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紅
在小學階段開展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是激發(fā)兒童閱讀興趣,提高兒童英語水平,促進其情感、認知與人格健康發(fā)展的一條有效途徑。但在目前的小學英語繪本課堂教學上,部分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缺乏深度與廣度?;蚴钦n堂提問隨意,缺乏層次感。有時設計的問題難度過大,讓學生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不知該如何作答,只能等待老師自問自答。這些提問技巧如果不能得以改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將會受到明顯的影響,更會對英語繪本閱讀逐漸失去興趣與信心。如何通過提問策略運用,去豐盈、充實小學英語繪本課堂教學?筆者有幸參加了2018年11月在惠州舉辦的名師教研活動,其中,江蘇省特級教師黃慧老師執(zhí)教的五年級繪本閱讀課“I want to move”給筆者帶來深刻的繪本課堂提問策略運用的感悟。
英文繪本閱讀I want to move.講述的是小兔子Tom想搬家,于是他離開了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的地洞,開始了尋找“新家”的旅程。黃老師憑借著高超的課堂提問技巧,師生之間在繪本閱讀互動交流學習中生成智慧。在一個又一個提問設計上,學生逐漸完成繪本閱讀,發(fā)展思維,并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加強了人格品質和道德情操的修養(yǎng)。
一、繪本閱讀中的問題設計需要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能夠指引學生探索新知的方向
在進行繪本閱讀之前,黃老師向同學們進行提問:Do you know picture books? How can we read picture books well?這一問題拋出,引發(fā)了學生對閱讀方法、技巧方面的思考。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引下,學生們初步感知相關的閱讀方法:When we read picture books, we can read pictures and words. It combines pictures and words. We can read and talk with our mouths. We can listen with our ears. We can observe with our eyes. We can think and imagine with our brains. We can feel with our heart. We can act if we like the story.正是有了這一前瞻性問題引發(fā)出來的學法指導,學生在隨后的課堂學習過程中,伴隨著各個精心設計的問題,進行相關的繪本閱讀體驗與實踐,從而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運用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繪本閱讀中的問題設計需要靈活變通,具有雙向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維和開發(fā)智力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和問的關系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英語繪本閱讀中,我們不僅要關注語音材料的處理、語言知識的傳授,更要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開發(fā)、以及思維能力的激活。在I want to move”這一繪本閱讀教學課上,教師并沒有平鋪直敘,直奔閱讀教學而去。黃老師用聊天的方式,提問:Do you know these animals? Where do they live? 并靈活處理、整理好學生的回答:The bird lives in the tree. The grasshopper lives in the grass. The rabbit lives in the burrow. The butterfly lives under the leaves. 小動物們多種生活方式,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究竟是誰想搬家?搬到哪去呢?“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問?!秉S老師以一個問題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story? 靈活地把發(fā)問權轉交給孩子們。孩子們踴躍地提出各種問題,黃老師仔細傾聽,靈巧地篩選同學們有效的提問:Why does Tom(a rabbit) want to move? Where does he move? When does he move? Who will he meet? Does he have new friends? Does he like his new home? Does Tom want to move again? Why?黃老師改變了常規(guī)的老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方式,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而且,從學生處獲取來的問題,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也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繪本閱讀中的問題設計需要情理交融,具有人文性,能夠激發(fā)學生體會繪本閱讀散發(fā)出來的美感、喚起學生心中的美好情感
在小學階段開展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借助于優(yōu)美的畫面,反復的句型結構,語言押韻有趣,簡單而又寓意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在生活能力、人格涵養(yǎng)、美感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在本課中,黃老師巧妙地設計問題,營造語境,讓學生對文本不但擁有感性認識,并能與理性認識相結合,生成。黃老師引導著同學們?nèi)チ私?、學習小兔子不斷尋找“新家”的過程。并借助于問題,啟發(fā)孩子去感知和體會“家”對于自己成長的意義,體會小兔子的一段心靈成長的過程。
在這一節(jié)課上,黃老師和學生們交流融洽,各種得當?shù)奶釂柤记蛇\用讓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變化莫測:設問能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fā),幫助他們以舊帶新、溫故知新;疑問能很好地抓住文本中的故事轉折點,生成懸念,讓學生大膽想象、猜測、推理;追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幫助學生形成判斷、歸納總結;導問能把學生是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學習的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對繪本教學課堂未知的下一步欲求,牽引著學生自主發(fā)問,自主研讀,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保持著獲得感、攀登感,激發(fā)著學生語言的學習動機,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落到實處。小學英語繪本教學過程中,教者采用得當運用提問策略,關注文本主題、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發(fā)展、思維能力特點,形成優(yōu)質師生語言互動活動,必然能創(chuàng)新教學,豐盈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