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英 劉振峰
【摘? 要】絲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是殼斗科錐屬常綠闊葉樹種,是我省千米以下海拔常綠闊葉林中十分常見的建群種,其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災減災等生態(tài)功能特強,是生態(tài)建設、城鄉(xiāng)綠化、珍稀用材和食用菌優(yōu)質基質樹種。該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在土壤肥沃的溝谷、山坡生長最佳,亦耐干旱和貧瘠。但該樹種幼苗喜陰,裸根苗移栽成活率低,影響造林成效。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場開展了絲栗栲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試驗,使絲栗栲種子發(fā)芽率達90%左右,優(yōu)質壯苗率達85%,合格苗出圃率達95%,上山造林成活率達95%以上,保存率達90%?,F(xiàn)將其主要技術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關鍵詞】絲栗栲;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
1.種子采收、處理、貯藏
在全面普查絲栗栲林生長分布情況的基礎上,選擇成片面積較大、生長健壯、結果率高、無病蟲害危害的優(yōu)株單株定為采種母樹。在我市一般絲栗栲種子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殼斗開裂時為最適人工采種時間。種子采摘后,首先采用水浮法除去空粒種和混雜物,并將純凈種子浸水2小時,使種子起到殺蟲作用。再用50%甲胺磷200倍液或70%可濕性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種2h,取出晾干48h后沙貯。種子貯藏一般采用室內濕沙層積方法處理。底層清水沙厚度不少于5cm,種子應均勻擺放不重疊,面層沙厚度要求5~7cm米,貯藏總高度不得超過50cm;沙貯保持相對溫度10℃~15℃,相對濕度為40%~60%,以用手抓沙成團、手松沙散為標準。種子貯藏期間每隔7~14d翻堆一次,及時撿去變質種子。
2.圃地選擇
選擇無病蟲害污染的農田,最好是水稻田,且交通便利,管理方便,水源充足、排灌水條件好的地段為容器苗培育圃地,忌易浸難排水的地方。苗床方向以東西方向為宜。寬度100cm,長度視地塊而定;苗床高15~20cm,排水溝寬35~40cm,深30cm,步行道寬20~30cm,深度12~15cm。
3.適時播種
播種前種子處理及消毒,一是撿去沙貯后的霉爛和劣質種子;二是溫水(溫度控在45℃)浸種24小時;三是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藥液浸種2小時進行種子消毒。
溫室苗床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灌溉方便、無病蟲害感染的農田。溫室大棚的制作,一般用竹木搭建,高度130~200厘米,寬度以培育數(shù)量而定,頂上覆蓋增溫塑料薄膜;芽床寬度為100厘米左右,芽床三耕三耙細整后,畝施鈣鎂磷肥100kg,用45%的敵克松400~500倍液進行灑水土壤消毒,然后鋪上1cm厚黃心土,再用木板適當壓實。苗床每隔100cm插入竹條1根,做成拱高50cm的小拱棚,在竹條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
12月下旬播種時力求撒布均勻,做到種子不重疊,不空位;覆土采用黃心土,厚度為種子的1~3倍,覆土后鋪上稻草,厚度為控制在光照30%左右射入苗床為宜。播種前用生根粉1g兌水25kg浸種2h,可使種子提前發(fā)芽15d左右。
芽苗期管理,一是溫濕度控制,溫室大棚內溫度一般控制在20℃~38℃,相對濕度掌握在50%~60%,要求做到及時增溫增濕。二是病蟲害防冶。種子發(fā)芽前每隔5~7d用敵克松噴灑1次,一般為2~3次。種子出土后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等農藥進行防治。
4.育苗營養(yǎng)土配制及裝袋
營養(yǎng)土可用純凈的黃心土60%、火燒土30%、有機肥5%、鈣鎂磷肥占5%混合,上述配方料配好充分拌勻過篩后,用適量的2%~3%的硫酸亞鐵撒于配料中。營養(yǎng)土的濕度一般控制在40%-45%,再用塑料膜封蓋24h進行消毒,能起到較好的病害預防效果。然后把營養(yǎng)土裝進無紡布營養(yǎng)袋,裝袋時注意裝滿料土并壓實,裝好的袋排整齊,防傾倒,每行擺放20個左右。營養(yǎng)袋以裝土后直徑5cm,高10cm的無紡布容器為宜。
5.芽苗移植
當出土芽苗長到2~3cm時起苗,起苗后可對過長的主根進行適當修剪,芽苗移植前營養(yǎng)袋內的營養(yǎng)土要灑透水,移植時用竹簽在營養(yǎng)袋中心插個小孔,然后將芽苗植入營養(yǎng)袋小孔內,每袋植一株芽苗,壓實土壤,使根與營養(yǎng)土密接,灑足水,確保成活。
6.苗期管理
抗旱防曬,主要措施是建立遮蔭大棚,遮蔭大棚一般用竹木搭建,高度200cm左右,用10號鐵絲在框架上平衡拉緊拉直,覆蓋遮蔭網(遮蔭率50%),固定好網罩即可。水肥管理,大棚內苗床應全面設置噴灌設施,苗木缺水時起動自動噴灌系統(tǒng),以保證苗木正常生長所需水分。同時做好施肥工作,可根據缺肥情況進行根外追肥,做到薄肥勤施,以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病蟲害防治,苗木生長前期主要防治猝倒病危害,可選用多菌靈等藥劑,后期主要防治炭疽病可選用甲基托布津等藥劑;對苗木蟲害可用甲胺磷、殺滅菊脂進行防治。煉苗越冬,根據苗木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一般可在9月的陰雨天,全部揭開遮陰網,露天煉苗,通過煉苗能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促進苗木的粗壯和根系生長。同時還可用500倍液的硼砂進行噴灑2~3次,每次間隔時間15d左右,每次畝用量為0.2kg。也可用磷酸二氫鉀(多微高效葉面肥)噴灑2次,每次畝用量0.2kg,能迅速促進苗木木質化程度,達到預防凍害,提高苗木質量的目的。
7.結束語
絲栗栲苗由于主根生長強,幼苗期生長慢,所以裸根苗移栽成活率低。而采用無紡布營養(yǎng)土容器育苗,一是苗木根系發(fā)達,側根多,起苗時不會傷根,沒有“蹲苗期”,造林成活率高;苗木生長快,二是苗木生長可調控,造林季節(jié)長,還適合長途運輸;三是育苗容器自行降解,無需脫袋,造林方便快捷。
參考文獻
[1]羅潔明,張巧巧,常賾,陳昌雄.福建省永安市絲栗栲次生林林分結構特征研究[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9,47(08):162-165.
[2]王玉奇,王麗娟,徐潤,羅桃,韋蓉靜.不同種源絲栗栲種子性狀變異[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9,48(01):133-136.
[3]吳慶錐.福建明溪絲栗栲優(yōu)勢群落的結構穩(wěn)定性[J].亞熱帶農業(yè)研究,2019,15(01):1-6.
[4]吳慶錐.杉木林下套種絲栗栲復層經營生長效應[J].林業(yè)勘察設計,2018,38(04):9-12.
[5]吳慶錐.福建明溪絲栗栲優(yōu)勢群落固土保水能力分析[J].林業(yè)勘察設計,2018,38(03):15-18.
[6]張巧巧. 絲栗栲次生林種群天然更新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7.
[7]曾小潔.不同混交方式對杉木絲栗栲混交林生長的影響[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7):74-76.
作者簡介:張群英(1967.10--),女,漢族,福建寧化人,林業(yè)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森林資源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