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后期,我上高二時,家里的電燈泡很暗。母親見我讀書寫作業(yè),偶爾還喜愛文學(xué),寫點詩歌什么的,怕我的眼睛早早受傷害,省吃儉用給我買了一盞長頸鹿形狀的臺燈,特別漂亮,同學(xué)們都來我家瞧瞧。
一天晚上,我對母親說:媽媽,給臺燈起個名字吧。母親說,臺燈就是臺燈唄,還起啥名字呀?!安?,媽媽,我叫它長頸鹿讀書燈?!眿寢屘蹛畚?,說“要不就叫,愛心讀書燈。”
愛心讀書燈,每天晚上陪伴我寫作業(yè),寫詩歌,媽媽有時間就在燈下給我和弟弟妹妹講故事。母親雖然是沒有文化,但她知道很多故事,天上的故事,人間的故事,講不完,說不夠。我們隨著媽媽講故事,慢慢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一九七六年的十二月,我十七歲,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弟弟妹妹都上學(xué)讀書了,母親就把那盞“愛心讀書燈”傳承給弟弟妹妹,繼續(xù)讀書寫作業(yè)。
一九八一年十月,我五年軍旅生涯結(jié)束返回家鄉(xiāng)。回到老家后,晚上讀書時,我又想起了那盞“愛心讀書燈”。我問母親,那盞讀書燈呢?“自從你當(dāng)兵走了之后,你弟弟妹妹也讀完了書,都上了班,早就擱在西屋里,多少年了沒人動它,不知道能不能用,亮不亮呢?”母親這般說道。
我急忙從西屋里找了出來,吹了吹灰塵,慢慢地又擦了擦,通上了電,行,還是真的亮呢。
在我返回城里的時候,我對母親說,媽,那盞燈我?guī)Щ爻抢镉谩!靶校米?,在家擱著也沒人用。”
幾年后,我結(jié)婚生子,我和妻子每晚在“愛心讀書燈”下看書、寫作,(妻子也是一個文學(xué)愛好者)。我們在燈下知心話語說不完,互幫互助,交流學(xué)習(xí),共同進步。
兩年之后,我們的女兒呱呱墜地,在這盞“愛心讀書燈”下哄女兒,講故事。等女兒睡覺睡沉了,在柔軟的燈下進入了夢鄉(xiāng),我再把臺燈轉(zhuǎn)向另一個方向,開始讀書寫作。
我在那盞“愛心讀書燈”下,讀《唐詩宋詞三百首》,各類中外名著,四大名著等文學(xué)相關(guān)的書籍,并創(chuàng)作了兩部長篇小說《火紅的木棉花》《農(nóng)民工兄弟》,以及詩歌、散文、小小說。
時間飛速前行,年齡年年歲歲長,我的兒子又來到了這個世界。
幾年后,他們姐弟倆在“愛心讀書燈”下讀書學(xué)習(xí),從一年級一直到讀完高中,都沒有離開這盞讀書燈。它是我們家里的貼心伴侶,是孩子讀書學(xué)習(xí)進步的燈塔。
我家的這盞“愛心讀書燈”,又傳給了我的小外孫,他每到星期天,節(jié)假日就住在我家,還特別喜歡這盞燈呢。一到晚上,就讓他姥姥把這盞燈早早插上。
這盞“愛心讀書燈”傳承了三代喜歡讀書學(xué)習(xí)的人,是它陪伴了我和老伴,兒女們及小外孫走在閱讀、學(xué)習(xí)、寫作這條幸??鞓返穆飞?。
每當(dāng)夜幕降臨時,我家的那盞三輩“愛心讀書燈”就亮了起來,一次次、一輩輩充實著我們生命中每一天幸福的日子。
作者簡介:周家俊,原名周忠松,筆名周松、魯西,祖籍山東聊城, 曾在《人民日報》等三十多家報刊及媒體發(fā)表作品三百余篇(首),其中報告文學(xué)《越戰(zhàn)1979》《火紅的木棉花》兩篇佳作獲取創(chuàng)作二等獎,被授予軍旅作家、詩人榮譽稱號。
(責(zé)任編輯 高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