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士巖,趙風雷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長春 130021)
鋼管桿相比于常規(guī)角鋼塔,具有占地面積小、外形美觀、結構簡單、加工容易、施工方便、運行安全可靠、維護工作量小等特點[1]。在城市輸配電線路中,特別是地形受限制或線路走廊擁擠的地區(qū),鋼管桿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效解決了城市用地緊張和電力線路需求增加的矛盾。
鋼管桿按結構形式分為等徑桿和錐形桿,按截面形式分為圓形桿、多邊形(菱形)桿。鋼管桿設計采用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用可靠度指標度量其可靠性,在規(guī)定的各種荷載組合作用下,滿足線路運行安全的要求。鋼管桿的設計還應考慮制造工藝、施工方法(包括運輸和安裝)以及運行維護和環(huán)境因素[2]。
鋼管桿承受的荷載一般分解為橫向荷載、縱向荷載和垂直荷載3種。橫向荷載是沿橫擔方向的荷載,如直線桿上的導線、地線水平風力,轉角桿導線、地線張力產生的水平橫向分力等。縱向荷載是垂直于橫擔方向的荷載,如導線、地線張力在垂直橫擔或地線支架方向的分量等。垂直荷載是垂直于地面方向的荷載,如導線、地線重力等[3],由外部作用引起的結構內力比較復雜,是軸力、彎矩、扭矩和剪力聯(lián)合作用相互疊加的情況,本文采用鋼管桿設計系統(tǒng)軟件(NSA)對整塔結構進行有限元分析計算,并利用通用有限元軟件(ANSYS)對其結果對比分析。
根據(jù)鋼管桿主桿斷面特性分析,圓形斷面的截面抵抗矩最大、受力性能最好,材料相對耗用較小,但是其加工難度也最大;除圓形斷面外,正多邊形斷面也有廣泛的應用(包括正十六邊形、正十二邊形、正八邊形),各種鋼管桿主桿斷面形式在DL/T 5130-2001《架空送電線路鋼管桿設計技術規(guī)定》[3]中都有所推薦。對于直線桿和小轉角桿截面形式可以采用正八邊形或正十二邊形,從設計合理和經濟效益角度考慮,鋼管桿壁厚是逐漸變化的,這就要求對鋼管桿主桿進行分段,而分段長度又受施工運輸和鍍鋅工藝的限制,根據(jù)以往的工程經驗,分段長度一般控制在10 m左右,一基鋼管桿中部法蘭數(shù)量不宜超過4個。本工程所采用的220 kV雙回路鋼管桿全長為38 m,共分為4段,從上到下桿段長度分別為:第1桿段9 m、第2桿段9 m、第3桿段10 m、第4桿段10 m,具體情況見表1, 各桿段采用外法蘭連接方式。
大轉角桿和終端桿可以采用正十六邊形或圓形。本工程所采用的220 kV雙回路鋼管桿,荷載大、受力復雜,綜合考慮設計、加工等因素,最終確定主桿斷面采用圓形截面。
表1 220 kV雙回路鋼管桿主桿信息 mm
從鋼管桿的截面特性計算公式可知,根徑和梢徑的大小對鋼管桿撓度控制有直接影響:根徑和梢徑越大,截面慣性矩越大,抗彎能力越強,在水平力作用下,其撓度會變小;相比于根徑和梢徑,主桿厚度對鋼管桿的撓度影響較小。鋼管桿的錐度主要與外部荷載大小有關,直線桿和小轉角桿的錐度小一些,大轉角桿的錐度要大一些以抵抗外力;在滿足撓度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減小錐度,既能減少材料用量又可以使整個結構美觀。鋼管桿的錐度取值,需根據(jù)根徑、梢徑的大小以及撓度控制要求,綜合分析確定,力求達到“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八字方針。
一般直線桿的梢徑取250~400 mm,錐度取1/75左右;轉角桿一般根據(jù)不同的轉角度數(shù),梢徑取300~800 mm,錐度取1/65~1/35[4]。本工程所采用的220 kV雙回路轉角鋼管桿梢徑取400 mm,錐度取1/63。
鋼管桿的材質一般采用Q235和Q345,對于承受較大荷載的鋼管桿也可采用Q390。鋼管桿在外部作用下,會產生壓縮變形、彎曲變形以及扭轉變形,通過使用高強度鋼材(Q390),可以提高結構的抗壓、抗彎、抗剪和抗扭強度,從而節(jié)省材料用量;但是,采用強度高的材料會使結構的延性降低,尤其是在低溫區(qū)可能會發(fā)生脆性斷裂。低強度鋼材(Q235和Q345)雖然用料多,但結構延性好,目前在工程中仍被廣泛運用。本工程位于蒙東地區(qū),最低溫度為-40℃,結合以往的工程經驗,經綜合對比、分析,鋼管桿最終采用Q345鋼材。
本工程采用電壓等級為220 kV的鋼管桿,雙回路架設,導線型號為2×JL/G1A-240/30鋼芯鋁絞線,地線型號為JLB20A-120鋁包鋼絞線以及24芯光纖復合架空地線OPGW-120;導線安全系數(shù)取8.0,地線安全系數(shù)取10.0。鋼管桿的水平檔距、垂直檔距均為150 m,設計呼高為21 m,全高為38 m,上相、中相和下相導線的風壓高度系數(shù)分別為1.23、1.14以及1.04,地線風壓高度系數(shù)為1.28。本工程設計風速為28 m/s,導線最大覆冰厚度取10 mm,地線最大覆冰厚度取15 mm,最高氣溫為+40 ℃,最低氣溫為-40 ℃。
