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勉 陳向
[內容摘要]日常筆跡鑒定檢案中,檢材物證中出現偽裝的情形較多,而正常收集的樣本材料中出現偽裝的情形較少,本文通過一起復制件筆跡檢驗案例,分析如何認識偽裝樣本,如何正確使用樣本中的偽裝筆跡,如何避免收集到偽裝筆跡樣本。
[關鍵詞]筆跡鑒定;偽裝筆跡;偽裝樣本;樣本收集
中圖分類號:D918.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17-0180-02
作者簡介:龍勉(1972-),男,漢族,湖北武漢人,武漢鐵路公安處刑事技術支隊,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現場勘驗和文件檢驗;陳向(1963-),男,漢族,河南舞陽人,鄭州鐵路公安局刑事技術處,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文件檢驗和刑事技術機構資質認定。
日常筆跡鑒定中,收集的樣本絕大多數都是自然書寫形成的案前樣本。為了檢案需要,有時也需收集在內容、形式、書寫工具、書寫條件等均與檢材盡量一致的實驗樣本。這類實驗樣本一般也是自然書寫形成而不會偽裝。但如若在不知嫌疑對象情況下,正好是提取嫌疑對象的實驗樣本,則可能會遇到故意偽裝筆跡樣本的情形出現。筆者在受理一起筆跡檢驗案件中就發(fā)現檢材是標稱有不同人簽名的少量字筆跡,而收集的案后樣本就存在著不同方式形成的偽裝筆跡。為此,如何認識樣本中的偽裝筆跡,并從中發(fā)現選取較為穩(wěn)定的筆跡特征,就成為能否對本案給出確定性意見的關鍵所在。
一、案例資料
2018年11月初,某置業(yè)有限公司持可疑鐵路建設用地許可證到公安機關報案,稱某鐵路工程公司涉嫌合同詐騙。經調查,鐵路用地確實存在,但許可證存疑,公司負責人于某辯稱許可證系他人代辦,而該人已死亡?,F原件及印章無法查到,故只能提供許可證復制件,鑒定要求一是對檢材審批表上的6處筆跡進行同一認定、二是檢材與所收集樣本的筆跡是否為同一人書寫。
二、檢驗過程
檢材系一份鐵路建設用地許可證、復印件,其中第三頁審批頁及第四頁尾頁有多項審批意見及經手人、負責人簽名。檢驗中將每欄“簽署意見”及其后簽名作為檢材1-4,檢材5系填寫的阿拉伯數字及簽名,檢材6系尾頁一處簽名。需要說明的是,實際檢案中對復制件案件的受理因人而異,因案有別。筆者認為,在檢材基本清晰可辯,特征反映較為穩(wěn)定的情況下,加之樣本條件充分,此類案件還是可以受理的。本案因系復印件,檢材筆跡看不出運筆停頓等動作,但“簽署意見”筆跡書寫動作流利,可判斷系基本正常筆跡。對各檢材進行比對檢驗,檢材1-4中“同”字搭配特征各不相同,橫折角弧度檢材3、4相近,與檢材1、2差別較大;“同”字內部連筆寫法也不相同,檢材2、3筆順不一致;“意”字整體比例關系有差異,“心”字運筆動作差別大;檢材1、3中“建”字“廴”旁連筆寫法基本一致,收筆動作方向有差異;“設”字運筆動作有差異(圖表略)。檢驗中還發(fā)現相同簽名的寫法有不一致之處,如檢材5、6中“王臘祥”簽名“臘”字“月”旁運筆顯呆板,橫折鉤筆畫收筆動作方向不一致,有偽裝嫌疑?,F有條件不能判斷檢材1-4是同一人書寫。
嫌疑人于某樣本材料共3份,一份系其在公安機關書寫的情況說明(樣本1),一份為其書寫的“對后期事宜的處理”說明(樣本2),另一份系其接受公安機關詢問時在筆錄尾頁書寫的對筆錄內容的意見和簽名(樣本3),均為案后樣本,書寫時間為同一天。總體看嫌疑人于某書寫自然流利,書寫速度較快,書寫水平較高,特別反映在樣本1第1頁部分。但在樣本1第7行字跡書寫速度開始變慢,少量字運筆夸張,相同字前后寫法、搭配不一致,還有個別字有故意添加筆畫,部分字間距加大,字行間距加寬(圖片略)。這部分字跡應是為了改變筆跡特點,通過故意改變書寫速度降低書寫水平的一般性偽裝筆跡。樣本2字跡書寫速度、字形與樣本l偽裝部分表現基本一致。
