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李艷威
我想,一顆小苗能夠長大,一定是經(jīng)過了很多陽光和雨露的愛撫。而我與小苗一樣,在家人充滿愛的守護下慢慢地成長為自己所希望的模樣。
雖然我年紀還小,但在生活學習中也聽過不少關于“愛”的字眼,不過我想很多小伙伴應該都和我一樣,并不是太過明白,“愛”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我們的身邊需要有“愛”?
于是我搜集了很多他人的看法,想要努力地了解到“愛”的含義。大人們告訴我,愛是飯桌窗前的晏晏談笑,柴米油鹽的易碎細膩,漂泊在外的牽掛思念,以及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耐心,臨行密密縫的關懷,望子成龍的希冀......他們和我說了很多,在慢慢的代入中,我對“愛”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定義。
在我看來,父母的“愛”很直接,也往往會很細節(jié)。它就藏在媽媽每天清晨熬好的粥里;藏在校服衣服散發(fā)出的淡淡清香里;還有每日不顧風雨接送我的背影里。
爸媽每次都會把餐桌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我,盡最大可能地為我提供著快樂和幸福的生活。爸媽曾說,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或許也會出現(xiàn)錯誤,但只要有彼此間的愛和尊重,就一定能夠成就一個完善的家庭。
不過有時候,“愛”也會很嚴厲。就比如在我撒謊被戳穿的時候,在我沒有做到自己許下的承諾的時候,在我每一次浪費、不知珍惜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我的碗里剩下了很多飯,因為飯前偷吃了零食,所以怎么也吃不完,結(jié)果浪費了很多食物。為此爸爸很生氣,罰我一個月不許吃零食。而經(jīng)過那次事件后,我再也不敢浪費糧食,養(yǎng)成了不挑食、不浪費的好習慣。
爸媽說,真正的愛不是遷就,更不是溺愛,而應該是站在長遠的角度,哺育我成“人”。雖然如今的我還不是很明白他們所說的意思,但我知道,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為了我能夠更加健康地長大,也為了我能夠成為一名有道德、有品行的人。
父母將風雨阻擋在了身后,給我留下一片安寧逐漸成長。在我的腦海里,有著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們教會了我很多道理,也用實際行動帶我了解了“愛”的內(nèi)涵和意義。或許他們的愛是多元的,有很多中表現(xiàn)形式,但我明白,每一種形式都有著無限的愛意。
我想,親情中自有的那一份純樸和自然,不用刻意的雕琢,卻早已悄悄浸潤在我們的指尖脈絡中。簡簡單單卻又無微不至,平平淡淡卻又彌足珍貴,普普通通卻又無可替代。就好似微風中夾雜的花香沁人心脾,或猶如春天里燦爛的陽光溫暖無比,又像是高山中清冽的溪水純潔明凈。
愛,沒有理由,甚至不需言語,因為我們能夠從點滴的行動感知到愛的痕跡。我知道,來自家人的愛會一直陪伴著我,直到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