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光偉
(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石花鎮(zhèn)谷城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湖北 谷城)
近些年來,鎮(zhèn)靜藥物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胃鏡檢查中,該方法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檢查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躁動的情況,有助于檢查的順利進行[1]。目前,胃鏡檢查時所用的麻醉藥物仍以丙泊酚為主,雖具備一定效果,但局限性較大,因此需選擇更為安全有效的麻醉藥物[2]。
采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880例,通過隨機法分為300例A組、300例B組、280例C組。其中男性492例,女性388例,年齡為27~77歲,平均(47.38±6.59)歲。經(jīng)過對比后,兩組一般資料差異小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告知所有患者于胃鏡檢查前12 h禁食,待進入檢查室后使其呈左側(cè)臥位,連接鼻導管后做吸氧處理,并建立靜脈通路。其中A組患者給予丁卡因噴霧劑對舌根及軟腭等部位進行噴霧2次,以確認咽喉麻木為標準;再以推注的方式注入20 mg的丙泊酚,確認患者意識消失及睫毛反射消失30 s后進行檢查。B組以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入0.1 μg/kg的舒芬太尼,以推注的方式注入丙泊酚,用量與上述相同。C組以靜脈泵注的方式注入0.15 μg/kg的舒芬太尼,于90 s內(nèi)完成泵注,于5 min后進行胃鏡檢查。
(1)對不同組別的丙泊酚用量及定向力恢復時間進行記錄,并統(tǒng)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計算發(fā)生率。
(2)對三組不同時間點的相關(guān)指標進行觀察,其中時間點分為麻醉前(T0)、入鏡前(T1)、胃鏡過咽喉部(T2)、胃鏡檢查完成后5 min(T3);相關(guān)指標包括:平均動脈壓(MAP)、經(jīng)皮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心率(HR)。
數(shù)據(jù)納入SPSS 23.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對比后發(fā)現(xiàn),相較于A組,B組丙泊酚用量更少,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A組,B組定向力恢復時間更短,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A組,B組體動、心動過緩及咽喉反射發(fā)生率更低,C組心動過緩、低血壓及咽喉反射發(fā)生率更低,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 1。
表1 三組丙泊酚用量、定向力恢復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s, n(%)]
經(jīng)過對比后發(fā)現(xiàn),相較于A組,C組T1、T2、T3時間點的MAP水平更高,T2與T3時間點的HR水平更高,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B組,C組T1、T2、T3時間點的MAP水平更高,T1與T2時間點的HR水平更高,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A組,B組T2與T3時間點的MAP水平更高,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三組不同時間點HR、SpO2、MAP指標對比情況(±s)
表2 三組不同時間點HR、SpO2、MAP指標對比情況(±s)
注:*代表與A組相應時間點對比(P<0.05);#代表與B組相應時間點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T0 T1 T2 T3 MAP(mmHg) A組 86.3±11.6 84.2±7.0 74.2±9.0 78.2±11.3 B 組 86.2±12.5 84.1±7.2 78.2±6.6* 82.2±8.9*C 組 85.5±11.1 88.2±9.5*# 88.3±10.2*# 86.6±10.5*#HR(次/min) A組 83.3±12.2 84.3±8.8 85.5±8.2 80.2±6.5 B 組 83.4±12.0 84.5±9.2 85.4±8.0 82.2±8.9 C 組 84.8±13.3 87.3±9.8# 90.6±8.8*# 84.8±8.1*SpO2(%) A組 97.7±0.8 98.0±0.7 97.3±0.5 98.0±0.6 B 組 97.5±0.7 98.1±0.8 97.4±0.8 98.2±0.5 C 組 97.6±0.7 98.1±0.7 97.6±0.6 98.3±0.7
胃鏡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診斷方法,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機械刺激,容易導致心理應激反應出現(xiàn),因此需采用相應麻醉藥物進行鎮(zhèn)靜處理[3]。清醒鎮(zhèn)靜在胃鏡檢查中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減少生理方面的損傷,還可增強舒適度,有助于醫(yī)患之間溝通效率的提高,可對胃鏡檢查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4]。
丙泊酚為常用麻醉藥物,能夠起到催眠與鎮(zhèn)靜的作用,該藥物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蘇醒效果明確的優(yōu)點,但該藥物的鎮(zhèn)痛效果較差,還容易引發(fā)麻醉相關(guān)不良事件及不良反應,因此需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5-6]。丁卡因在胃鏡檢查中,能夠?qū)颊哐屎聿课贿M行有效麻醉,使得咽喉反射得到有效抑制,有助于患者檢查過程中舒適性的提高[7]。舒芬太尼作為一種苯哌啶衍生物,具有較強的鎮(zhèn)痛作用,主要以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藥,當達到相應標準后能夠起到有效的鎮(zhèn)靜作用[8]。
通過研究可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對比后,相較于A組,B組丙泊酚用量更少;相較于A組,B組定向力恢復時間更短。相較于A組,B組體動、心動過緩及咽喉反射發(fā)生率更低,C組心動過緩、低血壓及咽喉反射發(fā)生率更低。相較于A組,C組T1、T2、T3時間點的MAP水平更高,T2與T3時間點的HR水平更高;相較于B組,C組T1、T2、T3時間點的MAP水平更高,T1與T2時間點的HR水平更高。相較于A組,B組T2與T3時間點的MAP水平更高。
綜上所述,在無痛胃鏡檢查中,丁卡因聯(lián)合丙泊酚及單獨使用舒芬太尼的效果更好,以上兩種方法不僅鎮(zhèn)靜效果顯著,還具備較高的安全性,具有較高臨床應用與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