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
摘要:新課改下提出了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而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往往能夠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喚起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任務驅動法要求美術教師要能夠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從學生認知出發(fā),提高活動任務的可行性,有效地調動起學生思考和交流的興趣,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讓小學生能夠獲得美術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小學美術;驅動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fā)展,目前對于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美術課堂教學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而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標,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到美術課堂中,通過任務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在帶領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我們針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探究。
一、任務驅動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價值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助于發(fā)揮學生主體性
任務驅動教學法改變了教師和學生原有的角色定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的是引導和組織的作用。任務教學法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創(chuàng)造,讓學生獨立的去解決問題。這對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還有其他方面的能力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任務驅動法有助于教學直觀性
在以往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中當涉及到一些概念的學習時候,教師往往就是給學生提出概念然后進行解釋,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也會讓學生覺得美術的學習過于枯燥無味,如果我們在美術課堂中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則能夠給到學生一個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下完成相關的任務,在完成任務中理解概念,這往往要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策略
(一)設計趣味性任務
因為教師和學生在年齡上和閱歷上存在差距,所以興趣有所不同,而教師要做的就是深入到學生中,讓自己設計的任務盡可能貼合學生的認知,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同時要給到學生一定的創(chuàng)作空間,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長久的保持對美術學科的新鮮感。比如在學習嶺南出版社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科幻故事中的藝術形象》時,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科幻人物是他們普遍感興趣的,那么教師就應該抓住小學生心理,以此為活動主題,讓學生課下搜集一些科幻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讓學生一邊搜集一邊思考這些人物的特點,通過這樣的一個任務布置,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和感悟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設計針對性學習任務
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科是一門總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對于美術學科的認識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的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不濃,有的學生想要學好美術但是因為教師沒有給到正確的引導影響到了孩子的學習。那么這也提醒我們的小學美術教師在制定任務的時候要能夠堅持知識的一致性和操作的多樣性結合,能夠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考慮知識本身的特點和難易程度,對學生進行適當分層,然后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夠確保每一位學生在美術課堂中都能夠有所收獲。比如在學習嶺南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編本小書送母校》時,因為這一次課主要訓練的是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意培養(yǎng)。但是教師也應該按照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任務針對性安排。比如對于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先從讓他們設計書的封面開始,而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嘗試整本書的設計和編寫。又比如在學習《展翅的小鳥》時,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懂得運用轉動裝置制作出會展翅的小鳥。但是對于一些學生可能動手能力相對較弱,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分組合作進行分工,從而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
(三)設計有思考空間的任務
應用任務驅動法開展小學美術教學一定要注意設計的任務要能夠給學生一些自由思考的空間,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美術學科本身就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夠保證學生掌握一切的美術技能,但是教師要教會學生的除了基礎的知識更多的就是學習的方法。所以教師在設計任務的時候還應該保證設計有思考空間的任務,給到學生更多自主發(fā)展的機會。比如在學習嶺南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展翅的小鳥》時,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愛鳥周”及民間玩具等的相關知識,并懂得運用轉動裝置制作出會展翅的小鳥。那么教師設置了一個制作展示的小鳥的任務,要求學生利用點、線、色完成設計,但是具體設計的形式就留給學生無限的想象。
三、結束語
總之,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教師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真正體現(xiàn)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丹;基于任務驅動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9年07期.
[2]陳舒;翻轉課堂應用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研究[J];好家長;2019年17期.
[3]尤魯濱;小學美術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