經比對檢驗,檢材4中的“同”“意”“年”“計”等字細節(jié)特征與樣本1中相同字或相同偏旁有一致反映檢材4中經手人“陳英”簽名中“陳”字“阝”旁與樣本1中慢寫字跡(偽裝部分字跡)寫法不一致,但與樣本1中其他快寫“阝”旁寫法一致,“東”部運筆及寫法特征在樣本l中有一致反映;負責人“宋慶生”簽名、檢材5中阿拉伯數字“3”“1”“2”在樣本1、2中有較好的符合;檢材5、6中兩處“王臘祥”簽名,與樣本1偽裝部分差異明顯,但“祥”與樣本3中的“羊”部有較好的符合。前述的“臘”字橫折鉤筆畫收筆動作方向不一致現象,在樣本1中也有兩種不同收筆動作方向的一致反映(特征比對表略)。綜上,得出以下檢驗意見:檢材1-3字跡及其后經辦人、負責人簽名與現有樣本字跡既有符合點,也存在一些差異性,同時樣本中與檢材相同字跡較多地出現在偽裝字跡部分,囿于復印件檢材的限制,本次檢驗暫不能排除該部分筆跡是否存在寫法多樣性、偽裝或其他人書寫形成等情形,故不出具明確意見;檢材4-6筆跡與樣本字跡存在較多特征價值高的符合點,與樣本材料筆跡是同一人所寫。
三、案例討論
本案檢驗使用的均為案后樣本,且存在部分偽裝,現有條件,仍得出檢驗意見,為案件調查提供了方向和依據。一般來講,使用案后樣本一定要謹慎,特別是有偽裝筆跡在其中。作為一名鑒定人,要注意掌握此類案件檢驗鑒定的關注點,綜合分析,充分有效利用樣本材料,提高檢驗鑒定準確率、滿意度。
(一)應對檢驗中出現的偽裝樣本加以關注。筆跡是通過書寫活動形成的,而書寫活動是受書寫人心理因素的直接影響的。在無外力因素干擾的情況下,非正常的書寫筆跡即反映出書寫人書寫時的不同心理變化,在排除寫法特征多樣的情況下,應引起鑒定人員的足夠重視。本案中偵查人員在收集樣本時,書寫人故意降低書寫速度,力圖改變原有書寫習慣,但其弄巧成拙,恰恰暴露了其本質書寫習慣,還為檢驗工作提供了與檢材書寫速度一致的較為充分的樣本材料,為得出鑒定意見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取樣時的偽裝同時也反映出了書寫人書寫時的心理發(fā)生了變化,是否作賊心虛,會不會與案件有關聯,這也是偵查人員可以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應對可疑樣本字跡是否書寫習慣多樣性的正常反映加以關注。書寫習慣多樣性是一種特定形式或兩種以上特定形式的反映。書寫習慣的多樣性既是決定個體筆跡表現形式多樣性的本質性原因,同時又是差異點分析評斷的重要內容之一。同一人在明顯不同的書寫速度下書寫的字跡所形成的差異是不同書寫速度下多樣性的表現。實驗樣本是檢驗時要求書寫對象按檢材內容、書寫條件和形成條件而書寫的文字材料,這種書寫一般也是正常書寫而不會偽裝。本案中3份同期樣本筆跡差別大,而且在一份樣本材料中出現書寫水平差別大的筆跡,如個別相同字前后寫法、搭配等不一致差異,運筆流暢生澀差異,這不是本質性差異,這可以看作是改變書寫條件如速度、字形而形成,是書寫習慣多樣性的反映。于某書寫實驗樣本時對部分敏感字跡刻意改變,就是一種改變書寫條件的一般性偽裝,這部分筆跡就是偽裝樣本筆跡。我們對樣本中出現的變化筆跡要進行認真甄別分析,重點關注其是書寫習慣多樣性的正常反映還是主觀偽裝,使用時一定要慎重。這種偽裝同時也反映出了其具備較高書寫技能,能為檢材中出現的多種形態(tài)筆跡給出合理解釋。
(三)應對偽裝樣本筆跡中機械性比對加以關注。筆跡檢驗時,對不同書寫速度的檢材筆跡和樣本筆跡進行檢驗時要注意運用快慢筆跡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去分析研究特征,切勿機械比對或隨意解釋。為此,筆者認為對不同書寫速度的樣本,包括故意降低書寫速度改變書寫水平的偽裝筆跡樣本,在與檢材筆跡進行比對時,切勿單從偽裝樣本中選取相同字或偏旁部首去進行機械比對,這樣必定會導致得不出正確的鑒定意見。
(四)應對如何避免收集偽裝樣本加以關注。收集筆跡樣本的總體要求是真實充分,具有可比性,對與檢材相對應的相同字或偏旁部首要有充分的反映,應以平時樣本為主,實驗樣本為輔,并注意把握兩個原則:一是書寫的內容應盡量不與案情有關,以免引起書寫人的警覺。二是對相同的內容要采取多次反復書寫的方式進行。本案樣本收集的對象就是公司負責人,在該單位收集樣本必須經其批準,故提取案前樣本相對就比較困難,而偵查人員卻采取讓采集對象書寫情況說明時直接書寫檢材內容。以這種方式收集樣本,勢必會引起嫌疑人的警覺,以致其正常書寫部分字跡后突然故意降低書寫速度和書寫水平來進行偽裝,這類樣本某種程度上會增加鑒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