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蓉兒
連續(xù)下了一周的雨,也就無須澆花。悶熱潮濕的梅雨季,我也就很少去花園溜達。前幾天雨停了,傍晚澆水時,發(fā)現(xiàn)我的金葉過路黃被自播生長的六倍利以及蔓柳穿魚也就是俗稱“小兔子”的植物淹沒了(圖1),缺少了金黃色調劑,難怪覺得這個角落失去了搶眼的視覺效果。正是因為這個契機,我忽然對自己到底養(yǎng)了幾款金色葉子的植物感到了好奇,那就來數(shù)一數(shù)吧。
圖1 被蔓柳穿魚淹沒的金葉過路黃
首先登場的就是亮金女貞‘檸檬之光’(圖2)。這是2019 年4 月初,《花卉》雜志的另一位作者“藍色漸沉”寄給我的小苗。當時同包裹寄來的還有四棵繡球花的苗,鮮活植物的快遞包裝不易,剛寄過來的亮金女貞受到暴力運輸?shù)挠绊?,枝條折斷情況比較嚴重,半棵幾乎全折了(圖3)。我還擔心它即便恢復生長,株型也會顯得不夠豐滿。但是這孩子是真的皮實,春夏季節(jié)的長勢格外旺盛,大約一個月就需要修剪一次,到6 月底總計給它剪了三次,枝葉是越剪越豐滿,分枝肉眼可見地越來越多,到了5 月中旬那會兒就已經鋪滿了15 厘米口徑的盆,如今更是株型圓潤、色彩奪目,逐漸成為我家的一抹亮色。從目前養(yǎng)護的三個月來看,它在夏季的顏色會稍微變深一些,但是依舊是飽和度很高的黃綠色。木本植物好打理,耐高溫,抗旱性也強,非常感謝“藍色漸沉”,讓我的花園多了新的色彩。
再來說說金冠柏(圖4),也叫香冠柏。大約是我用了淺盆栽培,培土高度只有7 厘米,所以從2018 年12月購買至今,整棵樹苗都沒有長高的趨勢,始終保持著低矮造型,這有助于它的順利度夏,也能更好地控制澆水頻率,不易產生高溫高濕悶壞根系的問題。另外,相對于冬天的金黃色來說,夏天的金冠柏更接近嫩綠色。這在一片濃郁的墨綠中,讓它依然成為極富特色的存在,為我家的夏天點亮了別樣的光彩。
身為大自然調色盤的礬根,不可或缺地在金色植物里有著一席之地,比如‘金秋’ (圖5)。這是我于2016 年開始從小苗養(yǎng)起的品種(圖6),已經是第三年度夏了,用的是口徑大約為15 厘米的泥瓦盆栽培,但是到了夏天,總能茂盛地發(fā)展成冠幅達60 厘米的金色葉球,遠遠超過花盆口徑。養(yǎng)過大約十多個礬根品種,發(fā)現(xiàn)品種之間對度夏挑戰(zhàn)也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耐熱性,其中‘金秋’就是表現(xiàn)最好的品種之一。
圖2 亮金女貞‘檸檬之光’
圖3 剛收到的時候
圖4 金冠柏
圖8 冬天、春天和夏天色彩差異明顯
圖9 黃金丸葉萬年草
圖10 黃金薄雪萬年草
我家除了‘金秋’,另有一款金葉礬根也很受矚目——‘日出’(圖7)。由于我在夏季把它擺放在略微陰涼的角落,上面有其他耐曬耐熱的植物為其遮擋夏日強光,所以‘日出’的夏季株型發(fā)展得不是特別讓人滿意,不夠圓潤,但是這不妨礙它的生長,到了秋季,可以適當修剪葉片來幫助恢復美好的株型形態(tài)。這個品種的春夏冬三季葉子的顏色差別非常大,春天新長出來的葉片是金黃色帶紅色脈紋的(圖8),這時候是它的顏值巔峰。到了夏天,老葉逐漸接近‘金秋’的顏色,甚至脈紋會越來越淡,但是夏季新葉依然帶有絳紅色脈紋。到了冬季,它的葉片會受到低溫影響變紅,所以春天看到的‘日出’是兩層,底下老葉是紅色的,上層新葉是金黃色的,宛如日出東升,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品種,也是我家金色葉中的主打。
