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爺爺還在世的時候,老屋一直由他一個人堅守著。與其說他堅守著老屋,不如說他堅守著奶奶。奶奶早他幾年去了天堂,寂寞的爺爺一個人每天陪著墻上的奶奶,一架古老的擺鐘也和爺爺一起看著墻上奶奶的微笑。在時針一圈一圈的轉(zhuǎn)動中,奶奶終于也接爺爺去了天堂。老屋從此再也沒有人住了,它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老屋。
近日父親來電說,家鄉(xiāng)的老屋要拆了,什么時候有時間去鄉(xiāng)下的老屋拍一張全家照,也算是對老屋的一種紀(jì)念。抽了一個大家都有空的日子,全家人一起去了一趟老屋。老屋周圍的野草瘋長得有半米多高了,老墻上的石灰都掉落了,露出了里面帶著滄桑的磚頭。窗欞上陳年的蜘蛛網(wǎng)在風(fēng)中搖晃,窗臺上積滿厚厚的灰塵。屋門上的油漆都被風(fēng)雨無情剝落,銹跡斑斑的鐵鎖忠于職責(zé)地在履行它最后的責(zé)任。一看就知道好久沒人住了。目光所到之處盡是破舊、透著荒涼。我很心酸,老屋一直茍延殘喘在這片桑林最深處的野草叢中,猶如在世時的爺爺拄著拐杖,在小路的盡頭翹首等待我們的歸來。
老屋的后邊有一口老井,井水依然清冽。只是那份甘甜自從離開老屋后我再也沒有嘗到過,還有記憶中的那碗用井水燒開的綠澄澄的白米粥。童年的歡笑聲也無聲無息地掩映在長滿青苔的井沿上。大人們在井邊洗衣服、淘米,一天最熱鬧的時間總是在清晨。他們的說笑聲把我們從睡夢中叫起,揉一下惺忪的眼睛,捧一把井水抹一下臉,我們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記憶中的老井周邊有一片茂盛的鳳仙花,女孩子在井邊用紅艷艷的鳳仙花汁涂指甲,然后再伸張開手指到處炫耀手上的美麗;男孩子們會調(diào)皮地抓一只青蛙扔到井里,再在井邊觀察井中之蛙,惡作劇的后果總是引來大人們的一陣臭罵。
井邊的石臼風(fēng)雨無阻地陪伴著老井,它們兩個似多年的朋友,盡管都是老態(tài)龍鐘了,但是他們始終是不離不棄。爺爺?shù)臓敔攤飨聛淼氖?,就似一位多年的看家人,它堅硬地?fù)纹鸷裰氐纳碥|,威嚴(yán)地守護(hù)著風(fēng)中的老屋。
拿起相機(jī)把石臼的容貌攝進(jìn)鏡頭。透過鏡頭,我仿佛又見聞到了一股糯米的清香。每當(dāng)過年的時候,一根巨大的木榔頭敲打石臼里面的米粉團(tuán)發(fā)出的沉悶的敲打聲總會侵入耳膜。米粉團(tuán)隨著敲打越來越韌。熱氣騰騰中一塊塊的年糕就成形了。孩子們用一根筷子的尾部,沾上紅紙浸出來的紅水,在年糕的中間點上一朵朵梅花,年糕立馬就充滿了過年的喜慶。孩子們小手上沾染著紅水、臉上粘滿白色的米粉,在一片煙霧繚繞中啃著一塊塊剛剛出籠的年糕粑粑,滿足的猶如京劇中得勢的小丑。
妹妹的樂園是屋前的小池塘。青石板的河埠頭妹妹經(jīng)常和同伴們摸田螺。腦袋上、臉上沾滿泥漿或是水草,往往田螺沒有摸到卻被一只大螃蟹夾住了手指,尖叫的全村都能聽見。她那狗爬一樣的泳姿就是在那個時候?qū)W會的。曾一天下水五次不肯上岸,還挑釁站在岸上的爺爺。爺爺在岸上不停地叫她上來,可她就是不聽話。無奈的爺爺只好拿根長長的竹竿在岸上趕她上岸,可竹竿夠不到她,她在水里不停地移動位置,并不停地對爺爺說,你下來啊你下來啊。年邁的爺爺只好扔下竹竿下水把她拎上來,妹妹哭得哇哇大叫,嘴里喊著:下次我不敢了,我真的不敢了。
可是眼淚、鼻涕還沒有擦干,村邊的小路上就傳來了賣棒冰的吆喝聲。貪饞的妹妹竟然衣服都來不及換,光著身子屁顛顛地追著賣棒冰的人買六分錢的奶油棒冰去了。不知現(xiàn)在的她還是否會記起六歲那年的夏天,在一片蟬鳴中,天真、可愛的她給我們帶來的一陣歡笑。后來,每次一家子說起老屋,她這個事情總是會被提起,也成了老屋的一個經(jīng)典的故事。
老屋的往事,淹沒在光陰的故事里。
推開奄奄一息的屋門,我對里面的一切是再熟悉不過了。老式的雕花床上留下了兒時躺在床上伸出雙腳,父親躬著蒼穹的背給我們剪腳趾的身影;黑舊的老灶臺上留有我七歲時搬著長凳爬上灶臺第一次做飯的痕跡;屋旁邊的桃樹下依然能清晰地聽見表姐和表哥為了搶樹上的最后一個桃子而大打出手的吵架聲。
桃樹還是在風(fēng)中吹動,只是雜亂的枝丫也在告訴我們它也蒼老了。同樣年邁的還有五斗櫥上的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jī)和一臺已經(jīng)結(jié)束使命的臺式電扇;爺爺?shù)奶僖芜€在,一條腿被綁了好多的布條、藤條斷的也所剩不多;奶奶的老花鏡還靜靜地躺在那個帶有銅環(huán)的抽屜里;還有西屋里的媽媽的嫁妝——兩只漆皮脫落的紅木箱子和一只梳妝盒。它們都在時間的長河里侵蝕、斑駁、褪色,卻一直留在老屋里,清清楚楚地帶給我一份纏纏繞繞的回憶,而這回憶卻是永恒的。
落日的余暉淡淡地掃過村莊,最后一次望著暮色中的老屋,我心里的疼一圈一圈地漾開來。老屋就這樣佇立在那兒,安靜得讓我想哭。盡管往事會發(fā)黃,歲月不可重來,可我還是把老屋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記錄在相機(jī)里,再鐫刻在心里。我會把這些珍貴的故事交給我們的下一代,并讓他們?nèi)ジ惺茉阡摻钏嗟某鞘兄袥]有過的藍(lán)天白云。
作者簡介:葉小漁,女,70后。嘉興作協(xié)會員。大專學(xué)歷,浙江海寧人,業(yè)余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現(xiàn)供職于浙江藍(lán)天除塵設(shè)備有限公司。
(責(zé)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