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道鋒
【摘要】目的 評價太倉市血吸蟲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方法 選擇2個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校的5年級學生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同時每個鄉(xiāng)(鎮(zhèn))選擇1個村,開展社區(qū)健康教育活動。在健康教育實施前后,抽取學生和居民進行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的問卷調查,并對前后得分進行比較,以評價干預效果。結果 共調查340人,其中居民110人,學生230人。小學生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由健康教育前的57.57%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5.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2.858,P<0.05)。居民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由健康教育前的 77.73%提高到96.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082,P<0.05)。健康教育前,小學生知曉率為57.57%,居民知曉率為77.73%,小學生和居民知曉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27.656,P<0.05);健康教育后,小學生知曉率為98.33%,居民知曉率為96.64%,小學生和居民知曉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070,P>0.05)。結論 太倉市血吸蟲病健康教育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太倉市;血吸蟲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2
為進一步鞏固防治成果,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和干預措施,依據江蘇省地方病健康教育實施方案,2018年太倉選擇沙溪和璜涇作為作為血吸蟲病健康教育目標鄉(xiāng),開展了健康教育干預與效果評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市選擇2個目標鄉(xiāng),每個鄉(xiāng)在中心小學5年級的班級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同時,在目標鄉(xiāng)開展社區(qū)居民健康教育活動。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干預
在目標學校開展血防“四個一”健康教育活動,即上一堂血防知識課、看一次血防錄像、查一次釘螺或觀看釘螺樣本、寫一篇血防作文。在目標鄉(xiāng)、村張貼宣傳海報和標語,設立健康教育宣傳咨詢點,向群眾宣傳血吸蟲病防治的相關知識,開展相關咨詢。
1.2.2 問卷調查
主要內容包括血吸蟲病的病因、傳播方式、感染方式、預后、預防和治療藥物,是否愿意接受血吸蟲病檢查或治療等防治知識,共10題,均為單選題,滿分10分。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知曉率=被調查者正確答題總數/(調查人數×每人答題數)×100%,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分析,用 檢驗進行知曉率之間的比較,檢驗水準α=0.05,評價2018年開展血吸蟲病健康教育效果情況。
2 結 果
2.1 ?血吸蟲病健康教育干預前后小學生知曉率情況
健康教育干預前,全部小學生的知曉率為57.57%,沙溪小學生的知曉率為58.33%,璜涇小學生的知曉率為57.27%;實施干預后,全部小學生的知曉率為96.09%,沙溪小學生的知曉率為98.33%,璜涇小學生的知曉率為94.64%,見表1。
2.2 ?血吸蟲病健康教育干預前后居民知曉率情況
健康教育干預前,全部居民的知曉率為77.73%,沙溪居民的知曉率為78.00%,璜涇居民的知曉率為77.40%;實施干預后,全部居民的知曉率為96.64%,沙溪居民的知曉率為96.67%,璜涇居民的知曉率為96.60%,見表2。
3 討 論
本文結果及結果分析顯示,小學生和居民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在健康教育后分別提升了38.52%和18.91%,教育前后有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健康教育達到了預期效果。今后要進一步強化血防健康教育工作,積極探索適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干預措施,大力普及血防知識。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三五”全國血吸蟲病防治規(guī)劃[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7,24(4):5-8.
[2] 佚 ? 名.解讀:《“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J].人口與計劃生育.2016(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