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信
江西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 江西 九江332000
相比于高校其他課程,思政課往往不受到學生的重視,學生往往覺得課程內容枯燥,上綱上線,學習起來非常無趣,但高校學生青春期,在高校四年里若沒有受到好的引導很有可能誤入歧途,正因為如此,高校思政教學尤為重要,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方式方法,努力拓展教學路徑,讓學生們學起來覺得有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接受到積極向上的思政教育,從而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學生高考完成進入高校學習,學生的教育也進入了新的環(huán)節(jié),高校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不再是填鴨式,而是主要依靠學生自覺學習。思政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往往不受到學生的重視,很多學生并不喜歡思政課,覺得上思政課對自己毫無幫助,但實際情況是目前社會情況復雜,高校學生作為價值觀初步形成的團體,很可能經(jīng)不住社會的誘惑,犯下錯誤,因此,思政教學在高校教育體系中格外重要,可以提升學生全方位能力,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也可以學到很多在高中沒有學過的知識,這些軟件對學生來說同樣重要。另一方面,高校學生也是國家最重要的未來,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和建設依靠高校學生的能力,少年強則中國強,在日常學習中,學生不能僅僅重視專業(yè)學科的學習,更要重要思政學科,教師也應在教學中使用更有效的方法和路徑,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均衡發(fā)展,輔助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校思政教學存在各種困難和障礙,學生并不喜歡上思政課,作為新的一代學生來說,叛逆心理明顯,思政教學難度加大,學生可能會有抵觸情緒或心理,主要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網(wǎng)絡信息繁雜。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wǎng)絡走近了人們的生活,網(wǎng)絡信息越來越多,其中就有很多不好的信息和內容,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作為高校學生,瀏覽網(wǎng)絡信息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網(wǎng)絡信息繁雜,可能存在部分不良信息或消極信息,學生可能因此沉迷于其中,重則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其中部分不良信息的價值觀與高校思政是對立的,這會對教師教學產(chǎn)生了困難和阻礙,如何正確將思政課傳授給學生,怎么樣去真正幫助學生接受思政教育,可能是高校思政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二)學生思政意識不強。思政課程作為高校學生的必修課程,卻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可或接受,學生對思政認識淺薄,不明白思政教學的重要性。雖然在進入高校之前,學生也會接受相關課程的學習,但高校思政更深入地解釋了思政理念,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政意識。學生的學業(yè)不光局限于專業(yè)學科,也要求學生心理健康的,學生才有可能在其他方面良好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思政教學過程中,應當強調思政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醒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已經(jīng)不再是高中生或初中生,必須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勇于擔當,要提升自我的思政意識和觀念,否則若誤入歧途,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三)學生參與感不強。很多學生并不喜歡上思政課,究其原因就是學生覺得思政課非常無趣,講的內容離生活距離遙遠,都是自己明白的道理,對自己的成長毫無幫助,這就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有很多的關系。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參與感不強,無法體會到思政教學的重要性,無法體驗到思政課程的趣味性,那時間久了一定會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和新鮮感,僅僅是每天對著馬克思主義,或對著科學發(fā)展觀進行解讀,那一定是干澀枯燥的,只有將理論應用于實踐,與日常發(fā)生的事例或近期發(fā)生的新聞相結合,才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對教師來說,如何真正提升學生的參與感,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是教師需去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課堂外實踐與課堂內教學相結合。思政教學可以不僅僅局限在教室內,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外部教學點參觀,如組織學生參觀中共十八大會址,通過講解員講解的形式進行教學,此種教學方式相比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更有趣味性,學生不會覺得枯燥。另外,也可以組織學生前往養(yǎng)老院看望老人,通過自己的行動證明自己的品德,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由他人進行教學輔助,好于教師自己去宣導,將思政教學融入到實踐中,將課堂外實踐與課堂內教學相結合,告訴學生思政教學不是虛無縹緲上綱上線的課程,而是與我們生活非常貼近并且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內容,學生的接受程度也會逐步提高,從而產(chǎn)生學習思政課程的興趣。
(二)小組討論學習。通過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毫無幫助,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小組討論是一種常見的互動式教學方式,討論的話題可以是最近的社會熱點話題,也可以是與日常生活有關聯(lián)的話題,每一位學生在討論結束后都需要上臺進行展示,拋出自己的觀點,對不同的觀點,教師點評,并征求大家的意見,允許意見不統(tǒng)一的可能性存在。同時,也可以布置給學生開放式作業(yè),同樣是最近社會熱點話題,每一位學生均需提交100-300字的小作文,明確說明自己的觀點,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大家,不同的思想進行沖擊和融合,由學生自己提煉出有效的觀點,對其自我判斷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通過這種小組討論的形式,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演講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和提煉能力,對其發(fā)展有重要作用。
(三)模擬辯論賽。組織模擬辯論賽也是非常好的教學形式。在思政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很多不同的觀點,如何去平衡和解釋這些觀點,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難題。通過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可以改變目前課堂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并有學生自我探索觀點的正確性和不一致性。比如,關于辯題大學生應該認真參加學校學習還是多參加社會實踐,可能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很難說哪個觀點一定是對是錯,教師可以組織模擬辯論賽,由學生自己進行辯論和觀點的梳理。在辯論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拿出有說服力的邏輯和觀點,充分說明自己觀點的理由和原因,找出對方觀點和邏輯的漏洞。辯論完成后,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并且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觀點。通過模擬辯論賽的形式,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并且辯論也有助于學生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演講能力,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對于其全面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組織辯論賽的同時,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辯論賽的視頻,學生觀看后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對辯論技巧、辯論方法也有了系統(tǒng)的學習和認識,對學生們有重要的提升和幫助,在未來他們面對社會面對求職時也將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可以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是教學的重要教學路徑之一。
高校思政教學作為高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往往被學生輕視或忽略,但思政教學對學生的價值觀塑造和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和幫助。如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找到思政教學的有效路徑,是教師需去解決和尋找的,不斷推進思政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學,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這門課程,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希望本文的以上內容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幫助,促進我國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