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兼
摘要:音樂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精神上,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強化學習成效。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配樂賞讀、配樂朗讀、配樂演讀、歌曲賞析四個方面實現(xiàn)語文與音樂教學的結合,從而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意境,激發(fā)想象空間,產生心靈共鳴,提高學習質量。
關鍵詞:音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音樂與語文教學的巧妙結合,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夠提升語文教學的內涵,賦予其藝術感,兩者之間的結合,能有效解決語文教學中情感和藝術因素缺失的問題。音樂的藝術魅力富有張力而又含蓄,不同性格或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聽同樣的音樂,其產生的共鳴和理解都不盡相同。比如,快樂的音樂能夠給人帶來愉悅,優(yōu)雅清爽的音樂能夠讓人心情舒暢,低沉的音樂往往會勾起人們的回憶,陷入悲傷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學與音樂的完美結合勢必會提升教學質量和成效。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小學語文教學提倡“以情優(yōu)教”,音樂的藝術魅力不言而喻,兩者之間的結合恰到好處。音樂的節(jié)奏、韻律的表現(xiàn)形式能夠直擊人們的內心,人們情感的宣泄更加直接,其藝術感染力是不容忽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其與音樂結合,可以很大程度上釋放音樂的感染力,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提升教學成效,使得語文教學也能夠富有藝術特色。
一、音樂能安撫情緒,吸引注意
小學生由于天性使然,注意力很難集中,且維持時間較短。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想方設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使之長時間保持。音樂因素的加入,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習成效。例如,在剛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節(jié)奏歡快的歌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課前準備。在音樂的熏陶下,注意力不集中、調皮的學生都能夠在音樂聲中做好上課準備。尤其是在課間時間,比如課間操或是課間的小游戲等,都需要音樂做背景。課前準備播放音樂,雖然耗費了幾分鐘的上課時間,但是為整個課堂做足了準備。
二、音樂能調動意境,宣發(fā)情感
在不同的意境當中,人們情感的抒發(fā)不盡相同,小學生尤為明顯。語文教學中所用的文章都是通過文字和語言的形式予以表述的,所以,學生在學習期間,就需要強化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在音樂的襯托下,在與作者形成共識的時候,就能感知其創(chuàng)作的意境和心境,進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小學生還處于識字階段,對詞義、句意一知半解,很難通過文字的描述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境,也很難通過語言描述理解文章的內容。然而,舒緩、清爽的音樂能夠釋放感染力,將語言的描述與音樂相結合,能夠強化學生對文章的意境產生同感,喚起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文章內容,減少學生因理解能力不足、語言意境不通而造成的學習困境。將音樂與課文《王二小》教學緊密結合,能夠激發(fā)學生回憶、思考影視劇中的場景,將學生的思想情感代入戰(zhàn)爭年代,進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三、音樂能突破教學難點
李吉林老師在談論音樂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音樂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抒情性較強,節(jié)奏的快慢、旋律的變化、樂曲的強弱都能夠讓人們直觀感受心境的變化,其表現(xiàn)形式更為直觀,更能為大眾所接受。在語文教學中,遇到晦澀難懂的教學課題可以通過音樂有效緩減教學壓力。《我的油布傘》中描述:“偶一回頭,我望見了娘那帶笑的黃油布似的臉,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淚水?!蔽闹小拔摇毙了岬那楦校處熀茈y用語言表述清楚,但若在誦讀或是演讀的時候能夠配上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教師的講解將更為直觀,學生的理解將更加深刻。
四、音樂能結合朗讀,加深讀者感悟
語文教學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朗讀和感悟,在強化朗讀和感悟效果的過程中,音樂無疑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音樂跌宕起伏的旋律、曲調、節(jié)奏,加之文章語言的精髓,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領悟文章的精髓。在感悟文章內容的同時配上相適應的音樂,能夠讓學生享受學習樂趣。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不知不覺能夠與音樂相契合,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學生很難理解或想象社會背景,倘若在朗讀的時候能夠配上低沉、舒緩、莊嚴的音樂,就能夠加深學生的凝重感,提升學習感悟。綜上所述,音樂能夠在語文教學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五、音樂能引發(fā)想象
通常情況下,好的文章都具備美妙的意境表達,這種意境往往難以用言語表述。配樂朗讀能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是幫助學生感悟意境的最好方式之一。想象是調動學生情感的關鍵因素,也是學生建立形象感的核心。學生在朗讀期間,要結合語感與語言背后的想象、感悟,通過想象營造出語言背后的畫面,相比單純的文字表述,其意境更為深遠,情感更為豐富,在此基礎上就更能獲得情感的合力。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學生就會自主沉浸在作者所描述的意境當中,特別是一些比較抒情的作品?!洞河甑纳省芬晃?,“沙沙”春雨聲,柔和而又美妙,學生在自主想象和感悟的情況下,能夠感知到春雨的柔情,腦海中不知不覺就浮現(xiàn)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畫:青色的山峰、綠色的柳樹、紅紅的桃花等等。
六、音樂欣賞能使情感升華
如若將音樂的感召力幻化為學生對文章的鑒賞能力,便能夠迅速提升語文的教學質量。《荷塘月色》中寫道,“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在配樂朗讀的情況下,可以在清幽的旋律中感受到清香的荷花、幽美的月色,神情通透。又如,耳熟能詳?shù)母枨鹅o夜思》《憶江南》等等,都是通過文學改編而成,學生若能夠學會此類歌曲,就能夠熟練掌握詩詞及所包含的內在韻意。歌曲《王二小》,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小英雄的無畏,敬佩之情有感而生;歌曲《快樂的節(jié)日》,學生能夠在音樂中輕輕松松地背誦出文章內容,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倘若小學教師能夠將音樂和語文教學巧妙結合,搭建起音樂與語文的橋梁,活躍課堂氛圍,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熱情,提升學生的感召力,就能快速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學生的學習也將更為輕松。
綜上所述,音樂與語文的教學相輔相成,關聯(lián)密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其他學科的理解能力。倘若將音樂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就能夠營造出另一番教學情境,挖掘出更為適宜的教學模式,學生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學習成效。把音樂帶人課堂,讓美妙的文字與音樂齊飛,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自主學習,提升藝術和語言的綜合素養(yǎng),這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夏大祥.音樂在語文教學中的妙用[J].教學與管理,2000(04).
[2]丁緒萍.淺談音樂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03(23).
[3]雷自友.音樂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1( Z1).
[4]蔣冬娟.略論音樂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教育,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