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文化運動之初,周作人作為中國文壇上重要的批評家之一,他操持的印象批評方法,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批評實績。他倚重印象鑒賞式的批評方法,追求個性化與趣味化的文學批評,他認為文學批評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并且十分注重批評家的主觀性。本文以周作人的印象批評為研究對象,結合西方印象批評與中國古代文學品評,考察周作人的印象批評方法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周作人;印象批評;趣味化;個性化;主觀化
作者簡介:朱晶晶(1996-),女,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2018級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18-0-02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一直就有古代品評之風,印象主義在20年代被引入中國,周作人把西方的印象批評理論與傳統(tǒng)的品評、涵泳和妙悟相結合,強調批評家個人的直覺和審美趣味,注重批評的主觀性,讓文學批評更具有個性化的特征。周作人認為文學批評是一種批評家獨立思考的審美過程,是一個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思考,批評家的個性和審美趣味等方面都會對文學批評的過程產(chǎn)生影響。
周作人把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階段分為三部分,“其一是乙巳至民國十年頃,多翻譯外國作品,其二是民國十一年以后,寫批評文章,其三是民國廿一年以后,只寫隨筆,或稱讀書錄?!盵1]這里他所說的民國十一年以后的批評文章,主要是指以《自己的園地》批評論集為代表的印象式批評,周作人以“自己的園地”作比,從而表達出他的文學批評是個性的抒發(fā),是表現(xiàn)個人情感的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
一、趣味式的印象批評
法郎士曾道“客觀的批評,同客觀的藝術一樣并不存在?!盵2]周作人十分贊同他的觀點,他說,“真的文藝批評應該是一篇文藝作品,里邊所表現(xiàn)的與其說是對象的真相,無寧說是自己的反應。”[3]他認為文藝批評的作品只是吸引人注意的內容罷了,作為批評家可以自己體會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
趣味式的批評方法是周作人印象批評的一大特色,他傾向于用不同的“趣味”來概括作品的特征。周作人認為“趣味”是文學作品鑒賞和批評的基石,他十分注重源于個人趣味的閱讀經(jīng)驗,并且把批評理論和文學作品相結合,不對作品進行比較和推理,也不注重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等零散的概念,他提倡從整體上感悟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性情趣味”,而不是把文學作品拆解成碎片來感受,文學批評應該簡明扼要的依據(jù)批評家自身的個性來感受作品想要表達的藝術氛圍。文學批評是周作人用來表現(xiàn)自己閱讀印象的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形式,主要目的是體現(xiàn)其獨特的個性特征,而“個人趣味”則是周作人自我性格的彰顯,他認為這才是個性化的文學批評。
周作人在文學批評的過程中也展現(xiàn)了他的個人趣味,首先在批評作家的選擇上,他選擇的是俞平伯、廢名等志趣相似之人。廢名的作品頗具隱逸之風,周作人十分青睞;俞平伯的散文風格在二三十年代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對此周作人便只選取其中與自己“言志”的散文風格相似的作品來批評。其次在作品的內容上,周作人十分看重作品體現(xiàn)的趣味性,他稱贊廢名的散文,“從中外文學里涵養(yǎng)他的趣味”;[4]俞平伯的散文具有傳統(tǒng)古典的氣韻,周作人稱其散文“氣味雅致”,十分欣賞其作品中“言志載道”的氣息。
周作人認為所謂的文學批評標準是屈服于權威之下的產(chǎn)物,“許多司法派的批評家硬想依了條文下一個確定的判決,便錯在相信有永久不易的條文可以做評定文藝好壞的標準,卻不知那些條文實在只是一時一地的趣味的項目,經(jīng)過多數(shù)的附和,于是成為權威罷了。這種趣味當初盡有絕大的價值,但一經(jīng)固定,便如化石的美人只有冷而沉重的美,或者不如說只有冷而沉重迫壓一切強使屈服而已?!盵5]可見他雖然特別強調文學批評要以“趣味”作為標準,但卻從不依據(jù)一定的評判標準做文學批評。他不把某一人的“趣味”權威化、固定化,他認為應該憑借每個人獨有的趣味去鑒賞、感悟文本,注重文學作品體現(xiàn)的意象所帶來的整體感覺和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
二、創(chuàng)作式的印象批評
周作人曾道,“我以為真的文藝批評,本身便是一篇文藝,寫出著者對于某一作品的印象與鑒賞,決不是偏于理智的論斷?!盵6]可見周作人的文學批評不追求批評的科學化,他把文學批評看作是個人觀點的表達,是一種文藝創(chuàng)作。他認為文學批評也屬于文學創(chuàng)作,周海波曾把周作人的印象式批評稱為“美文體批評”。[7]
周作人的文學批評短小精悍,品評作品時可以概括出要點進行闡述,點到為止,簡短而無冗長的語句。周作人在評論廢名小說《桃園》中的人物時說,“在這時候朦朧暮色之中一切生物無生物都消失在里面,都覺得互相親近,互相和解?!盵8]展示了廢名小說中陰柔、哀婉的特點,而廢名身上“隱逸”的特質是周作人最為欣賞的。
在評論廢名的《莫須有先生傳》時,周作人沒有對故事的內容進行分析,而是引導讀者感悟作品之美的境界。他認為其“文生情,情生文。這好像是一灣流水,大約總是向東去朝宗于海,他流過的地方,凡有什么汊港灣曲,總得灌注瀠洄一番,有什么巖石水草,總要批拂撫弄一下子才再往前去……這又好象是風,——說到風我又不能不想起莊子來了?!盵9]周作人對廢名小說“文生情”的散文筆法進行了頗具趣味的比喻式描寫,他以風和水做喻,由此表現(xiàn)出了廢名小說創(chuàng)作中“詩化”的美學特色。
