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民
[摘 要] 思想道德與素質教育的結構伴隨時代的發(fā)展不斷發(fā)生轉變,思想道德教育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實踐教育沒有真正落實到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當中,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仍需加強,以期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大學生;德育工作;實效性
[作者簡介] 賀 民(1971—),男,山東荷澤人,教育學碩士,菏澤學院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6-0108-02? ? [收稿日期] 2020-03-25
一、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是指以德育實踐活動為依托,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所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教育機構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結合大學生實際發(fā)展的需求,從道德、思想與政治、法律,以及心理等眾多方面,進行實踐教育和輔導,以提高大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為前提,凸顯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具有較高的實效性,是學生綜合素質與德育素養(yǎng)提升的一種體現(xiàn),同時也是教育目標圓滿完成的成果和表現(xiàn)。
現(xiàn)今社會中對于人才的需求開始由單項專業(yè)轉為全能人才,不僅注重學歷與專業(yè)知識,同樣注重個人的素質與道德[1]。因此,學校針對學生的教育問題,不僅要考慮學生全面提升的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學生未來發(fā)展等一系列問題,因為不同高??紤]的層面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實效性便會有所差異[2]。
二、大學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工作隊伍有待加強
當前,新時期教育發(fā)展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育有了新要求和新標準,而高校對于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步加強,雖然在制度上以及課程設置、內容層面都有了一些轉變,但德育工作開展的硬性條件還有待完善,如德育工作隊伍有待加強,德育教師和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yè)德育知識、技能與經(jīng)驗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這些都是德育實踐課程開設與發(fā)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大學生德育工作實效性較差的首要因素,這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同時還會影響整體的教學水平。
另外,部分高校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著重考慮學生的單科目能力的發(fā)展,對學生自我發(fā)展需求方面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同時對于學生德育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和提升都不太重視。所以,對德育課程教師隊伍建設,也沒有過多地投入精力和提高重視程度,這就造成部分高校德育教師隊伍的結構不合理、不完善,嚴重影響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降低了德育的實效性。
(二)德育工作理念有待轉換
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基本思想是以學生德育教育為核心,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法律、心理、思想及政治等專項能力及素養(yǎng),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但是在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其教育理念有待轉換。這主要體現(xiàn)在德育工作理念偏離實際,偏離生活,同時也缺乏以學生實際需求為核心。例如,學校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忽視了學生親身經(jīng)歷獲得成效的途徑,同時過分強調社會需求和社會價值等理念,忽視了大學生才是德育工作的參與主體,以及大學生的個體價值和發(fā)展需求,進而導致德育工作實效性較差。
此外,從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目標和預期效果上來看,高校過度關注德育工作的實際成果,德育工作目標的刻板性和缺乏針對性設定,降低了實效性。例如,大學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逐漸趨于成熟,同時更加傾向于對未知領域的探究,而現(xiàn)階段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德育教育目標的設定較為規(guī)范和程式化,無論從德育理念還是從德育實踐等方面都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這種局限性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僅凸顯了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同時還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三)德育教育內容過于單一,形式過于呆板
目前,部分高校雖然提高了對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但是在德育工作的內容、方法和形式上,都有待進一步改善。其中,最為常見的表現(xiàn)在于德育工作重理論、輕實踐,教學重點以課堂討論為主,此現(xiàn)象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盡管對是非善惡有著一定的標準,但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相似問題卻難以入手。這種“教”與“學”的填鴨式教育方法,雖然能夠引起學生的道德共鳴和互感,但卻缺乏一定的實際經(jīng)驗,以此導致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考慮不全,無法上升到德育層面。這一現(xiàn)象不僅有悖于德育工作的核心與實際價值,同時還降低了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增強大學生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一)培養(yǎng)德育骨干教師,建設專業(yè)的德育教師隊伍
高校在進行德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上面,應該著重培養(yǎng)德育骨干教師,建設專業(yè)的德育教師隊伍,這樣才能更好的地促進高校德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增強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3]。此外,還要時刻重視德育老師與學生、同事,以及社會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不僅要對學生有足夠全面的了解,同時還要對整個社會問題和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全方位了解,進而把德育工作完全扎根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此外,高校應當加強對輔導員的要求,提高對輔導員實施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因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所以,一方面需要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素質,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專業(yè)的、健全的輔導員隊伍建設,來確保德育工作的高效性和實效性。其中要不斷提升輔導員的實踐能力,從加強輔導員的培訓開始,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和管理模式,實現(xiàn)對輔導員隊伍的管理。另一層面,輔導員還要做到“以學生為本”,通過網(wǎng)絡的形式與學生家長進行及時溝通,時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進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學生實際想法,通過實踐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提高德育素養(yǎng),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加強輔導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轉換教育理念,確定恰當?shù)牡掠繕?/p>
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德育工作逐漸從傳統(tǒng)理念轉變?yōu)閯?chuàng)新理念。對于高校大學生德育教育而言,應當注重大學生的個人需求和個體發(fā)展,將德育實效性貫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終。高校不僅需要正確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有效的學習理念,同時還要主動轉換德育工作理念,根據(jù)學生個人的發(fā)展需求以及社會發(fā)展趨勢,來確定恰當?shù)牡掠逃繕?。例如高校可以明確“以人為本,以德樹人”的德育教育理念,為學生構建共享合群與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活動,逐步從德育理論教育上升為德育實踐教育層面,提高學生德育教育的可塑性,同時在學生合作實驗、成果共享的實踐當中,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大學階段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逐步成熟,在此階段當中,德育工作將以實效性為目的,深入貫徹到大學生的德育教學中,并通過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理念、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經(jīng)歷自我探究、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成長過程,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在無形中達到增強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目的。
(三)創(chuàng)新德育內容,改進德育形式和方法
傳統(tǒng)的德育教材缺乏一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為了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同時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使其產(chǎn)生道德共鳴和道德互感,就要創(chuàng)新德育內容,改進德育的方法和形式,使學生轉被動為主動,更好地參與到德育工作當中。首先,應當以德育教材為基準,根據(jù)課程內容搜集相關素材,如社會熱點、新聞,以及實時事件等,更好地吸引學生。其次,在德育理論的基礎上更多地開展一些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以身作則,更好地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例如到福利院、敬老院做志愿者,或參與“社區(qū)空巢老人”幫扶活動等,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更好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同時將德育理論內容應用到實踐當中,在實踐中成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雙奇.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時、度、效”的有效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20(3):45-46.
[2]趙靖.大學生德育實效性研究綜述與提升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8(12):61-63.
[3]薛群彬.網(wǎng)絡視域下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困境和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1):212-213.
On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E Min
(School of Business,Heze University,Heze,Shandong 274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structure of ideological,moral and quality education has changed constantly.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ion stage,therefore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has not really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ducation,and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still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moral education quality and help them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mor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