鋼管桿應計算線路正常運行情況、斷線(含分裂導線時縱向不平衡張力)情況和安裝情況下的荷載組合,必要時尚應驗算重冰區(qū)不均勻覆冰等稀有情況。本工程雙回路鋼管桿采用的荷載組合情況如下[3]。
2.2.1 正常運行情況的荷載組合
正常運行情況的荷載組合考慮以下3種工況:最大風、無冰、未斷線;最大覆冰、相應風速及氣溫,未斷線;最低氣溫、無冰、無風、未斷線。
2.2.2 斷線情況的荷載組合
斷線情況的荷載組合考慮以下2種工況:同一檔斷任意兩相導線、地線未斷、無風、無冰;斷任意一根地線、導線未斷、無風、無冰。
2.2.3 安裝情況的荷載組合
應按10 m/s風速、無冰、相應氣溫的氣象條件下荷載組合安裝,錨地線、錨導線,緊地線、緊導線時考慮以下2種工況:錨地線時,相鄰檔內的導線及地線均未架設;錨導線時,在同檔內的地線已架設。緊地線時,相鄰檔內的地線已架設或未架設,同檔內的導線均未架設;緊導線時,同檔內的地線已架設,相鄰檔內的導線已架設或未架設。
NSA用于由梁元和/或桁元所組成的構架分析,特別適用于鋼管桿分析計算[5]。其計算主要過程如下:快速輸入主柱鋼管桿,計算荷載并導入,輸入計算控制參數(shù),有限元計算,瀏覽、閱讀計算結果。
根據(jù)鋼管桿基礎數(shù)據(jù)輸入方法的不同,分為手工輸入分段數(shù)據(jù)和快速輸入鋼管桿數(shù)據(jù)兩種方法。手工輸入分段數(shù)據(jù)的方法,需要用戶手工輸入分段數(shù)據(jù),并輸入桿件力學參數(shù)及連接桿件等數(shù)據(jù),操作比較復雜;快速輸入鋼管桿數(shù)據(jù)的方法,用戶可以快速的輸入節(jié)點、桿件以及相應的桿件連接數(shù)據(jù)等,在用戶輸入基礎數(shù)據(jù)完成后,系統(tǒng)自動填寫桿件力學參數(shù)和連接數(shù)據(jù),操作簡便、節(jié)省時間,是推薦的一種建模方式[6]。
建立鋼管桿計算模型后,需對其施加外部荷載,有用戶手工輸入集中荷載和程序自動計算兩種方法,根據(jù)需要,用戶也可以兩種方法結合使用,以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點荷載輸入完畢,填寫控制參數(shù),之后進行有限元分析計算,用戶可以在【高級直接操作】菜單下選中【1.顯示全部計算結果(A)】查看有限元計算成果。本工程各桿段最不利受力情況以及應力比見表2, 各桿段扭矩為0。
表2 NSA計算結果
有限元模型采用Shell 181單元。它是一個4結點單元,每個結點具有6個自由度:x方向、y方向、z方向的位移自由度和繞X、Y、Z軸的轉動自由度,適合對較薄或有一定厚度的殼體結構進行分析;Shell 181單元非常適用于結構非線性大變形分析,在該單元應用范圍內,完全積分和降階積分都是適用的[7]。采用多點剛性約束(MPC)的方法來模擬桿件端部法蘭連接,這種方法可以將外力均勻的傳遞到構件上,避免產生應力集中現(xiàn)象。
本文對鋼管桿第4桿段進行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頂、底端直徑為1 284 mm和1 600 mm,壁厚為12 mm,鋼管桿斷面為圓形。對底部所有節(jié)點進行固定約束,用來模擬固定端;頂部采用MPC,并對關鍵點施加外力。分3個荷載步對模型進行軸力、剪力、彎矩的施加,具體數(shù)值見表2;通過迭代計算,得到桿件的應力分布以及最大應力值。所采用的Q345鋼材主要力學性能指標為:屈服強度為310 MPa,彈性模量為206×103MPa,泊松比為0.3。
加載計算完成后,通過后處理器,提取模型的等效應力云圖(見圖1)??梢钥闯觯簭澗刈饔闷矫鎯鹊膽ψ畲?、平面外應力最小,說明鋼管桿主要是由彎矩作用控制;鋼管桿變形為彎曲變形,延性好,能為架空線路的安全運行提供可靠保障;桿件最大應力為266 MPa,相應的應力比為85.81%,與NSA計算結果比較吻合。
圖1 鋼管桿有限元等效應力云圖
本文利用NSA對興安-音德爾II回220 kV線路工程雙回路轉角鋼管桿進行建模計算,并利用ANSYS對其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得到了以下一些結論。
a.鋼管桿主桿控制工況為大風工況,以彎曲變形為主,延性好。
b. ANSYS中的Shell 181單元能有效模擬薄壁桿件受力狀態(tài),在解決許多收斂困難問題上,比低階單元更有優(yōu)勢。
c.采用MPC方法模擬鋼管桿法蘭連接,可以避免試件端部的應力集中現(xiàn)象;從試件的應力分布來看,這種施加約束的方法可以較真實地反應試件的約束狀態(tài),值得推廣使用。
d.NSA計算結果與ANSYS分析結果比較吻合,計算誤差在0.5%以內,可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選取本軟件進行工程設計。