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瑞 鄧建軍 許樂
2月27日,吃過午飯,賈曉玲跟在廚房忙活的丈夫鄭平打了聲招呼:“我放心不下,得去社區(qū)看一眼。”
兩天前,賈曉玲在去隔離居民家走訪的途中不慎摔倒,造成右腿滑膜損傷。醫(yī)生為她安上支具,建議她臥床休息??粗Z曉玲一瘸一拐的樣子,鄭平本想勸她幾句,可他知道勸也沒用,只好說:“你等會兒吧,我送你去?!?/p>
賈曉玲的突然出現(xiàn)讓同事們深感意外。志愿者陳麗艷隨手拍了幾張照片,配上文字發(fā)到微信朋友圈:“書記的腿摔傷了還惦記著工作,想著我們……”
實際上,即便臥床的這兩天,賈曉玲也沒得一點兒“空閑”。小區(qū)卡口、隔離居民、務工出行……賈曉玲通過電話、微信遙控指揮各項工作。可定時聽完網(wǎng)格員們的匯報,她還是不放心:“我是黨支部書記,這個時候必須和他們戰(zhàn)斗在一起!”
民樂社區(qū)下轄21個樓房小區(qū)、1個平房區(qū),共有5210戶居民,轄區(qū)人口流動性大、外來人口數(shù)量多,防控任務非常繁重。春節(jié)期間,賈曉玲帶領社區(qū)工作人員進小區(qū)、查商企,挨家挨戶確認居民信息,督促物業(yè)、樓區(qū)做好消毒和測溫工作,發(fā)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張貼信息通告5000余份。
得知轄區(qū)內有4名湖北返鄉(xiāng)人員,賈曉玲帶頭上門采集信息。有同事問她:“和他們近距離接觸,你不緊張嗎?”
賈曉玲笑了笑:“哪能不緊張,可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
在70多歲的居民郭大爺、郭大娘眼中,賈曉玲是個知暖知熱的“貼心人”。在最初入戶走訪那段時間,老兩口兒還不大配合:“你們天天接觸那么多人,把病毒傳染給我們咋辦?”
賈曉玲對此很體諒:“我們開展‘敲門行動,不僅要敲開居民的‘家門,更要打開群眾的‘心門?!?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0/07/14/qkimagesddhlddhl202004ddhl20200416-1-l.jpg"/>
通過網(wǎng)格化管理,民樂社區(qū)在不間斷地宣傳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的同時,對于居家隔離人員,堅持每天打一個暖心電話、每天做一次心理疏導、每兩天送一批生活物資。為了解除居民的后顧之憂,賈曉玲和社區(qū)干部每天都要拎著幾大包袋子跑上跑下。
看到他們的辛勤付出,很多群眾心中的“冰”被融化了。郭大爺、郭大娘也義務當起了“樓長”,哪家居民有情況,馬上打電話告訴賈曉玲。郭大爺跟鄰居感慨:“社區(qū)干部太辛苦了,我們想幫著分擔點兒?!?/p>
賈曉玲的兒子鄭旭龍正在讀大一,由于疫情防控,學校延遲開學,他便當起了志愿者:“我陪著媽媽,也能放心些”。3月13日,隨著疫情防控等級降低,志愿者們陸續(xù)撤回,但鄭旭龍仍在堅持。也正是在志愿者的崗位上,他近距離地理解了母親:“沒想到社區(qū)工作這樣復雜、繁重。”
近幾日,天氣雖在逐漸轉暖,但賈曉玲的右腿還是疼得厲害。對此,她并不放在心上:“疫情向好,就是最好的‘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