與實際情況有差距。高校通常是將上級下?lián)艿呢毨Y助名額和額度按各院系的學生人數比進行分配劃撥,分派到各班的名額數量比例基本相同。但各班級的貧困生數量分布并不均勻。因此,以班級總人數來確定貧困生資助名額的比例,必然會與實際的貧困生數量不符。
3.相對貧困生名額分配的做法有待改進。課題組調研的內蒙古某高校,國家助學金名額分配比例占學生人數的28%,在確保各班絕對貧困生名額的情況下,相對貧困生按條件認定爭議較大而難以協(xié)調時,提交貧困證明的同學就以“輪流坐莊”的方式進行分配,這顯然有違國家助學金發(fā)放的初衷。
二、國家助學金評定中存在的問題對大學生思想認知造成的消極影響
如上所述,國家助學金評定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助學金精準扶貧的效果,還會對學生的價值觀、思想認知等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1.“輪流坐莊”的名額分配方式會導致學生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從各方的調研反饋來看,相對貧困學生以“輪流坐莊”的方式獲取國家助學金的現(xiàn)象不僅違背了國家助學金發(fā)放的初衷,還會導致部分學生的思想認知和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得到資助的學生,并不覺得這是黨和政府給予貧困生的關懷,不僅不會心生感恩,還會“心安理得”地認為這是一項名為扶貧,實為人人可以爭得的福利。
2.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易使學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國家助學金具有無償性和受惠面大的特點,而且對于學生的學業(yè)沒有具體要求。課題組在對200名曾獲得國家助學金學生的調查訪談中發(fā)現(xiàn),有40%的被調查者認為國家助學金會助長學生以“貧”謀私,不思進取,進而產生一味地依賴國家和社會幫助的“等、靠、要”、不勞而獲的消極思想。
3.偽貧困生的出現(xiàn)對學生誠實守信道德防線造成一定的沖擊。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認定標準、貧困家庭難以嚴格甄別等原因,一些并不貧困的學生全然不顧道德約束,利用便利條件開具貧困證明從而獲得資助。這種偽貧困生現(xiàn)象在學生中造成了惡劣影響,不僅影響了同學間的友誼,還會讓涉世不深的大學生對誠實守信的做人法則產生懷疑,甚至也開始違反社會道德學著造假,這也是高校偽貧困現(xiàn)象蔓延的一個原因。
4.對學業(yè)無嚴格要求使得國家助學金激勵向上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發(fā)揮。按規(guī)定,申請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在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質方面要符合基本條件,而是否貧困則是硬性條件。由于對成績沒有具體要求,一些學業(yè)不佳的學生在得到資助后并沒有奮發(fā)圖強,甚至連基本的誠信、感恩、奮進之心都沒有,其思想意識、人生觀等沒有發(fā)生明顯改變。各種跡象表明,國家助學金資助體系中深層次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發(fā)揮。
三、完善國家助學金評定方式,充分發(fā)揮其育人功能的對策和建議
從根本上講,國家助學金的評定發(fā)放不僅僅是一種扶貧救濟措施,而更應該是德育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它是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的。因此課題組認為,綜觀上述問題,今后國家助學金的評定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1.細化標準,使評定方式更具可操作性。國家助學金對申請者的基本條件缺少量化細則,由此導致實際工作難以操作。評定過程中多數高校只以是否貧困為標準,并沒有突出學業(yè)的要求,因此,結合國家助學金評定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調整并細化資助標準,將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量化打分和匿名評選相結合,突出育人功能,使助學金的資助效能最大化。
2.建立動態(tài)管理檔案,讓資助進一步精準化。目前,國家助學金名額的分配盡管是經過相關調研統(tǒng)計而獲得的,但個別地方存在著平均分配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國家助學金下?lián)艿拿~、檔次比例與班級貧困生的實際情況不相吻合。為此,建議工作組通過實際調研獲得精準數字,逐級統(tǒng)計上報,然后下?lián)苊~的方式。利用大數據平臺建立貧困生檔案的動態(tài)管理,完善進入和退出機制,實現(xiàn)資助工作的精準化[3]。
3.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發(fā)揮載體激勵育人的功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扶貧先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不能讓比窮的不良風氣蔓延。因此,國家助學金不應僅有經濟扶助的功能,還應具有深層次的育人激勵功能。在每年國家助學金評定之際,教師都要充分借助這一載體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向大學生傳遞勤勞奮發(fā)、努力向上的正能量。
4.建立制約機制,加強監(jiān)管懲處措施。加強對貧困生資助資金使用情況的動態(tài)追蹤,引導和監(jiān)督學生正確、高效地使用助學金,將資助工作的作用落到實處。制定助學金減免或召回制度,當被資助學生的行為長期表現(xiàn)欠佳,應進行警示;開辟“自下而上”的投訴和反饋渠道。通過這些措施,讓廣大學生充分理解國家助學金的根本宗旨和正確導向。
參考文獻
[1]楊國平.國家助學金評定中的問題和對策及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J].教育理論研究,2010(17):179-180.
[2]楊鈞期.高校國家助學金實施困境及其對策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1):118-121.
[3]薄存旭.論精準助學貧困大學生:貧困生成機理及助學行動導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8(6):26-3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tate Grants Evalu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Cognition
JIA Xiang-ru,F(xiàn)AN Gui-q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51,China)
Abstract:The state grants have indeed alleviated the economic pressure of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to complete their education smoothly.Therefore,whether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tate grants is reasonabl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the grants.At present,the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state grants have negatively affected students' ideological cognition,an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Key words:state grants;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cognition;imp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