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勇,邱志超,陳玨通,劉曉松,曾凡超,徐 寧,鐘志雄,邢 哲
(韶關(guā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韶關(guān) 512000)
心力衰竭是因心室的射血或充盈的結(jié)構(gòu)或功能受損所導(dǎo)致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而射血分?jǐn)?shù)減低性心力衰竭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1]。利尿劑是心力衰竭治療的基石[2],但是長期常規(guī),大量的使用利尿劑會產(chǎn)生一些不良反應(yīng),最為常見的電解質(zhì)穩(wěn)亂[3],且大劑量利尿劑應(yīng)用能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從而加速左室重構(gòu),心功能進一步惡化[4-5]。近年來出現(xiàn)的新型利尿劑托伐普坦,是一種精氨酸加壓素(auginine wasopressin,AVP)V2受體拮抗劑,它通過阻斷髓質(zhì)部與皮質(zhì)部AVP受體的結(jié)合發(fā)揮利尿作用,但不增加電解質(zhì)的排出,減少了低鈉血癥的發(fā)生[6]。本研究評估托伐普坦治療射血分?jǐn)?shù)減低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的患者中療效與安全性。
入選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在韶關(guā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診斷為射血分?jǐn)?shù)減低且合并低鈉血癥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并對入選的患者的性別、年齡、NYHA心功能分級,血清肌酐,血清鈉濃度等臨床資料進行記錄整理。病例入組標(biāo)準(zhǔn):(1)診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NYHA分級II-IV級);(2)左心室射血分?jǐn)?shù)(LVEF)<40%;(3)血鈉水平≤135 mmol/L;(4)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biāo)準(zhǔn):(1)心源性休克,血容量不足(收縮壓<90mmHg);(2)高血鈉:Na+>150 mmol/L,高血鉀:K+>5.5 mmol/L;(3)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
入組患者隨機分為試驗驗組和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給予常規(guī)抗心衰治療,包括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不能耐受時用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螺內(nèi)酯、β-受體阻滯劑,地高辛,擴張血管藥(硝酸酯類泵入)及強化利尿劑利尿(日呋塞米量40 mg~200 mg)。試驗組在上述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托伐普坦,以7.5 mg/qd為起始劑量,最大劑量30 mg/qd。
療效終點:觀察尿量,體重改變,血清鈉濃度,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jǐn)?shù)變化;安全終點:血清肌酐濃度變化及不良反應(yīng):如口干、口渴,藥物過敏等
采用 SPSS 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計量資料結(jié)果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者以“±s”表示,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和基礎(chǔ)化驗檢查結(jié)果,如年齡、性別比例、心功能分級,左心室射血分?jǐn)?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1)兩組治療前后尿量,體重,NT-proBNP對比
試驗組尿量多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體重下降水平,NT-proBNP下降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尿量,體重,NT-proBNP治療s前后對比(±s)
表1 尿量,體重,NT-proBNP治療s前后對比(±s)
項目 試驗組(n=50) 對照組(n=50) P值尿量 1459.31±130.74 1024.26±120.74 0.000體重(kg)治療前 66.14±11.38 63.63±11.85 0.413治療后 61.55±10.05 60.71±10.75 0.745變化 4.43±2.23 2.92±2.16 0.007 NT-proBNP(pg/mL)治療前 11546.49±10952.0812974.70±12419.28 0.998治療后 6021.20±7656.92 10716.14±11697.94 0.003變化 5525.29±5422.82 3198.65±3373.91 0.032
(2)試驗組治療后血清鈉濃度升高,LVEF值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對照組血清鈉濃度,LVEF值治療前后無差異(P>0.05)。
表2 血清鈉與LVEF值治療前后變化(±s)
表2 血清鈉與LVEF值治療前后變化(±s)
組別 血清鈉(mmol/L) LVEF(%)試驗組 對照組 試驗組 對照組治療前 131.26±3.18 132.13±3.26 38.96±9.71 39.09±10.17治療后 138.39±3.48 133.071±2.71 44.26±4.62 39.82±9.23 P 0.000 0.085 0.021 0.16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肌酐無變化(p>0.05),見表3。在心力衰竭藥物治療過程中試驗組無患者發(fā)生高鉀血癥,僅有2例患者出現(xiàn)口干癥狀,其余患者均未發(fā)生藥物相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肌酐變化
射血分?jǐn)?shù)減低性心力衰竭作為心衰的最常見類型,是各種器質(zhì)性心臟病發(fā)展到終末期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其臨床預(yù)后差,死亡率高,一般存活率只有5年[7]。既往研究表明低鈉血癥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發(fā)病率約為 5%~30%[8]。低鈉血癥可顯著增加射血分?jǐn)?shù)減低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再住院率[9]。因此積極治療低鈉血癥對于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及改善預(yù)后具有重要意義[10]。托伐普坦是精氨酸加壓素受體拮抗劑,能夠抑制對水的重吸收,使水排泄增多,而不影響鈉離子的排泄,糾正高容量性稀釋性低鈉血癥[1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較對照組治療后尿量增多,體重減輕,NT-proBNP下降水平更大。試驗組治療后血清鈉濃度升高,并且左心室射血分?jǐn)?shù)得到改善。另外,托伐普坦治療后未發(fā)生高鉀血癥事件,治療前后血肌酐水平無變化,僅有個別患者出現(xiàn)口干不適,安全性良好。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在傳統(tǒng)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托伐普坦治療射血分?jǐn)?shù)減低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能夠進一步增加尿量,減輕液體潴留,降低NT-proBNP水平同時能夠升高血清鈉濃度,對腎功能沒有影響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