三、主觀式的印象批評
主觀的感受是是印象批評的基礎,周作人認為“批評只是自己要說話,不是要裁判別人。”[10]1923年9月,周作人出版了《自己的園地》,他在初版的序言里說道,“我相信批評是主觀的欣賞不是客觀的檢察,是抒情的論文不是盛氣的指摘:然而我對于前者實在沒有這樣自信,對子后者也還要有一點自尊,所以在真假的批評兩方面都不能比附上去。簡單的說,這只是我的寫在紙上的談話,雖然有許多地方更為生硬,但比口說或者也更為明白一點了?!盵11]他在品評文學作品時只是敘述自己的想法而不作任何理性的批評,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感受文學作品的意境和體驗上。
他十分看重批評家個人想法的表達,他專注于批評主體的閱讀體驗,他秉持“個人領悟”的文學批評理念。而批評家的主觀印象也是周作人文學批評的基礎,他一再強調,文學批評只是個人的想法,并非權威的話語,更不能將其視為標準。周作人認為個人真實的想法表達是文學批評家應有的特質,他把“作態(tài)”視為真實的對立面。所以倘若批評家的焦點是作態(tài),這樣的批評是沒有主體情感投入的,也喪失了嚴謹?shù)奈膶W態(tài)度。周作人十分重視批評家的主觀獨立性,他認為文學批評要走自己的路。
周作人秉持著“文學無功利論”的觀點,站在文學審美的立場上,他的印象式批評多以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為主,展示出了在有限的批評文章中見無限意蘊的可能,所以他把文學批評與主觀感受、趣味之美和作者個性與創(chuàng)造權利結合在一起,成了一種審美的重要典范。周作人在《文藝批評雜話》中也表明自己的想法,科學的文學批評方法注重分析,而印象鑒賞的批評方法卻是綜合的。他對于文學批評立場的重視,以及努力尋找在中國傳統(tǒng)批評與西方現(xiàn)代批評之間的契合點,對后來的李健吾、梁宗岱、沈從文等批評家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作人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批評史的建設方面的地位是得到中國文壇一致認同的。錢理群曾高度肯定周作人的印象批評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說,“提倡主觀的鑒賞的印象的批評,是周作人對中國現(xiàn)代批評史上又一個重要貢獻?!盵12]沈從文曾對周作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給予高度贊賞,“從五四以來,以清淡樸訥文字、原始的單純,素描的美支配了一時代一些人的文學趣味,直到現(xiàn)在還有不可動搖的勢力,且儼然成一特殊風格的提倡者與擁護者,是周作人先生。”[13]阿英也曾這樣評價過周作人的印象批評,“批評方面,《自己的園地》一輯,確立了中國新文藝批評的礎石?!盵14]由此可見,周作人注重主觀式的印象鑒賞的文學批評方法,對五四文學批評的基本趨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時中國普遍西化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周作人所遵循的把西方印象批評與中國傳統(tǒng)品評有機結合的批評理論在當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注釋:
[1]周作人.書房一角 止庵校訂[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
[2]周作人.文藝批評雜話 楊揚編.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15).
[3]周作人.文藝批評雜話 楊揚編.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15).
[4]周作人.竹林的故事(序) 楊揚編.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225).
[5]周作人.文藝批評雜話 楊揚編.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16).
[6]周作人.文藝批評雜話 楊揚編.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14).
[7]周海波.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6-109).
[8]周作人.桃園(跋)楊揚編.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227).
[9]周作人.莫須有先生傳(序)楊揚編.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232).
[10]楊揚編.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117).
[11]周作人. 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原本選印 自己的園地 雨天的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3).
[12]溫儒敏.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31).
[13]沈從文.論馮文炳 沈從文文集(第11卷)[M].廣州:花城出版社;三聯(lián)書店香港分店,1984(96).
[14]阿英.夜航集·周作人 阿英文集[M].香港:三聯(lián)書店,1979(111).
參考文獻:
[1]錢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講[M].北京:中華書局,2004,10.
[2]楊揚.周作人文學批評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溫儒敏.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10.
[4]黃鍵.京派文學批評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