說完礬根,再來說一下景天科覆盆草中的金色葉,我有兩款金葉萬年草,一款是黃金丸葉萬年草(圖9),一款是黃金薄雪萬年草(圖10)。夏季是它們狀態(tài)最丑的時候,遠不如春秋冬三季株型緊湊,顏色鮮亮。但是,由于本身的金色葉,讓它們依然在高溫天,有著不可忽視的亮眼表現(xiàn)。
我家有兩款絡石,花葉絡石和黃金絡石(圖11),是2016 年11 月一位蘇州花友送給我的扦插繁殖苗(圖12),當時花友寄來的小苗用10 厘米育苗缽扦插了7 根10 厘米左右剛剛生根的枝條,太開心了,一直非常喜歡絡石,作為四季觀葉植物,它們耐熱抗寒,性能非常卓越。我當時為小苗更換了13×15 厘米的瓷盆,經過二年半的栽培,這棵黃金絡石如今已經成長為1 米多高的垂吊盆,平時我把它擱置在日照大約4 小時左右的位置,用高腳盆架高了擺放,可以讓它的枝條肆意地垂掛。黃金絡石如今已然成為烘托我家花境布置的一員,雖不如花卉盛放時的精彩絕倫,但是金燦燦的葉片卻讓整體畫面增色不少。
最后來聊一下我家一款元老級植物,跟著我7 年有余的‘蝴蝶錦’楓(圖13)。2012 年購買的,當時國內還不太流行槭樹科植物,而我是8 年前偶然在一個園藝展覽上看見的該品種。太喜歡了,非常別致的錦邊搭配槭樹優(yōu)雅的葉型,讓人挪不開眼。那時候網上對于它的資料介紹都僅有只字片語,更別提購買貨源了,為此我苦苦尋覓一年多,才終于讓我擁有了這款美麗植物的小苗。如今‘蝴蝶錦’楓在國內園藝圈已經不算新鮮事物,但我依舊迷戀它的容顏。7 年過去了,當年的小苗被我養(yǎng)成了高1 米,冠幅1.2 米左右的小樹。對于日常養(yǎng)護也更加得心應手,最主要的還是控制光照,為了更好地欣賞葉片上的錦邊,夏季高溫暴曬的時節(jié),就要把花盆挪到散光環(huán)境擺放。我一般把‘蝴蝶錦’楓的花盆擱置在紫藤樹下,利用紫藤的茂密枝葉為其遮擋強光直射。經過多年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品種光照越強,葉片的錦邊就越少,弱光照甚至會出現(xiàn)全白葉片。而散光養(yǎng)護條件,一般夏季的錦邊就會呈現(xiàn)白金色,襯托的楓葉仿佛是蝴蝶般翩翩起舞,異常妖嬈。
江浙滬的夏天太熱,太難熬了,所以我一般在夏季很少種植開花植物,每天頂著烈日高溫、蚊蟲追咬地澆花于我來說不是樂趣,是折磨。所以,花園的夏天就只剩木本的滿眼綠色,進入了一個低時間、低成本、低精力的維護階段。想在綠色里搭配些不一樣的色彩,那金葉植物就慢慢地成為一種調劑。不僅讓綠色有了層次感,更是一度提亮了花園整體的飽和度,即便是夏天,也有了繽紛的視覺享受。
圖5 礬根‘金秋’
圖6 2016 年的小苗
圖7 礬根‘日出’
圖11 黃金絡石
圖12 2016 年剛收到時的小苗
圖13 蝴蝶錦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